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建构“启发式”教科研文化的方法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15 08:50

 武汉市汉阳区玫瑰园小学课题组、教研组遵循“启发-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路,认真分析学科特征和人员结构特点,努力构建教科研文化。
  一、从传统到翻转:课题研究与模式研究的有机结合
  玫瑰园小学配置有一流的信息技术设备。为了让数字化资源更充分地服务于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将课题研究与教学模式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1.计划:三位一体
  每学期,学校教科室在制订教科研计划前,会详细阅读学校计划,并会同教导处将“启发-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学期计划有机地融合到教科研之中,让教科研指导模式的应用,同时让模式应用中的问题及时反馈于教科研之中,促使教科研发展。
  2.学习:点面结合
  制订好计划后,教科室和教导处先召集教研组长和课题组成员学习前阶段的研究成果,并下发本学期的研究计划,对他们进行研究前的指导培训。同时,在开学的教师大会上对所有教师提出教研要求:积极学习、认真反思、撰写相关论文和案例。另外,教科室每学期会下发网上学习地址,对各层次的教师提出相应的培训要求。
  3.研究:分工协作
  学校对模式研究进行了明确分工:教导处和教科室统筹协调,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主持实施,课题组成员全员参与,各学科教师参与本学科的活动。每次活动必须有一个课题组中心发言人负责收集、整理研究的反思及成果。
  4.应用:加强培训
  在应用中,学校做到两个创新:一是教科研创新。学校遵循启发、交往、和谐的思路,开展了常规式、随机式、说课式、对比式、网络式等立体互动式集体备课研究,形成了独特的备课文化。二是课堂创新。学校以教学模式研究为契机,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白板使用技能技巧的培训,让信息技术和模式运用相结合,使课堂更加直观、生动、高效。
  5.管理:层层到位
  在模式研究中,学校采用了三级管理法:教导处、教科室负责制订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学期计划,负责对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师进行培训,负责指导课题组进行研究反思,负责收集研究成果、反馈信息。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参研教师具体实施研究,并反馈研究中的成果及问题。全体教师参与活动并提出建设性研究意见。
  二、从微吟到呐喊:校本教研与模式运用的有机结合
  1.不断学习,打造学习型团队
  学校在引导教师阅读《启发式教育新探》《“启发-主动”探究模式研究》《“启发-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等书籍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走进阅读,感悟团队”“阅读的美丽”教师读书活动,“玫瑰与教育”主题读书活动,“启发,沟通”教师读书心得活动,“上好学,教好书,管好校”教师“三好”征文活动等,并将优秀作品汇编成集,让教师团队逐渐由经验型向反思型、学习型发展。
  2.加强研究,打造研究型团队
  (1)模式研究。在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玫瑰园小学注重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选择等方面加强研究。早在“九五”期间,学校就从数学课堂教学入手,研究并形成了“启发式”课堂教学模式。2007年以来,学校将启发式研究与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相结合,开展了“运用启发-主动式,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这一阶段的研究,不仅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对原有的模式进行了完善和发展,而且将这一模式推广运用到各个学科。
  (2)专题研究。专题教研活动是选择教学中共性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以专题活动的形式集中解决的一种教研活动。玫瑰园小学每个学期确定一个研究专题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活动要求做到“三个结合”: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专题研究和常规研究相结合,个人学习和集体研讨相结合。活动分大组和小组进行。大组主要组织理论学习、专家讲座、课例观摩、集体研讨、汇报展示、校际交流等;小组主要以课堂为主阵地,结合教研专题进行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活动。
  2009年,学校结合区文化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了“运用启发式教育思想,构建文化课堂”的研究主题。数学教研组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了“三式”(沙龙式、比武式、对弈式)研讨活动。“沙龙式”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以一节课例为载体,引导教师们围绕“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践行文化课堂”这一主题,从对教材的分析,到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制订,到新授环节及练习的预设等方面进行交流。
  3.彰显特色,打造备课组文化
  (1)践行“五炼”,提升备课质量。学校备课组在区教科中心的指导下,不断挖掘有利于备课组建设和教学的组内资源,打造备课组文化。2011年,《成才》杂志副主编刘晓鸣应邀到校指导,确定了备课组建设中的“五炼”。在此指导下,有的备课组从教学的细节入手,开发并合理利用了备课组教材,如低年段语文组的“精彩开课三分钟”;有的抓住学科特点开展专题特色活动,如语文备课二组的“古诗教学中‘启发-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等等。备课组文化建设提升了备课质量,让备课不再是束缚教师的枷锁,而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剂。
  (2)方式灵活,拓展研究方式。备课组活动仅仅局限在学科、年级、学校内是不够的,玫瑰园小学拓展了备课组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①组织教研组开展跨学段教学研讨活动。同学科的各个备课组共同参加听课、评课,通过示范、展示、研讨,共同摸索教与学的方法和规律。
  ②鼓励各备课组参加和承担市、区的教研活动。学校把教师个体参加的各种教研活动看作备课组的常规工作,要求备课组发挥集体智慧,确保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③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开展“大课题小研究”。学校鼓励教师把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甚至是不起眼的问题作为课题,开展“微课题”研究。
  ④合力开展大型校本教研活动。学校与武汉市教研室、汉阳区教科中心等联手,定期组织学科校本教研活动。2009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汉阳区数学校本教研展示活动、武汉市数学备课组建设活动、《成才》杂志备课组建设专题活动、武汉市数学备课组研讨活动等。2012年,学校与南京结对开展了网络式校本教研活动。

上一篇: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激发中职德育课堂的方法

下一篇:新旧对比明不同 细节分析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