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独一广+交流”教学模式的建设
“三独一广+交流”教学模式是四川省达川中学“高效课堂”课题组主研的达州市市级重点课题“基于新课程背景下贫困地区大班额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成果是在总结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以及国内外最前沿的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普适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对我国贫困地区中学学段(含初中)各门学科的课堂建设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一、“三独一广+交流”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三独一广+交流”,是指高效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五个基本步骤,即第一步,独学;第二步,广学;第三步,交流;第四步,独授;第五步,独练。
“三独一广+交流”模式强调了“交流”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的重要意义。狭义上说,“交流”是指第三步中的“交流”,即学生之间的“思维对话”。广义上“交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和“文本”之间的“思维对话”,即教师之间的校本教研和教师的课前备课,教师需要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参考书以及其他参考资料。
二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思维对话”,即在“独学、广学”环节学生需要和“文本”之间展开“思维对话”。“文本”包括课本、导学简案、至少一种精选的参考资料、网络资源等文字方面的资料。
三是在“交流”环节,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思维对话”、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维对话”。
四是在“独授”、“独练”环节分别侧重于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导学简案的“思维对话”。
毋庸置疑,“交流”的意义重大并且对老师和学生的影响深远,因此,该模式单独把“交流”提出来,以示强调。
二 、“三独一广+交流”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
(一)第一步:独学
“独学”指学生的个体性学习,相当于“自学”,但是更多地强调了学生自己的单独学习。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分发导学简案。简案就是学生独学的“指南针”。简案的编辑依据是学生的教材和某种精选的参考资料。新课的导入要注重激励和鼓舞功能。
独学时,学生之间不能交谈和高声喧哗。高效课堂下的学生独学,以教材和某种精选的参考资料为载体,以教师精心编制的“导学简案”为抓手,突出问题主线,并让学生运用铅笔、黑色笔和红色笔对独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或者重点问题进行分别标注,带入“交流”中解决。
1.独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1)独学是在课中进行,而不是在课前。笔者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发现课前预习的学生比率不到15%。当前的行课安排和教学实际情况,并不适合学生的课前自习。因此,课中预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强化学生的预习,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2)独学中,要控制好时间,灵活对待时间预设和把握自学进度。(3)运用好“导学简案”,学生研读教材,研读某种精选的参考资料,自己解决导学简案中的问题。
2.独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1)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导学简案”或者课件。参考资料要少而精。(2)搞好分层次教学,不搞“一刀切”。学生的水平可以分为基础层次、发展层次和创新层次。层次划分的标准是:学校学生总数的30%以内(含30%)是创新层次,总数的30%(不含)~60%(含)是发展层次,总数的60%(不含)~100%是基础层次。各个班级根据此数据标准确定自己班级的各个层次人数,从而确定培养方案。在独学阶段,这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要注重“双基”知识的训练,不要好高骛远。(3)学生独学中,教师要在教室内走动,并注意学生的学习动向。
(二)第二步:广学
广学区别于对学和群学,并不是针对参与学生的个体数量多寡而言,它侧重于学生学习范围的广度和学生学习内容的深度。《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指出,“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者具体“学习对子”间的帮扶学习。广学是指学生个体性的学习行为,而非群体性的学习行为,它是以个人的探究性学习为主线,只不过不同层次的学生探究性要求不一样罢了。
1.广学对学生的要求。(1)属于创新层次的学生可以进行广学,从而对独学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他们可以参考第二种精选的参考资料,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加深和加宽。(2)属于基础层次、发展层次的学生不必进行广学,而是夯实基础,继续进行独学,对第一步独学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究,再次熟悉“双基”知识。
2.广学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积极跟踪调查各个学习小组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做好详细记载,为后来的“交流”和“独授”环节做准备。广学阶段,对教师的要求同独学阶段类似。在“独学”和“广学”阶段,学生和教师都要管住自己的嘴,少说话,甚至不说话,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静谧”氛围。
(三)第三步:交流
1.对学生的要求。(1)小组内同一层次的学生对学。重点解决独学和广学中出现的问题。(2)小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间群学,特别是对子间的帮扶学习。(3)小组内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不同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重点交流学习中的重难点、易错点、新旧知识的链接点、新的生成点等问题。(5)教室内至少配备5个流动的扩音器,以增强交流的效果。发言学生要大方地拿取扩音器来陈述自己的观点,语句流畅富于逻辑性,动作端庄大方。学生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和积极发言。笔者发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因为班级过大,学生的发言声音太小,严重地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谈不上“思维对话”。
2.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要灵活地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做好学情调查,为下一个教学环节&ldq
uo;独授”做准备。(3)在交流环节,教师应该变“说教者”和“表演者”为“倾听者”和“欣赏者”。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善于给学生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才能“倾听”到最理想的声音和“欣赏”到学生最美好的形象。(4)“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姆语)教师要乐观地对待这种“错误”的宝贵的教学资源。
(四)第四步:独授
赵徽、荆秀红的《解密高效课堂》指出,教师要落实课堂教学“四讲、四不讲”,即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好学生能讲的就让学生讲,讲了仍然不会的不讲;要多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以及学生讲不透的问题点。在独授阶段教师要充分发挥起主导甚至是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解密高效课堂》指出,教师语言的精辟、生动、形象、概括对构建高效课堂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第五步:独练
独练可以分为两种:即时性独练和周独练。前者指当堂训练的作业,可以直接布置精选的参考资料或者教材中的课后作业。独练的作业要具有层次性,可以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拓展创新题三类。基础层次的学生和发展层次的学生做完必做题即可。创新层次的学生要做完三种类型题目作业。周独练指每周每门学科要进行一次周练,做好近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复习工作。
1.对学生的要求。(1)独练体现一个“独”字,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练习,进行达标训练。(2)准备一个改错本,做好错题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2.对教师的要求。(1)注意练习的层次性,不搞“一刀切”。(2)即时性独练和周独练要有明确的分工,前者强调“双基”,后者强调“深度和广度”,以体现学习的渐进性原则。(3)独练必须全批全改。周独练要做好试卷研制、考试监考、批阅、登分和讲授等工作。(4)指导学生做好“导学简案”的整理工作和错题收集整理工作。
三、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导学简案”和“导学案”的区别和联系
现在四川省内外很多学校都在学习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大都是要求教师编制“导学案”,学生利用“导学案”。然而,达川中学却采用“导学简案”,这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在哪里呢?
“导学案”和“导学简案”两者的性质大体上是一样的,都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是提高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但是,达川中学的“导学简案”更具有当地教育的特点,是学校学习高效课堂并使之本土化的产物,更是课题组广大组员群策群力的智慧结晶。该课题遵循的教学理念是:学生在课堂上而不是课后,按照教师备课的方式进行备课(即备学)。这一做法的理论根据是“善假于物”的思想。导学简案就是学生独学的“指南针”。简案的编辑依据是学生的教材和某种精选的参考资料。学生也可以看教师精心编制的课件。“课件”和“导学简案”的内容大同小异,可以互相补充。
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导学案的引领作用有限,理由如下:
1.教师的教学负担很重,编制一份好的导学案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导学案编制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弊端,因为教师的教学负担重,学生管理负担重,导致少数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与其说是“编制”导学案,不如说是“编造”导学案。这些文本大都是从网上下载,其中错误很多,以致在上课前后都在不断地勘误、订正,浪费了师生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网上导学案编制水平良莠不齐,一些内容乏善可陈,甚至漏洞百出。笔[专业提供写作和发表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者认为这就是在外省市很多学校推行编制导学案过程中遭到抵制的根本原因。
2.导学案编制、印制等环节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如直接精选出一些好的参考资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参考资料的成本更低,当然,要少而精。
3.精选的参考资料大都经过编辑的精心校勘、审定,其错误率要远远小于网上的导学案的错误率。
4.在独练环节,可以从网站下载优质的教学资源,但是应该精选择精校勘。导学简案可以规避导学案的很多弊端。可以说,导学简案完全可以替代导学案。
(二)“三独一广+交流”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三独一广+交流”这一教学模式是在阅读大量有关高效课堂文本文献(200万字)、学术论文和进行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它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因地制宜,不搞“花架子”。该模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致力于推动当地教育教学理念地提升,更加关注当地百姓对优质教学资源的渴求,以大幅度提升本校的教学质量。这就是该模式中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广学”的根本原因。广学环节就是为了强化“创新层次”的学生对课本、参考资料或者导学简案进行钻研的最好手段,它可以进一步拓展创新层次学生的知识广度和加深学生的知识深度。该模式可以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而且简单明了,易于识记,非常符合当地教师的上课程序,便于推广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