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新旧对比明不同 细节分析看内容

发布时间:2015-07-15 08:50

 单元、例题的设计与编排更能体现知识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例题情境更贴近学生生活,重视动手操作,问题解决强调思维过程,体现了强烈的应用性、实践性;而低年级尤其注意对数学运算过程的形象直观呈现……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新版教科书的鲜明特性,反映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应该获得的知识结构。
  上一期,本刊策划了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综合解读和对4~6年级上册的分册解读;本期,几位一线教师将与读者分享他们对1~3年级上册教科书修订意图的解读。
  细节就像大树的每一条根,每一片叶,没有根,没有叶,何为大树?在我们的数学世界中也有一个个“细节”,本册修订后的人教版教材就是从细微处改变,使教材内容更丰富、结构更合理;更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去抓住每个细节变化,去品味和挖掘教育的深寓,让细节回归教育的本质。
  一、一年级上册单元结构整体变化对比分析
  本册教材共九个单元,一个综合与实践活动,从总数量上看是减少了一个单元。教材内容将原实验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换后,编入了本册教材。其中有新增加的单元,如: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二单元位置(原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内容),将实验教材中第五单元分类移到一年级下册,数学乐园的实践活动移到第7单元,删去了“我们的校园”。
  教材内容的调整,为学生提供了更生活化、儿童化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丰富的内容更能适应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更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体现了现代教学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各单元内容变化对比分析
  (一)第一单元:准备课
  新增加的本单元是为了加强幼儿进入小学适应学习的过程,内容有数一数和比多少,是实验教材中的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二单元比一比合并而来,并删去了原实验教材比一比单元中的“比长短、比高矮”的内容。通过数数活动,教师可初步了解刚入学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这都是为后面学习正确数数和比较数的大小做好准备。
  从这里可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数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笔点着数,或者用笔做记号以保证不重不漏。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使用直尺连线,教师要对直尺的使用做出指导和示范,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用尺的好习惯。
  (二)第二单元:位置
  本单元由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改编而来,集中教学最基本的空间方位的概念。具体包括2个例题:“上、下、前、后”和“左、右”。将实验教材“上、下”和“前、后”2个例题合并为1个例题,删除了实验教材“左、右”学习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第()组第()个”位置的内容,主要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说法来描述位置关系,加深对位置关系的认识。
  (三)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是学生首次系统地学习认数与计算,又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加、减法(例5和例6)的含义比较抽象,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儿童来说理解比较困难,新教材设置动态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练习中,增加了看图说算式的练习,让学生在反复表达“合并”“去掉”的经历中,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写数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这是学生第一次动笔书写,一定要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书写范例,先弄懂起点、笔顺、终点的标志,再按照范例书写,一写一对照。
  (四)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
  本单元是图形与几何知识教学的开始。实验教材既认识立体图形,又认识平面图形,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新教材只认识立体图形,去掉了实验教材中平面图形的认识,新增加了图形拼组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拼、搭活动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例2让学生通过拼组活动,感受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体会所学立体图形的特征,为以后的学习积累感性经验。
  2.经历解决问题全过程,深化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新增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3),通过“把所有的积木都用上,看谁搭得又稳又高”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认识的立体图形来解决实际问题。借助“知道了什么”要学生找寻已知信息,明白要解决的问题;借助“怎样搭呢”要学生先思考后动手,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助“谁搭得高”要学生回顾反思。通过这三句话展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解决问题这类题型,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精心策划活动,有目的地分层次去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部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
  (五)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加深对算式概念的理解。在教学6和7 加减法(例1)时,改变了“一图几式”的编排,由实验教材中的“一图二式”改成了新教材中的“一图四式”。让学生看到,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根据一幅图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2.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加强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数学能力培养。考虑到学生识字不多,主要以情境图呈现数学问题。教材用“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三句话,对问题解决的过程给予指导,引导学生体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基本步骤,学习问题解决的基本思想方法。其次,让学生自己看图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以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从而逐步帮助一年级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六)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增加解决问题(例6)是为学生综合运用单元知识创造机会。结合已经掌握的数数经验,学习通过数数和画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七)数学乐园
  数学乐园进行了重新编排的,在这个游戏中一共有23个题目,包含了前6个单元所学的 全部内容。新教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下棋”这一种游戏方式,带领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调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八)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本单元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去掉了实验教材“认识半时”的内容,只要求认识钟面和整时,更符合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主题图中增加了小精灵的一句话“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就是7点”,直接概括出认识“整时”的方法,为学生正确认识整时做了范例。为加强本单元学习的应用价值,新教材还安排了接近整时的教学内容。
  (九)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展示凑十计算过程。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凑十的计算方法,新教材例1呈现了9加几凑十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进位原理,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边摆学具边思考填写凑十的过程图。
  2.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将实验教材中解决问题的部分全部加以改编,统一放在最后。例5是求“一共有多少人”,着重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其实寻找信息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不同,学生还可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例6是“逆向”的用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要加强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问题,画图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
  (十)总复习
  1.对数学知识的复习具有趣味性和针对性。重新改编的总复习在活动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包括有三部分内容:成长小档案、数学活动、对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教材用建立“成长小档案”的形式,对全册教材进行了复习与整理,包括对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对有趣事情的回顾两个方面。最后用新增加的自我评价的方式进行总结。
  2.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评价是教师非常重视又感觉难以把握的问题,因此在研究教师的一些经验以及国内、外教材的基础上,新教材在每个单元的最后安排了一个评价版块,在学期结束时还安排了一个自我评价环节,为教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提供了思路。
  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已从以数学知识技能为目标转变成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为目标,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只有从点滴入手,从细节分析,才能挖掘关键处,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闪耀的光辉盈溢课堂。

上一篇:建构“启发式”教科研文化的方法分析

下一篇:从启而得“法”到启而得“发”的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