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基于校本课程的综合性学习的问题和方法

发布时间:2015-07-15 08:44

 综合性学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综合性、实践性、主体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本次课程改革对综合性学习非常重视,如专门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再如语文、数学学科把语综、数综课单独列出并排入课表。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领域,一般把综合实践的三课时分一课时给信息技术。为此,信息技术课程在实施时往往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课堂教学常处于“学新课、赶进度”的状况,缺少综合性的实践过程。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校对六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作了一些变革,依托教师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探索,在运用旧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按需纳入新应用的学习。经过一学年的实践,颇有收获。
  PDD模式开发校本课程,使综合性学习  [本文由WWw.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更具针对性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管愿不愿意,我们已身处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中,信息素养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正因为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决定从小学三年级起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经过三至五年级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为用服务,到了六年级,不仅是教师,就是学生自己也希望信息技术课能有一些新的尝试与突破,我校就把这一改变聚焦在综合性学习上。信息技术的综合性学习,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又要考虑硬件环境的因素,如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情况,学生在课外使用智能设备的情况等,然后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于是我们萌生了开发一门数字化课程的想法,来使综合学习更具针对性。
  我们给这门课程取名为《K12的数字生活》。该课程以综合应用为主,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展开,依托主题单元进行有指导的自主学习。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逐步完成了电子教材的编写,也收集了不少学生的过程性成果——优秀作业。
  模式开发校本课程的尝试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是一线老师,但一线老师课务繁重,除了国家课程规定的内容,可能还要教一些校本课,如社团、竞赛辅导等。如果没有课程意识,对所教内容不一定能形成规范的表达,如编写配套教材,形成教学资源库、学生作品库等。
  一线老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实践,我们就从实践入手,把原本看似琐碎的日复一日的工作做得更有目的性、更有计划性,即站在课程的角度来思考与实践。为此,我们觉得最适合一线老师的课程开发模式是PDD模式:实践—审议—开发的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创造课堂教学的实践,审议课堂中产生的学习经验,发展教师作为专家的专业能力”来建设课程。
  实际操作时,每一课时、每一单元及每个学期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实践—审议—开发的过程进行反思与重构,并形成规范的表达。首先,由备课组讨论单元主题、课时数、作业呈现方式、评价标准等。接着以执教老师为主完成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并在平行班的教学中对每一课时的教学作随时的反思与调整;其次,备课组的成员在一起反思单元教学的效果,讨论需修改与调整的地方;最后,完成该单元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电子教材、教学方案、教学资源、学生作业。通过一年多的探索,《K12的数字生活》的开发顺利推进,也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依托校本课程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实践
  信息技术课上我们的做法是把每一个单元设计为一个主题活动,每单元3~4课时。设计时主要考虑三个因素:(1)能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技能;(2)按需适量增加一些新颖应用;(3)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上册第一单元是“国庆旅游方案制作”,共4课时,第1课时“电子地图及简单应用”,第2课时“认识Google地球”,第3~4课时“制作国庆旅游方案”。由于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在进行第一二课时的探究性学习时都能做到积极主动地参与。旅游目的地由学生自己选,有些学生所做的方案就是国庆长假要真正实施的,所以每个学生都认真投入。要完成这样一份旅游方案,不仅要综合应用已学的知识,如Word图文排版、网上信息的搜索下载、电子地图的查询和获取,还要综合考虑交通、住宿、人员、时间、费用等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甚至还要争取旅游伙伴(或家人)的同意,让方案能够实施。
  开放课堂创生课程内涵,使综合性学习更富创新性
  英国社会创新之父Geoff Mulgan 说:“我们需要将下一代培养成数字技术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用户。他们应成为世界的塑造者,而不仅仅是旁观者。”新课程也大力提倡要“激发兴趣,进行创新探索,培养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就想让学生在六年级运用学到的信息技术来“做”点什么,并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上册第三单元“PPT微作品的创意设计”,学生可以自己决定制作的主题。本单元以“放飞你的想象,表达你的感悟,凸显你的技术”作为开篇语,来营造一种开放宽松的氛围。该单元共4课时,第一课时讨论什么是微作品、如何突显创意,并归纳出微作品设计的几个要素:聚焦主题、简洁即美、字少且大、色彩点缀、构图新颖……第二课时学习 “如何寻找合适的PPT模板,如何简单编辑后为我所用”,第3~4课时“设计PPT创意作品”。该单元用开放的课堂、自由的表达催生出丰富多彩的PPT微作品:“大人真奇怪”“一滴水的旅行”“小丑鱼历险记”“我想有一对翅膀”“我的明星梦”……虽然有些作品并不精美,技术上还有欠缺,但每个孩子都经过了苦苦的思索:我选什么主题?我找怎样的模板?版面怎样排才漂亮?用什么主色调?……
  这样的课非常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新旧知识要贯通起来应用,并能灵活运用。这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但我认为挑战正是激发创新的动力。开放的课堂,常常带来惊喜,还有优秀的创意。实践证明,每个班总有优秀作品诞生,为了进一步激发创作灵感,我们把这些作品放在校园网的分享园中,供全体学生共享。这样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 力与创新力。如图1,是“大人真奇怪”作品中的一个画面,童言童趣,赏心又悦目。
  图1
  开放的主题,可以使学生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思维是主动的、活跃的,所以每个单元都会产生不少有创意的作品。再通过作品分享,再次得到启发,进一步促进思维火花的迸发。如PS创意海报设计的部分作品(图2)。
  图2
  云存储拓展课程功能,使综合性学习更具灵活性
  课堂是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主阵地,没有特殊情况,所有的学习活动及作品制作都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为了增加学习的灵活性,以及为学有余力或学有困难的学生拓展学习的时空,我们把“云存储”引入课堂。在百度上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公用网盘,所有六年级学生都可以访问。学生可以从网盘上下载学习内容、分享优秀作品、补交作业、临时存储素材文件等。
  云存储的引入,不仅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是积极投入的。第一学期末,我们利用网上留言板对学生作了一个调查,95%以上的学生很喜欢这学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如马同学说:“我觉得这学期的课程非常有意思,课堂上给我们留了充分的时间,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外的知识。”滕同学说:“我最喜欢主题图册,因为很有趣,希望下学期有更好玩的课程。”
  优秀作业不仅能在分享园晒出,而且能通过公用网盘让爸爸妈妈欣赏到自己的大作,还可以下载到任何一台智能设备上,随时展示给他人看,这让学生非常有成就感。如阮同学说:“这个学期我学到了许多有意思的内容,没想到我也能做这么多作品,不可思议啊!我还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了一份国庆旅游方案。”   [本文由WWw.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
  记得留言板里宇宇同学说过这样一句话:“突然觉得PPT好伟大!”我想说:“孩子,真正伟大的是你的创意。”作为一线老师,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开发出更多更好且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积极践行开放分享的理念,让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出一份力。

上一篇: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专业课启发式教学问题和方

下一篇:团队式主题研修:指向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