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学习型校园建设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10 08:56
【摘要】学习型校园就是建立一套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持续发展的开放性组织,高校是造就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阵地,实行怎样的教育模式,关系到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创新模式

“学习型组织”是当今世界一种重要的社会理想和教育理念,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高校是造就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阵地,实行怎样的教育模式,关系到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
一正确理解学习型校园的丰富内涵
学习型校园就是建立一套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持续发展的开放性组织,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校知识集中的平台,使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能不断学习,从而在学习中创新工作模式,最终促进学校由“教育机构”转变成“学习机构”,并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能使团队智商高于个人智商,不断提高学校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必须规避两个认识上的误区:(1)学习型校园不是学历型校园。目前高学历已经成为学校选拔人才、引进人才的一个门槛,教师队伍的学历越来越高,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有很大作用,但是从学习型组织的角度来看,高学历并不代表具有很高的学习能力。另外,学习型校园构建的最终指向是对于普通人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在评价机制上过分注重高学历,那么很容易促使员工以投机或者作假的方式获取学历,在意识上对学习形成一种误解:只看学历,学习不过是换取学历的手段。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学习型组织中对于学习的定义。(2)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过程,高校教师不仅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一些高校在评价学院和教师时,只注重对科研成果的统计评价,这就导致教师荒废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交流,所有心思放在科研上,教师个人的学习能力可能因此提高,但就整个学习组织来说,整体的学习能力并没有提高,整体的学习能力低于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变成一种负担,一种追求名利或者生存环境的工具,不再是生活的一种习惯,能力的一种充实,这对建立终身学习理念是一种否定。
二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校园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1.创建学习型校园是高校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作为知识产生、传播、扩散和应用的主要场所,高校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能基于两个基本因素的坚实可靠,一个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一个是高素质的毕业人才。这两者构成了当前高校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信息时代,教育再也不是纯粹的知识传播和记忆,不再是以教师为核心,课本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形式。对教师评价也不仅仅以学历为标准,而是更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培养能力和学习能力;对毕业生也不再注重分数,而是更注重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的学习理念。教育理念的改变必然引导着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的改变。因此,建立学习型校园,便是顺应这样一种改变,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2.创建学习型校园是提高高校运作效能的需要
创建学习型校园就是把高校内各单位和机构按照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构架组织起来,其组织架构特征包括:组织柔性化、组织的扁平化、团队结构模式和边界虚拟化架构等。高校在组织结构上以柔性化、扁平化为改革方向,减少高校管理层级,增强高校在不确定环境下的适应性,以保证学习型组织的顺利实施。
高校组织者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得以应用的巩固和提高的依托,特别是高校的领导者,对于管理理念的接受和应用直接引导着高校管理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学习型校园,就是要大兴教研之风,搭建各种平台,改进相关规章制度,促进学校形成人人学习、人人为学习服务的浓厚氛围。学习成果不断促进高校管理者改进管理办法,优化管理手段,提高高效运作效能。
3.创建学习型校园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
高校作为一个学习密集型组织,其培养人才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否有效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这需要从高校内部环境和实践效果来探究,其内部环境应具备下列特征:(1)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2)教师应不断学习;(3)鼓励教师和其他同事合作或相互学习;(4)学校是学习系统的组织;(5)学校领导者是学习的领导者。
此外,创建学习型高校更为深层次的倡导一种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理念。学校各组织之间、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层次人群在这样一个学习的环境中,实现学习资料的共用,学习经验的交流以及学习成果的共享。学习由此就变成不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事,而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愿景,学习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的行为,学习比任何一个时代都必不可少,内容更加丰富。从而营造尊师重教、求知好学的理念,这样的理念在高校易于培养,并且会从高校内部向外延伸,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观念。

三创建学习型校园科学合理的高效运行机制
1.树立起“组织学习”和“系统思考”的理念
最早提出组织学习概念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吉瑞斯,简单来说指将组织作为学习的主体看待。这里要区分学习的组织和组织学习这两个不同概念,每个人都在学习的组织不能等同于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是把组织这个整体当成学习主体的一种活动,从过程讲,组织学习是指通过更先进的知识和更深入的理解来改善组织活动的过程;从内容上说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如果一个组织潜在的行为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组织是在学习;在结果上组织学习是通过共享信息、知识和精神模式形成的,并建立在过去的组织知识经验即记忆的基础上。
“系统思考”是构建学习型组织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最初由彼得•圣吉博士在五项修炼中提出。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独立的心智模式,在许多问题上都会出现习惯性防御心理,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讨论和深度会谈,这样习惯性防御心理就阻碍了学习过程的进行和深入。“系统思考”就是要求我们从组织发展的整体上考虑问题,把共同目标当成个体思考的方向,从而跳出个体封闭和防御的圈子。分析问题、解决方案系统思考的工具有助于提高团队学习的质量,使组织学习构建起一个健全的“大脑”。
2.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数字化校园
学习型组织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的,而知识流是学习型组织中的“血脉”,这就要求在学习型组织的构架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知识的无缝整合、系统存取等,通过知识网络建设将人与资讯进行充分结合,创造知识分享的文化,从而加速人员学习、创造和运用知识。信息管理的任务是将高校中的显性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存储与管理,它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联系起来,在人际系统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信息基础建设是高校实施知识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先决条件,也是构造知识交流网络的要求,信息系统可以帮助高校创造知识共享的文化,不断提升高校知识信息网络的价值。为了推进高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进程,必须建设一个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多媒体网络平台,打造知识交流网络,将其作为沟通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桥梁,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而有效的获取信息的手段。
3.建立人才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
学习型高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激励”的管理机制,努力激励成员改善心智模式,不断超越自我。传统的利用物质利益来激励员工的方法已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在学习型组织中应包括对员工进行人文关怀,使其个性与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充分发掘个人的潜力,实现员工的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协调发展。高校需要对知识分享、知识创造和知识积累进行激励,从创造成果的角度看不应着眼于个人创造的有形成果的多少,而应重视其在传播、协调新思想方面做出的贡献。
对教师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目前,许多行政工作者执行奖惩型教师评价制度,把评价当作是一种行政的手段。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应让教师有机会用积极性态度评价自己,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应公开,重视教师的个人评价,对教师评价可以从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行为或学习经验、教学行为等方面,对教师教学做出评价。
高等院校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知识创新的重任,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创新知识的源泉,构建学习型校园,不仅可以改革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而且对于全社会建立终身学习理念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和秋.以人为本,创建学习型和谐校园[j].广东教育•教研,2007(7)
[2]高峰、李荣.关于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j].当代经理人,2006(12)
[3]王有远、姚永红.构建高校学习型组织[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7)
[4]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书店,1998

上一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下一篇:谈师生的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