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家长学校 发挥合力作用
发布时间:2015-07-10 08:45
教育是一项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构建的系统工程,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必须充分发挥三者的功能。在学校教育与时俱进、日益发达的今天,发展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对培养人才的作用十分巨大。开办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且由于学生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家庭教育基础也各不相同,开办家长学校则显得更为重要。1992年我校创办了第一期家长学校,18年来,我校一直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网络,走出了一条办好我校家长学校的宽广之路。
一、坚持“四性”,确保“家校”有位子
办好家长学校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学校是办好“家长学校”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是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的桥梁,更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怎样才能使“家长学校”的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落入俗套,我们坚持了“四性”,确保“家长学校”在学校教育中有位子。
1.坚持“计划性”。学校在成立家长学校的同时,便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制度中明确了家长学校任务、领导机构、组织网络;明确了家长学校和少工委工作的活动方式、组织形式。我们把办好“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由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做到每学期都能按班级落实好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计划中要求做到“六定”,即定教育要求、定学习人员、定教育主题、定学习形式、定学习地点、定主持及主讲人。并根据社区家长教育委员会的建议,初步确定每班家长委员会的名单(即班级组织),以便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办好家长学校中的作用。开学就将家长学校计划印发到每一位老师及家长委员会成员手中。由于做到了“六定”,保障了家长学校的规范管理,每次活动均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使家长学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实效化。
2.坚持“实用性”。由于家长文化、素养、生活阅历有差异,积累的科学教育方法、经验有差异,家庭教育的环境更有差异,每次活动后,我们还注意资料、图片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学校现有家长学校资料五十多卷。在办学中,我们针对差异性,努力注重实效,讲求艺术,尽量做到把家教观念、家教方法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进行传授。尤其针对新形势下独生子女“4+2+1”的家庭模式(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他们在家教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把“实用”放在首位,做到一次一个重点,一次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在家长学校办学的形式上,除了按正常的年级段设班,又根据学生和家长的不同特点办各种特殊的班。如特殊家庭班、外来务工班、个体户班、“两特”班、优等生班、体育特长班、文艺特长班、近视眼班等。积极配合社会其他部门,开办了如爷爷奶奶班、新婚夫妇班、哺乳期母亲班、幼儿家长班等。截至2010年,我校已举办了34期家长学校,办班400多场次,参加家长学校学习的学员有14500多人次。每期家长学校家长参学率100%,每期出勤率达95%以上,成绩合格率100%。
3.坚持“科学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家长学校的办学目标。在办学过程中,我们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学校的办学目标,作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的首要任务来组织教学,家长学校通过每学期开班的教学,有系统、有目的、有层次地指导。优秀的教学方法、可行的教育手段,营造了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建立起可信赖的亲情、乡情、友情和师生之情。如目前实行的新课改工程是一项关系到未来接班人全面素质的问题,就此,我们开办了“课改、课题与家长同行”的大讨论。2005年以来,我们每年都要举办课改、课题研讨交流会,请家长走进新课改,动员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教师、家长与新课改同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4.坚持“新颖性”。我们从一年级开始设立基础班,四年级开办研究班,六年级为总结提高班。此外还我们根据形势的发展,开办一些“特殊班”、“特长班”,满足各种层次、各种家长的需求。每期每班家长学校我们安排四到五次授课,除了在幼儿园学习十五次外,小学累计学习二十次左右。每次学习2.5个小时左右,在时间上达到甚至超过了家长学校教育中规定的幼儿园十五课时、小学三十课时的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每节课都应是一台耐人寻味的好戏,对每次授课的老师,我们要求他们慎重对待、精心准备,做到课堂有新意,有创新,让每期家长有所得,每期家长有新的认识。我们还借助学校的多媒体及电脑的教学,让家长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使他们既学文化,又学家教方法,还让家长补上了现代化技术教育所缺的一课,一举多得。家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出现了家长要求与子女同学电脑和英语的现象。家教课堂只有新颖别致,才有生命活力,才会长盛不衰。
二、实现四个“创新”,确保“家校”有活力
开办家长学校,既是“三结合”教学的需要,也是成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需要。对家长来说,不论你原先的文化素质、道德观念、工作方法的水平如何,都有一个不断更新的需求。因此对主办家长学校的学校而言,无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强调了四个“创新”。
1.在办学理念上求“创新”。从多年的办学实践,我们体会到开办家长学校的定位应是如“十六大”报告中所说的那种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十七大”提出的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动者、实践者;应是家长进行的自身教育,也是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孩子、家长与社会的互动教育。因此,家长学校的办学应是学校、家庭、社会的相关问题,教学形式和活动方式应是多元的。开办家长学校,既是育人的需要,又是育己的需要。因此,办家长学校,既要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来抓,又要作为全民道德建设、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抓。
2.在学习形式上求“创新”。形式为内容服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家教让我们深深感到,新时期的家教要有创新意识,要敢于打破常规。结合这几年的授课内容,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新形式:①校内学校授课制,主要采用主题讲座;②家长参与学校一日活动;③家长参与学校或班级的评估;④印发问卷调查;⑤结合社区活动,将家教的宣讲渗透到社区;⑥召开家长教子座谈会(2007年上半年召开部分学业优等生家庭教育座谈会,编辑《“培育花朵的沃土”家教经验汇编》一书);⑦观看学校的展览、学生的表演;⑧发放家校联系卡;⑨小学生利用假日向家长、社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⑩举办家教论坛,邀请个别优秀学生及家长现身说法,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介绍给全体家长,为教育好子女提供借鉴。
3.在学习内容上求“创新”。我校家长学校教材以区统一《家长学校读本》为蓝本,并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和家长需求,增添一些教学内容。如从单一的如何指导孩子健康成长扩展到家长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如何整合教育力量;从单方面的家长问题扩展到学校、家庭、社会的诸多问题;在教育孩子方面,从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扩展到结合现代孩子的特点。教学内容更富针对性、时代性。如家长学校教学中加入了这样一些课题:《当学习型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亲子教育》、《新型的亲子关系》、《家庭法制教育》、《小公民道德建设》、《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生存教育》、《新社会交往指导》、《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深受家长们的欢迎。
三、做到四个“结合”,确保“家教”有路子
家长学校学习的对象不同,因此它与正常的学校教育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做到了四个“结合”。
1.家教工作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开辟家教的新思路。育才先育人,育德是首位。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不是单靠学校教育就会成功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育人的大环境。我们根据少工委的要求,进行了“五小公民”的创建活动,利用家长学校,广泛进行调查、研究、实验,请家长到学校里,共同研究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路、方法,并让优秀家长介绍培养孩子爱家庭、爱他人、爱祖国的经验,老师们深受启发,其他家长们深受教育。
2.将专题教育与阶段教育相结合。在家长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我们结合重大节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了一些专题家教活动。如每学年新生入学,专门请新生家长进校学习。把《两规一纲》的内容宣讲给他们听,让他们明白参加家长学校学习既是家长的责任,也是家长的义务。实施新课改后,我们印发材料给家长,尽快做好新课改家教协调教育的问题。毕业班学生临毕业前,专门请家长到校学习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要求,请家长对照自己六年来的教育,看是否尽到了责任,同时也对学校教育提出要求或建议。又如春节前,有针对性地请部分家长到校,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寒假生活,既为学生过一个愉快的假期提供了保证,同时又在实践中培养了家长的教子能力。
3.将传授科学的教学方法与评价家长的教子方法结合。教子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如2005年,我们对家长的教子方法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发现一部分家长的教育方法明显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有的家长是“棍棒教育”,动不动就“打”字当前;有的则过分溺爱,甚至孩子做了错事,家长却还袒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印发了教子方法判断题,让家长在自辨、自评的基础上明白道理。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学校的墙报宣传正确的教子方法,促进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
4.将系列活动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我校创办了校外活动辅导站,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五老”育人优势,兴办七个校外活动辅导站,为少年儿童提供一个校外教育的阵地,让学生能够在周末、节假日接触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做好家长学校工作的几点体会
1.提高认识是前提。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和生产力,国家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直接依赖于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学校与家庭共育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校的领导班子在这个问题上,站得高,看得远,认识到位,并舍得投入。学校一直把这项工作列入学校整体工作中并摆在突出地位,而不认为这是一种额外负担。十多年来,家长学校的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校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在教育教学中产生了巨大合力。
2.抓好落实是关键。家长学校能不能办好,能不能收到家校共育的效果,关键是能否落实好。十多年来,我校的家长学校已经形成了由班主任、退休老教师等组成的骨干队伍,形成了完整的家长学校的管理制度。比如,每学期召开一次以上学生家长会,举办一次以上讲座,对家长进行爱校教育,组织他们参观校园。学校对各年级的家长学校活动进行严格的检查与考评,确保家长学校工作能按计划高质量完成。
3.形式多样见实效。家长学校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是使家长学校收到实效的必要保证。每次家长学校活动前都要认真考虑,采取什么形式吸引家长,见到实效。比如,每学期各班都要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科任老师与学生家长进行多向交流,使每一次的家长会都是交流会、恳谈会,形成健康育人的整体效应。未来的教育应是全方位的,我们要更加深入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在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今天,很多学校因为教学任务繁重、家长难以组织、效果不理想等等原因,忽视或淡化了家长学校的管理,使得家长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形式。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只有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教育联系功能,调动家长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学校教育的办学效益。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社会、各家庭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家长学校运转正常,教育成效十分显著,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家长学校办学质量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也进步了,学校声誉也随着提升了,并被江宁区教育局表彰为“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和“平安校园先进单位”,被区政府授于“四·五普法先进集体”等。这些都与家长学校的成功开办有密切关系。
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必须聚家庭、社会的合力,才能有效促进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一、坚持“四性”,确保“家校”有位子
办好家长学校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学校是办好“家长学校”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是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的桥梁,更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怎样才能使“家长学校”的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落入俗套,我们坚持了“四性”,确保“家长学校”在学校教育中有位子。
1.坚持“计划性”。学校在成立家长学校的同时,便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制度中明确了家长学校任务、领导机构、组织网络;明确了家长学校和少工委工作的活动方式、组织形式。我们把办好“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由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做到每学期都能按班级落实好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计划中要求做到“六定”,即定教育要求、定学习人员、定教育主题、定学习形式、定学习地点、定主持及主讲人。并根据社区家长教育委员会的建议,初步确定每班家长委员会的名单(即班级组织),以便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办好家长学校中的作用。开学就将家长学校计划印发到每一位老师及家长委员会成员手中。由于做到了“六定”,保障了家长学校的规范管理,每次活动均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使家长学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实效化。
2.坚持“实用性”。由于家长文化、素养、生活阅历有差异,积累的科学教育方法、经验有差异,家庭教育的环境更有差异,每次活动后,我们还注意资料、图片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学校现有家长学校资料五十多卷。在办学中,我们针对差异性,努力注重实效,讲求艺术,尽量做到把家教观念、家教方法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进行传授。尤其针对新形势下独生子女“4+2+1”的家庭模式(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他们在家教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把“实用”放在首位,做到一次一个重点,一次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在家长学校办学的形式上,除了按正常的年级段设班,又根据学生和家长的不同特点办各种特殊的班。如特殊家庭班、外来务工班、个体户班、“两特”班、优等生班、体育特长班、文艺特长班、近视眼班等。积极配合社会其他部门,开办了如爷爷奶奶班、新婚夫妇班、哺乳期母亲班、幼儿家长班等。截至2010年,我校已举办了34期家长学校,办班400多场次,参加家长学校学习的学员有14500多人次。每期家长学校家长参学率100%,每期出勤率达95%以上,成绩合格率100%。
3.坚持“科学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家长学校的办学目标。在办学过程中,我们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学校的办学目标,作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的首要任务来组织教学,家长学校通过每学期开班的教学,有系统、有目的、有层次地指导。优秀的教学方法、可行的教育手段,营造了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建立起可信赖的亲情、乡情、友情和师生之情。如目前实行的新课改工程是一项关系到未来接班人全面素质的问题,就此,我们开办了“课改、课题与家长同行”的大讨论。2005年以来,我们每年都要举办课改、课题研讨交流会,请家长走进新课改,动员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教师、家长与新课改同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4.坚持“新颖性”。我们从一年级开始设立基础班,四年级开办研究班,六年级为总结提高班。此外还我们根据形势的发展,开办一些“特殊班”、“特长班”,满足各种层次、各种家长的需求。每期每班家长学校我们安排四到五次授课,除了在幼儿园学习十五次外,小学累计学习二十次左右。每次学习2.5个小时左右,在时间上达到甚至超过了家长学校教育中规定的幼儿园十五课时、小学三十课时的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每节课都应是一台耐人寻味的好戏,对每次授课的老师,我们要求他们慎重对待、精心准备,做到课堂有新意,有创新,让每期家长有所得,每期家长有新的认识。我们还借助学校的多媒体及电脑的教学,让家长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使他们既学文化,又学家教方法,还让家长补上了现代化技术教育所缺的一课,一举多得。家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出现了家长要求与子女同学电脑和英语的现象。家教课堂只有新颖别致,才有生命活力,才会长盛不衰。
二、实现四个“创新”,确保“家校”有活力
开办家长学校,既是“三结合”教学的需要,也是成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需要。对家长来说,不论你原先的文化素质、道德观念、工作方法的水平如何,都有一个不断更新的需求。因此对主办家长学校的学校而言,无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强调了四个“创新”。
1.在办学理念上求“创新”。从多年的办学实践,我们体会到开办家长学校的定位应是如“十六大”报告中所说的那种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十七大”提出的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动者、实践者;应是家长进行的自身教育,也是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孩子、家长与社会的互动教育。因此,家长学校的办学应是学校、家庭、社会的相关问题,教学形式和活动方式应是多元的。开办家长学校,既是育人的需要,又是育己的需要。因此,办家长学校,既要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来抓,又要作为全民道德建设、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抓。
2.在学习形式上求“创新”。形式为内容服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家教让我们深深感到,新时期的家教要有创新意识,要敢于打破常规。结合这几年的授课内容,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新形式:①校内学校授课制,主要采用主题讲座;②家长参与学校一日活动;③家长参与学校或班级的评估;④印发问卷调查;⑤结合社区活动,将家教的宣讲渗透到社区;⑥召开家长教子座谈会(2007年上半年召开部分学业优等生家庭教育座谈会,编辑《“培育花朵的沃土”家教经验汇编》一书);⑦观看学校的展览、学生的表演;⑧发放家校联系卡;⑨小学生利用假日向家长、社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⑩举办家教论坛,邀请个别优秀学生及家长现身说法,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介绍给全体家长,为教育好子女提供借鉴。
3.在学习内容上求“创新”。我校家长学校教材以区统一《家长学校读本》为蓝本,并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和家长需求,增添一些教学内容。如从单一的如何指导孩子健康成长扩展到家长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如何整合教育力量;从单方面的家长问题扩展到学校、家庭、社会的诸多问题;在教育孩子方面,从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扩展到结合现代孩子的特点。教学内容更富针对性、时代性。如家长学校教学中加入了这样一些课题:《当学习型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亲子教育》、《新型的亲子关系》、《家庭法制教育》、《小公民道德建设》、《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生存教育》、《新社会交往指导》、《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深受家长们的欢迎。
4.在考核上求“创新”。考核也是评估。家长学校质量如何取决于家长的教子观念、教子方法等是否正确。在家长学校的考核上,我们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主要做法有:①结合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由社区家长委员会量化考核,主要看家长在社会是否是合格的公民,如果连合格的社会公民都做不到,怎么能教育好孩子;②学校通过家长参加学习的情况考核,一看出席率,二看学习态度,三看作业情况;③让学生对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教育作出评价;④看家长教子方法是否正确、先进(通过平时交流、校访、家访确定)。几年来,我们每学年都评选一批优秀家长。有一位家长在参加家长学习中总结出家庭教育方法“七戒”:①戒娇:娇子难以成好苗;②戒惯:惯出恶习难改变;③戒护:袒护错误出邪路;④戒哄:一时奏效久无用;⑤戒放:放任自流儿无样;⑥戒吓:吓得胆小怕怕怕;⑦戒打:打得孩子说假话。这“七戒”家长们深有体会,说出了家庭教育的心里话。
三、做到四个“结合”,确保“家教”有路子
家长学校学习的对象不同,因此它与正常的学校教育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做到了四个“结合”。
1.家教工作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开辟家教的新思路。育才先育人,育德是首位。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不是单靠学校教育就会成功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育人的大环境。我们根据少工委的要求,进行了“五小公民”的创建活动,利用家长学校,广泛进行调查、研究、实验,请家长到学校里,共同研究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路、方法,并让优秀家长介绍培养孩子爱家庭、爱他人、爱祖国的经验,老师们深受启发,其他家长们深受教育。
2.将专题教育与阶段教育相结合。在家长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我们结合重大节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了一些专题家教活动。如每学年新生入学,专门请新生家长进校学习。把《两规一纲》的内容宣讲给他们听,让他们明白参加家长学校学习既是家长的责任,也是家长的义务。实施新课改后,我们印发材料给家长,尽快做好新课改家教协调教育的问题。毕业班学生临毕业前,专门请家长到校学习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要求,请家长对照自己六年来的教育,看是否尽到了责任,同时也对学校教育提出要求或建议。又如春节前,有针对性地请部分家长到校,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寒假生活,既为学生过一个愉快的假期提供了保证,同时又在实践中培养了家长的教子能力。
3.将传授科学的教学方法与评价家长的教子方法结合。教子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如2005年,我们对家长的教子方法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发现一部分家长的教育方法明显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有的家长是“棍棒教育”,动不动就“打”字当前;有的则过分溺爱,甚至孩子做了错事,家长却还袒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印发了教子方法判断题,让家长在自辨、自评的基础上明白道理。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学校的墙报宣传正确的教子方法,促进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
4.将系列活动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我校创办了校外活动辅导站,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五老”育人优势,兴办七个校外活动辅导站,为少年儿童提供一个校外教育的阵地,让学生能够在周末、节假日接触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做好家长学校工作的几点体会
1.提高认识是前提。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和生产力,国家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直接依赖于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学校与家庭共育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校的领导班子在这个问题上,站得高,看得远,认识到位,并舍得投入。学校一直把这项工作列入学校整体工作中并摆在突出地位,而不认为这是一种额外负担。十多年来,家长学校的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校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在教育教学中产生了巨大合力。
2.抓好落实是关键。家长学校能不能办好,能不能收到家校共育的效果,关键是能否落实好。十多年来,我校的家长学校已经形成了由班主任、退休老教师等组成的骨干队伍,形成了完整的家长学校的管理制度。比如,每学期召开一次以上学生家长会,举办一次以上讲座,对家长进行爱校教育,组织他们参观校园。学校对各年级的家长学校活动进行严格的检查与考评,确保家长学校工作能按计划高质量完成。
3.形式多样见实效。家长学校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是使家长学校收到实效的必要保证。每次家长学校活动前都要认真考虑,采取什么形式吸引家长,见到实效。比如,每学期各班都要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科任老师与学生家长进行多向交流,使每一次的家长会都是交流会、恳谈会,形成健康育人的整体效应。未来的教育应是全方位的,我们要更加深入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在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今天,很多学校因为教学任务繁重、家长难以组织、效果不理想等等原因,忽视或淡化了家长学校的管理,使得家长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形式。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只有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教育联系功能,调动家长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学校教育的办学效益。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社会、各家庭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家长学校运转正常,教育成效十分显著,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家长学校办学质量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也进步了,学校声誉也随着提升了,并被江宁区教育局表彰为“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和“平安校园先进单位”,被区政府授于“四·五普法先进集体”等。这些都与家长学校的成功开办有密切关系。
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必须聚家庭、社会的合力,才能有效促进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上一篇:浅析管理者跨文化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