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发布时间:2015-07-10 08:55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和目的所决定的而且是中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特殊性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显得更为必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发现、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必然带来学生的整体提高,对建设良好班风也有极大的帮助。在进行班级的常规管理之外,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抓住时机,适时辅导
一年春节期间,班上王思卉同学因急病发作而猝死。那是一个成绩优异、阳光活泼、人见人爱的小女孩,同学关系特别好。她的离去让人悲痛欲绝,但没有时间伤心,因为当时有更大的难题等着解决:离开学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开学了,该怎么和同学们谈这件事?她的座位怎么办?全班的座位又该怎么调整?
学生开学报到注册后,全班同学坐在原位置上,在我叙述了王思卉的不幸遭遇后,全班起立对着该同学的空座位默哀一分钟,让所有的同学接受王思卉已确实离开的事实。之后,由两位男同学把她的课桌椅撤离教室,在情感上再次强迫同学们接受这一既定事实。接着迅速进行重新排位,由原先的2×4一排的座位方式,改成3×3一排的方式,这样,她原先的座位就彻底不存在了,孩子们的心理上会少一些害怕。按新座位坐定后,立即对全班同学进行“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让学生明白:要勇敢地面对身边亲人、朋友、同学的生老病死,从而更珍惜自己的生命,更珍惜同学朋友的情谊。把座位编排成3×3,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学生的进出很麻烦,这就增多了同学间的摩擦,可以试着在摩擦甚至矛盾中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忍让,从而学会珍惜。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和睦。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抓住恰当时机适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利用班会,活动渗透
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他们的心理变化就如“三月的天”阴晴不定。这样的心理不利于成长,也不利于学习。针对这一现状,可以利用班团课时间,在班级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一段时间,班级里的一把凳脚坏了,连问了几声都没有人承认;教室地上有粉笔头随处躺着,也没人承认是谁扔的。于是,在当周的班团活动课上,我组织了一次《勇于承担责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先从游戏入手,让学生在游戏中热身,在热身中进入反思。接着,又让学生演了一个事先排练好的小品《扫帚风波》,并就这个小品展开讨论:小品中同学的表现哪些是不应该的?哪些是值得学习的?学生的讨论很热烈,个个情绪高昂,人人各抒己见。
这时学生的思想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震撼,可以趁热打铁,从校内引申到校外,让学生谈谈:在生活和学习中,该如何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这时同学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很多同学的发言深刻而又全面。最后再由同学谈谈此次活动的感想和收获。
三、借助网络,及时沟通
与学生沟通思想可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在一次班团活动课上,我在黑板上公布了自己的qq号,希望同学们加我为“好友”;同时,还请班里的电教员建立了一个班级的qq群,要求大家开诚布公地在群里探讨疑难、交流思想。没想到,当天晚上就有近一半的同学把我加为“好友”了。于是我就和他们聊天,从生活聊到学习,从课内聊到课外,师生之间无拘无束,思想情感的沟通都在键盘的敲击声中欢快地进行着。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还可经常进入他们的qq空间,看看他们新近写的日志。有时发现个别女同学写的文章有点晦涩,我就猜想她可能在男女同学的交往中出现困惑了,于是会主动给她“留言”,教给她一些方法,帮助她解开心结。有时发现某个同学写的文章流露出紧张、焦虑的情绪,可以及时向他提供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如向知心朋友吐露、向信任的老师倾诉、向心理医生求援。有时发现某个同学的日志中有明显的嫉妒心理时,可以在“留言”中告诉他:对学习比自己好的同学要学会欣赏,并把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用自己的勤奋和光明正大的方法超越他。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获取知识,成绩落后了是暂时的,要学会改进学习方法,争取进步……此后,大多同学不再认为老师是“妈妈”、“婆婆”级别的了,他们更多的是把老师当成了朋友。
四、创设机会,品尝成功
其实,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潜意识里都有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都想尝试能给人愉悦感受的成就感。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更是具有英雄主义的情结。这时候,要尽力创造机会,充分让他们表现,让他们享受成就感。这时候的老师,也完全可以表现得很“无能”。譬如,教室的后门门锁坏了,就说:老师是外行,一点也不懂修理,相信同学中会有能工巧匠,尤其是男同学,希望明天能看到你们的劳动成果。第二天,锁真的修好了。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必须本着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主的原则,及时发现学生中暴露的各种心理问题,利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真正实现新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一、抓住时机,适时辅导
一年春节期间,班上王思卉同学因急病发作而猝死。那是一个成绩优异、阳光活泼、人见人爱的小女孩,同学关系特别好。她的离去让人悲痛欲绝,但没有时间伤心,因为当时有更大的难题等着解决:离开学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开学了,该怎么和同学们谈这件事?她的座位怎么办?全班的座位又该怎么调整?
学生开学报到注册后,全班同学坐在原位置上,在我叙述了王思卉的不幸遭遇后,全班起立对着该同学的空座位默哀一分钟,让所有的同学接受王思卉已确实离开的事实。之后,由两位男同学把她的课桌椅撤离教室,在情感上再次强迫同学们接受这一既定事实。接着迅速进行重新排位,由原先的2×4一排的座位方式,改成3×3一排的方式,这样,她原先的座位就彻底不存在了,孩子们的心理上会少一些害怕。按新座位坐定后,立即对全班同学进行“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让学生明白:要勇敢地面对身边亲人、朋友、同学的生老病死,从而更珍惜自己的生命,更珍惜同学朋友的情谊。把座位编排成3×3,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学生的进出很麻烦,这就增多了同学间的摩擦,可以试着在摩擦甚至矛盾中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忍让,从而学会珍惜。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和睦。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抓住恰当时机适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利用班会,活动渗透
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他们的心理变化就如“三月的天”阴晴不定。这样的心理不利于成长,也不利于学习。针对这一现状,可以利用班团课时间,在班级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一段时间,班级里的一把凳脚坏了,连问了几声都没有人承认;教室地上有粉笔头随处躺着,也没人承认是谁扔的。于是,在当周的班团活动课上,我组织了一次《勇于承担责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先从游戏入手,让学生在游戏中热身,在热身中进入反思。接着,又让学生演了一个事先排练好的小品《扫帚风波》,并就这个小品展开讨论:小品中同学的表现哪些是不应该的?哪些是值得学习的?学生的讨论很热烈,个个情绪高昂,人人各抒己见。
这时学生的思想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震撼,可以趁热打铁,从校内引申到校外,让学生谈谈:在生活和学习中,该如何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这时同学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很多同学的发言深刻而又全面。最后再由同学谈谈此次活动的感想和收获。
这次活动使孩子们明白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抱怨和推卸已无任何意义,重要的是勇于承担责任,并及时进行补救。这次活动效果很好,在这之后班级发生的一些违纪违规行为,孩子们大多能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并及时改正,班级里再没有互相推诿责任的事情发生了。可见,在心理辅导方面,只要引导得法,善于创设情境、安排活动,就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一定会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便利。
三、借助网络,及时沟通
与学生沟通思想可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在一次班团活动课上,我在黑板上公布了自己的qq号,希望同学们加我为“好友”;同时,还请班里的电教员建立了一个班级的qq群,要求大家开诚布公地在群里探讨疑难、交流思想。没想到,当天晚上就有近一半的同学把我加为“好友”了。于是我就和他们聊天,从生活聊到学习,从课内聊到课外,师生之间无拘无束,思想情感的沟通都在键盘的敲击声中欢快地进行着。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还可经常进入他们的qq空间,看看他们新近写的日志。有时发现个别女同学写的文章有点晦涩,我就猜想她可能在男女同学的交往中出现困惑了,于是会主动给她“留言”,教给她一些方法,帮助她解开心结。有时发现某个同学写的文章流露出紧张、焦虑的情绪,可以及时向他提供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如向知心朋友吐露、向信任的老师倾诉、向心理医生求援。有时发现某个同学的日志中有明显的嫉妒心理时,可以在“留言”中告诉他:对学习比自己好的同学要学会欣赏,并把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用自己的勤奋和光明正大的方法超越他。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获取知识,成绩落后了是暂时的,要学会改进学习方法,争取进步……此后,大多同学不再认为老师是“妈妈”、“婆婆”级别的了,他们更多的是把老师当成了朋友。
四、创设机会,品尝成功
其实,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潜意识里都有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都想尝试能给人愉悦感受的成就感。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更是具有英雄主义的情结。这时候,要尽力创造机会,充分让他们表现,让他们享受成就感。这时候的老师,也完全可以表现得很“无能”。譬如,教室的后门门锁坏了,就说:老师是外行,一点也不懂修理,相信同学中会有能工巧匠,尤其是男同学,希望明天能看到你们的劳动成果。第二天,锁真的修好了。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必须本着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主的原则,及时发现学生中暴露的各种心理问题,利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真正实现新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上一篇:浅论新课程时期班主任的主要任务
下一篇:人本意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