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
发布时间:2015-07-10 08:58
〔论文关键词〕性别发展 社会性别发展理论 性别教育
〔论文摘要〕社会性别是指在生物性特征之外的个体特征和社会性特征。在传统的社会性别理论基础上,ruble和martin(2003)提出了新的性别理论框架,该框架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性别发展的主导理论。本文对ruble和martin的社会性别发展理论进行了介绍,并以此为基础,将社会性别发展分为性别角色发展和性别平等意识发展,并相应地将性别教育内容划分为性别角色教育和性别平等意识教育两方面,并结合我国性别教育现状,对性别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讨论。
性别可划分为“生物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生物性别代表了我们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指男性和女性之间在生物学和解剖学意义上存在的差异。社会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性别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它是以特定社会背景中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影响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田。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对个体性别意识和性别角色的形成产生潜在影响,即使科学的性别教育未纳人现有的教育体系中,也会通过其他途径无意识地影响到个体性别意识的发展。由于科学的性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缺失,教育者自发的无意识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受教育者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及性别不平等意识的发展。因此,需要重新审视性别教育现状,以科学的社会性别发展理论为基础,消除现存的非理性因素影响,建立完善的性别教育体系。
一、社会性别发展的主要内容
huston(1983)提出了社会性别发展的理论框架,ruble和martin}3}(2003)对huston提出的性别发展框架进行了补充和修改,丰富了原有内容和结构。ruble和martin认为社会性别发展分为内容和结构两个维度,内容维度包括生物性、活动和兴趣、社会性特征、与性别有关的社会关系、非言语交流特征、性别价值评价六个方面;结构维度包括概念理解、自我知觉、偏好和态度、行为表现。社会性别发展理论从结构维度的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性别发展的六项具体内容。
(一)生物性
儿童社会性别发展以对生物性别的理解为基础,树立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同,在性别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对性别概念理解层面,儿童出现性别意识,认识到性别是存在差异的;在自我知觉层面,儿童能够明确自己的性别;在对性别的偏好和态度层面,他们表现出自己对性别的偏好,即希望自己的性别是男或女;在行为表现层面,不同性别的个体在衣着类型、头型等方面符合自己的性别特点。
(二)活动和兴趣
在概念理解层面,个体意识到性别期望的存在;在自我知觉层面,个体注意到活动和兴趣的性别特征,并将其与自身的性别相联系;在偏好和态度层面,个体对于物品和活动表现出与具有性别特点的偏好;在行为表现层面,个体根据性别差异选择不同的活动类型。
(三)社会性特征
社会性特征主要包括个体的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类型。在概念理解层面,个体对男性和女性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类型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自我知觉层面,个体能够知觉到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在偏好和态度层面,表现为个体希望获得某些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征或行为类型;在行为表现层面,个体表现出具有性别差异的特征,如男性的攻击性强于女性,女性的亲社会行为多于男性等。
(四)与性别有关的社会关系
在概念理解层面,指个体对建立社会关系的标准有所了解;在自我知觉层面,个体能够知觉到自己朋友的性别;在偏好和态度层面,性别的不同会使个体对社会交往对象的选择具有倾向性;在行为表现层面,个体以性别为基础选择共同活动的同伴。
(五)非言语交流特征
在概念理解层面,个体的非言语交流特征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类型及姿态等与性别相关特征的了解;在自我知觉层面,表现为对自己姿态手势等非言语特征的了解;在偏好和态度层面,表现为个体对一些非言语行为等象征性特征的偏好;在行为表现层面,表现为个体使用某些体现出性别特征的非言语行为。
(六)性别价值评价
在概念理解层面,个体了解社会中对不同性别具有不同的价值评价;在自我知觉层面,个体能够对自己的性别赋予价值评价;在偏好和态度层面,个体对男女两性赋予不同的价值评价;在行为表现层面,个体表现出对同性或异性的差异性态度。
这一理论框架的提出是对以往性别发展研究的有效整合,覆盖了儿童社会性别发展的主要内容,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性别发展的理论体系,为社会性别发展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理论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ruble和martin(2003)社会性别发展理论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内容中包含的六个方面,可以划分为两大领域,即可将生物性、活动和兴趣、社会性特征的差异、与性别有关的社会关系、非言语交流特征的内容归纳为性别角色的发展,将性别价值评价归纳为性别平等意识的发展,进而将性别教育划分为性别角色教育和性别平等意识教育两大方面。
(一)性别角色教育
1.童年早期的性别认同教育
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即认识到自己在生物学特性上是男孩还是女孩,与性别发展理论中的生物性相对应。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性别同一性和性别恒常性两部分。性别同一性是指对自身性别的辨认和理解,儿童在3岁左右就能达到性别的同一性。性别恒常性是指对于个人性别不变性的了解和认识,包括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着时间或年龄发生变化,不会随着服饰发型及所从事的活动发生变化,也不会随个人意愿而改变。许多成年人的性变态,如同性恋、异性服装癖、异性别癖等性心理和行为异常,与个体童年时性别认同发生混乱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对个体进行科学的性别认同教育成为性别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儿童进行性别认同教育要让儿童了解自己生理上的性别特点,明确自己的性别。
2.双性化教育
在心理学上,双性化人格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而作不同表现。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是一种兼有传统意义上男女两性人格优点和长处的人格类型。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单性化的性别角色,性别刻板印象是其发展的根源,它是从文化上对性别的僵化、过度简化和类化,是一种非常坚定的片面观念,即一些被广泛认同的关于男性女性特点的信念。较为普遍的观念是,认为女性在能力方面不如男性,应该具备温柔、善解人意、体贴、胆小、感性、母性和被动等特征:而男性应该具有勇敢、果断、独立、进取、喜欢高科技等特征。这些对于男性和女性性格的描述是大多数人认同的性别特质,但只是一种朴素信念,其中许多观点并不符合科学事实。如果儿童在早期接受了这些错误的信念,将会导致其行为具有性别刻板性,对儿童今后的发展造成限制。在性别教育中,应结合性别发展理论中活动和兴趣、社会性特征、与性别有关的社会关系的选择三方面内容,突破性别刻板印象,建立双性化的性别教育模式。
在对个体的兴趣培养和活动选择上,父母不要过分强调儿童的性别角色,不应以性别为由拒绝具有异性特点的玩具或游戏;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中,教师应鼓励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外活动内容,不应以性别为由限制个体参加某些活动。
双性化教育对个体人格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消除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对性别角色的态度也要产生相应的改变;在儿童性别角色转变上,帮助孩子了解传统性别角色的优缺点,进一步加强双性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改变传统观念,消除性别刻板印象,根据儿童特点开展性别双性化教育;在评价标准上,教师应对不同性别的儿童采用一致的评价标准,只要儿童身上出现值得肯定的品质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如鼓励女孩勇敢大胆又细致耐心,教育男孩感情细腻等;在读物选择上,应选取适宜的教材和儿童读物,现有教材中多是强调男性的领袖、英雄地位,女性则作为柔弱者出现,应增加女性人物形象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在社会传媒中,儿童接触到的各种媒介上,女性多被刻画成温柔、软弱、羞涩的形象,而男性多是勇敢的、助人的、强悍的一方,这在无形之中会扩大儿童对于两性角色认识的偏差,通过大众传媒开展双性化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儿童早期在选择交往对象时,倾向于选择同性伙伴,忽视了和异性朋友的交往。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开展双性化教育,鼓励不同性别儿童参加合作性的活动,设定多样化的人物角色,选取没有过多性别化特征的游戏材料,从而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二)性别平等意识的教育
台湾《性别平等教育法》将性别平等教育界定为,以教育的方式消除性别歧视,促进性别地位的实质平等。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希望不同性别的个体通过教育可以站在公平的立足点上发展潜能,不因生理、心理、社会及文化上的性别因素而受到限制,促进不同性别个体在社会上享受机会均等;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教育历程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性别问题,以促进不同性别间的了解和包容,通过相同的潜能发展机会培养相互尊重的性别态度,进而构建理性和谐的多元社会。性别平等教育并不等于简单的平等对待,并不局限于每个人拥有同样的机会,而是促使每个人消除各方面的障碍和困难,获取平等的利益。
学校的性别平等意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两性关系方面,学习不同性别共同合作以解决问题;通过理性的沟通和协调来处理性别问题;认识不同性别在家庭、学校和职场中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2)性别角色的认识方面,了解性别角色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学习悦纳自己、尊重他人;检视与反省社会中性别偏见与刻板化现象,并提出解决办法。(3)性别平等观念方面,学习运用媒介,表达性别平等的概念;了解并肯定不同性别的成就与作用;设计促进性别平等的方案;批判历史与社会事件中性别不平等情况;了解不同性别的权益及探究相关问题。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本身要对不同性别价值持有科学的评价态度,拒绝性别歧视,对男女性别具有客观、同等重要的价值评价。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应趋于平等,加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使其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改变父亲养家、母亲照顾家的传统观念,营造两性平等的家庭氛围。关注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同时,大众传媒应在塑造性别角色或对性别角色进行宣传时,更多地注意到两性的共同点,体现出女性和男性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论文摘要〕社会性别是指在生物性特征之外的个体特征和社会性特征。在传统的社会性别理论基础上,ruble和martin(2003)提出了新的性别理论框架,该框架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性别发展的主导理论。本文对ruble和martin的社会性别发展理论进行了介绍,并以此为基础,将社会性别发展分为性别角色发展和性别平等意识发展,并相应地将性别教育内容划分为性别角色教育和性别平等意识教育两方面,并结合我国性别教育现状,对性别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讨论。
性别可划分为“生物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生物性别代表了我们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指男性和女性之间在生物学和解剖学意义上存在的差异。社会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性别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它是以特定社会背景中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影响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田。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对个体性别意识和性别角色的形成产生潜在影响,即使科学的性别教育未纳人现有的教育体系中,也会通过其他途径无意识地影响到个体性别意识的发展。由于科学的性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缺失,教育者自发的无意识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受教育者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及性别不平等意识的发展。因此,需要重新审视性别教育现状,以科学的社会性别发展理论为基础,消除现存的非理性因素影响,建立完善的性别教育体系。
一、社会性别发展的主要内容
huston(1983)提出了社会性别发展的理论框架,ruble和martin}3}(2003)对huston提出的性别发展框架进行了补充和修改,丰富了原有内容和结构。ruble和martin认为社会性别发展分为内容和结构两个维度,内容维度包括生物性、活动和兴趣、社会性特征、与性别有关的社会关系、非言语交流特征、性别价值评价六个方面;结构维度包括概念理解、自我知觉、偏好和态度、行为表现。社会性别发展理论从结构维度的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性别发展的六项具体内容。
(一)生物性
儿童社会性别发展以对生物性别的理解为基础,树立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同,在性别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对性别概念理解层面,儿童出现性别意识,认识到性别是存在差异的;在自我知觉层面,儿童能够明确自己的性别;在对性别的偏好和态度层面,他们表现出自己对性别的偏好,即希望自己的性别是男或女;在行为表现层面,不同性别的个体在衣着类型、头型等方面符合自己的性别特点。
(二)活动和兴趣
在概念理解层面,个体意识到性别期望的存在;在自我知觉层面,个体注意到活动和兴趣的性别特征,并将其与自身的性别相联系;在偏好和态度层面,个体对于物品和活动表现出与具有性别特点的偏好;在行为表现层面,个体根据性别差异选择不同的活动类型。
(三)社会性特征
社会性特征主要包括个体的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类型。在概念理解层面,个体对男性和女性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类型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自我知觉层面,个体能够知觉到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在偏好和态度层面,表现为个体希望获得某些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征或行为类型;在行为表现层面,个体表现出具有性别差异的特征,如男性的攻击性强于女性,女性的亲社会行为多于男性等。
(四)与性别有关的社会关系
在概念理解层面,指个体对建立社会关系的标准有所了解;在自我知觉层面,个体能够知觉到自己朋友的性别;在偏好和态度层面,性别的不同会使个体对社会交往对象的选择具有倾向性;在行为表现层面,个体以性别为基础选择共同活动的同伴。
(五)非言语交流特征
在概念理解层面,个体的非言语交流特征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类型及姿态等与性别相关特征的了解;在自我知觉层面,表现为对自己姿态手势等非言语特征的了解;在偏好和态度层面,表现为个体对一些非言语行为等象征性特征的偏好;在行为表现层面,表现为个体使用某些体现出性别特征的非言语行为。
(六)性别价值评价
在概念理解层面,个体了解社会中对不同性别具有不同的价值评价;在自我知觉层面,个体能够对自己的性别赋予价值评价;在偏好和态度层面,个体对男女两性赋予不同的价值评价;在行为表现层面,个体表现出对同性或异性的差异性态度。
这一理论框架的提出是对以往性别发展研究的有效整合,覆盖了儿童社会性别发展的主要内容,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性别发展的理论体系,为社会性别发展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理论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ruble和martin(2003)社会性别发展理论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内容中包含的六个方面,可以划分为两大领域,即可将生物性、活动和兴趣、社会性特征的差异、与性别有关的社会关系、非言语交流特征的内容归纳为性别角色的发展,将性别价值评价归纳为性别平等意识的发展,进而将性别教育划分为性别角色教育和性别平等意识教育两大方面。
(一)性别角色教育
1.童年早期的性别认同教育
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即认识到自己在生物学特性上是男孩还是女孩,与性别发展理论中的生物性相对应。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性别同一性和性别恒常性两部分。性别同一性是指对自身性别的辨认和理解,儿童在3岁左右就能达到性别的同一性。性别恒常性是指对于个人性别不变性的了解和认识,包括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着时间或年龄发生变化,不会随着服饰发型及所从事的活动发生变化,也不会随个人意愿而改变。许多成年人的性变态,如同性恋、异性服装癖、异性别癖等性心理和行为异常,与个体童年时性别认同发生混乱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对个体进行科学的性别认同教育成为性别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儿童进行性别认同教育要让儿童了解自己生理上的性别特点,明确自己的性别。
由于成人的性别行为榜样会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习得,因此成人应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使儿童能在性别认同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等方式逐渐掌握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方式。在学校教育中,现有的教师以女性居多,女生较容易寻找到性别认同对象,但易导致男生在性别认同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出现男生女性化的倾向,不利于性别角色发展。学校应平衡教师性别结构,为男生提供性别角色发展的范型,让个体受到更多男性特质的教育和影响。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应该充分参与孩子的生活,为男生的性别角色发展提供范型。
2.双性化教育
在心理学上,双性化人格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而作不同表现。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是一种兼有传统意义上男女两性人格优点和长处的人格类型。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单性化的性别角色,性别刻板印象是其发展的根源,它是从文化上对性别的僵化、过度简化和类化,是一种非常坚定的片面观念,即一些被广泛认同的关于男性女性特点的信念。较为普遍的观念是,认为女性在能力方面不如男性,应该具备温柔、善解人意、体贴、胆小、感性、母性和被动等特征:而男性应该具有勇敢、果断、独立、进取、喜欢高科技等特征。这些对于男性和女性性格的描述是大多数人认同的性别特质,但只是一种朴素信念,其中许多观点并不符合科学事实。如果儿童在早期接受了这些错误的信念,将会导致其行为具有性别刻板性,对儿童今后的发展造成限制。在性别教育中,应结合性别发展理论中活动和兴趣、社会性特征、与性别有关的社会关系的选择三方面内容,突破性别刻板印象,建立双性化的性别教育模式。
在对个体的兴趣培养和活动选择上,父母不要过分强调儿童的性别角色,不应以性别为由拒绝具有异性特点的玩具或游戏;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中,教师应鼓励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外活动内容,不应以性别为由限制个体参加某些活动。
双性化教育对个体人格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消除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对性别角色的态度也要产生相应的改变;在儿童性别角色转变上,帮助孩子了解传统性别角色的优缺点,进一步加强双性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改变传统观念,消除性别刻板印象,根据儿童特点开展性别双性化教育;在评价标准上,教师应对不同性别的儿童采用一致的评价标准,只要儿童身上出现值得肯定的品质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如鼓励女孩勇敢大胆又细致耐心,教育男孩感情细腻等;在读物选择上,应选取适宜的教材和儿童读物,现有教材中多是强调男性的领袖、英雄地位,女性则作为柔弱者出现,应增加女性人物形象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在社会传媒中,儿童接触到的各种媒介上,女性多被刻画成温柔、软弱、羞涩的形象,而男性多是勇敢的、助人的、强悍的一方,这在无形之中会扩大儿童对于两性角色认识的偏差,通过大众传媒开展双性化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儿童早期在选择交往对象时,倾向于选择同性伙伴,忽视了和异性朋友的交往。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开展双性化教育,鼓励不同性别儿童参加合作性的活动,设定多样化的人物角色,选取没有过多性别化特征的游戏材料,从而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二)性别平等意识的教育
台湾《性别平等教育法》将性别平等教育界定为,以教育的方式消除性别歧视,促进性别地位的实质平等。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希望不同性别的个体通过教育可以站在公平的立足点上发展潜能,不因生理、心理、社会及文化上的性别因素而受到限制,促进不同性别个体在社会上享受机会均等;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教育历程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性别问题,以促进不同性别间的了解和包容,通过相同的潜能发展机会培养相互尊重的性别态度,进而构建理性和谐的多元社会。性别平等教育并不等于简单的平等对待,并不局限于每个人拥有同样的机会,而是促使每个人消除各方面的障碍和困难,获取平等的利益。
学校的性别平等意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两性关系方面,学习不同性别共同合作以解决问题;通过理性的沟通和协调来处理性别问题;认识不同性别在家庭、学校和职场中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2)性别角色的认识方面,了解性别角色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学习悦纳自己、尊重他人;检视与反省社会中性别偏见与刻板化现象,并提出解决办法。(3)性别平等观念方面,学习运用媒介,表达性别平等的概念;了解并肯定不同性别的成就与作用;设计促进性别平等的方案;批判历史与社会事件中性别不平等情况;了解不同性别的权益及探究相关问题。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本身要对不同性别价值持有科学的评价态度,拒绝性别歧视,对男女性别具有客观、同等重要的价值评价。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应趋于平等,加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使其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改变父亲养家、母亲照顾家的传统观念,营造两性平等的家庭氛围。关注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同时,大众传媒应在塑造性别角色或对性别角色进行宣传时,更多地注意到两性的共同点,体现出女性和男性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下一篇:怎样指导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