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新课改形势下的农村教育公平

发布时间:2015-07-10 08:45
摘要: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但客观存在的地区、城乡和学校差别导致了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在新课改形势下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均衡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此,我们应该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并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重点倾斜,同时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转变观念,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推进农村学校和谐发展。
关键词:教育公平;农村教育;和谐
什么是教育公平?从百度收索里可以找到几十种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同意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多数人提供同等机会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但是这几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却进一步凸显,尤其是城乡教育公平问题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的确,教育是社会公平的基石。问题是,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促进公平,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一、城乡教育不公中存在的两大不公点
目前,城乡教育不公中存在的两大不公点是:教育资源不公平和师资水平不对等产生的软实力不公平。教育资源不公与学校地理位置、学校受重视程度(重点、非重点)、学校属性(省属、市属、教育局直属等)等有关,存在历史因素和人为因素。而师资不公则存在明显的人为因素,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队伍管的太死、师资引进的不公开性、师资的非流动性、师资队伍中从事一线教学的人员过少等因素都是人为因素,特别是现在大学生失业率高涨的情况下,还有很多非重点学校和农村学校依然坚持使用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作为任课教师,一些农村学校的校长甚至是一些拥有非全日制学历或文凭的人,由此造成的教育质量低下是不言而喻的。只有提高师德和师能,才能提高落后地区的教育质量,才能使乡下孩子感受教育的阳光。把农村孩子向城镇集中,导致管理难度大甚至会造成辍学增加,这样做不现实;把城里老师交流到乡下他们也不安心,搞了形式,何况在实际中交流的大都是一些没有后台的老实人。
中国农村教育一直上不去,关键原因在于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太低,对农村教师培训力度不够,农村教师工资水平太低。因此,应继续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同时,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使之不低于最好高于中等发达城市的教师工资水平,以提高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障农村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
二、教育改革应该关注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改革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我们要坚持教育公平,要促进教育公平,要保障教育公平,迫切需要加快农村教育改革。农村教育不加快教育改革,中国的教育会越来越不公平!问题是,加快农村教育改革要有危机感!有人说,搞课程改革、搞素质教育,农村教育吃亏。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加快农村教育改革的步伐。发达地区的教育、城市的教育不会等待农村教育条件好了,再进行改革。农村教育不加快改革,农民的孩子就会越来越吃亏,中国的两极分化统治会越来越严重。首先政府应当担责,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教育无疑是一种纯粹的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主导,加强教育管理,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尤其是要兼顾到社会弱势群体,向贫困、落后地区作适当的政策倾斜。眼下的现实与此恰恰相反:城镇学校、重点学校基础本来不错,政府却在“锦上添花”,还要不断增加拨款和添置设备;广大的农村学校、偏僻的山乡学校校舍陈旧、师资匮乏,政府却没有“雪中送炭”,给予特别关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有限的资金大部用于贫穷地区、用于落后山乡,给社会上这部分弱势群体更多、更贴近实际的关爱与帮助。加强教育立法,建立社会救济制度,让贫穷学子上得起学。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仅仅改革高考招生制度,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进行高校管理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贷制度、办学评估制度、就业与劳动用人制度的改革。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用法律予以调整和规范。坚决打击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犯罪行为,坚决纠正各种教育收费不规范或乱收费现象,以法治精神确保教育公平。

三、救助贫穷学子
对于贫穷学子,政府一方面要主动建立救济基金,给予救助;一方面要积极倡导成立各式各样的民间教育救济组织,让所有国民拥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其次,农村教师普遍缺乏,师生比例过小,教师很难改善教学质量,为此应加大师生比例,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再次,加强学生相互交流,共享现代文明成果。运用师生结对、生生结对等多种手段扶困帮贫,每年帮扶一定数量的农村贫困学生。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内部制定结对互助计划,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形成合作互动的发展团队,通过学校间的互动机制,共同参与信息互递、教研观摩、师生活动。互助团体内部以科研为龙头,提升教育理念,成立师生结对互助,规范学校结对互助行为,确保互助行为的可持续性。建立专项基金奖励生活困难、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构建城乡一体化德育网络,让城乡学生都受到教育。同时加强农村学校文化建设,树立其文化个性和特色。
四、推进农村学校布局的结构调整
全面推进农村学校布局的结构调整。通过相对集中的教育投资,能够提高农村学校的建设标准,又可集中农村可贵的优秀教师,改善学校的师资结构,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逐步撤销规模过小、布点分散的学校,推动学校布局合理化,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办学水平,改善以往教育投资分散等诸多弊端。
总之,实现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目标,是实现科教兴国的根本保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教育所有的不公平当中,城乡差距则是最大的不公平。目前的投资倾向是重城市轻农村,使城市的教育基础和资源都远远领先于农村。加大投入是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但是从目前的教育投入方向上来看,加大投入则只会使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实现教育公平就是要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教育水平入手,让农村和城市的孩子一样尽可能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权。
参考文献:
【1】《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研究郭亮》2010-04-18

上一篇:巧设计 促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下一篇:浅析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