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订单”模式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困难及对策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提出了“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一条重要途径。订单培养,一是希望学校和各企业坚持互利共赢,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二是希望加强深度合作,共同构建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格局;三是希望创新合作形式,共同搭建校企之间信息化交流平台,努力实现企业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与学校间的实时传输;四是希望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人才。目前,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办学模式,在校企合作教育、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开设创新专业、动态开发课程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英语教学改革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下面,笔者简要分析一下“订单”模式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困难及对策。 一、订单企业对学校英语教学的参与度不高 虽然订单企业希望学校为自己培养全优的学生,但是企业不可能过多地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原因很简单,企业和学校所承担的社会任务不同。企业不但关心当前自己的生存,还关心自己的发展前景。企业和学校具有合作的基础,那就是对人才的渴求。但是,人才培养主要依靠的是学校而不是企业。目前,就业市场非常不景气,很多企业大量裁员,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很多订单企业纷纷减少了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订单。用人单位本身就可以在人才市场招聘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他们的技术好,英语基础也不差,即使不懂专业英语,经过短期培训,也能胜任科班出身的学生完成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订单企业并不想承担“订单”式培养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财力及承担其可能的风险,更谈不上参与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况且,英语不是一门短期就可以掌握的学科,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对于企业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利”,只要能找到最适合他们的并给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人才,并保持长期合作就行。这就要求学校下定决心、花大力气、真正把订单教育办好,培养出最适合企业发展与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否则,“订单”模式只能是昙花一现,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二、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一般来说,技能培训始终落后于技术进步,高等职业学校追求最新的技术培训是不切实际的,由于最新技术的应用和培训往往出现在企业中,而高职院校不可能一直不断地购买最新的技术和设备。不同的产业结构需要独特的“订单培养”模式,而这些模式又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实施“订单培养”所需解决的问题是必须在专业设置方面适应市场需求的波动。根据专业设置为切入口的要求,针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进行广泛的研究,包括行业,企业,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的需求预测,研究生的发展前景,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而同时,高职院校也应集中力量,去市场调查了解,分析市场经济发展现状,还组织专门力量根据当地经济结构的特点,研究发展新的专业的必要性,提出新的实施方案,来解决专业消除、合并或调整等一系列问题。但正如笔者说过的,因为高职院校自身实力和教育行业的特点,他们应对市场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依然薄弱,这也是学校需要解决的长期问题,所以不能摆脱长期形成的学校和社会分工的惯性。 三、职校学生的英语短期发展和长远目标之间严重脱节 职业教育应该具有专业的前瞻性,如设置的专业不仅要满足企业目前的需求,而且要满足企业的长期需求。对学生而言,教学计划应该具有阶段性和长期性。“订单”模式限制了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为了履行合约,只针对订单企业的需求来培养学生,那么培养出的人才只能适应这一家企业,知识面狭窄、单一,不具备多种职业技能和职业转移能力,影响了学生的长期发展。“订单”培养模式突出了“专、精”的特点,因为它直接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来培养人才,但是,它的宽泛性不足,就是说学生在目前的工作能力和将来的发展会产生一些矛盾,从长期来看,学生掌握的技能也能适应社会的和岗位需求的变化,所以如果一味地追求“专、精”,就对今后学生的转岗和再就业不利。此外,订单式教育的主导思想是以用人单位的需要为中心的,并没有反映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订单模式的毕业生进入企业以后,面临英语能力的退化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首先,学生要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充电”;其次,教师定期进企业对学生进行再培训或者学生回学校进行再学习;再次,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系统,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最后,毕业生可以对母校的英语教学及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合适的建议可以被采纳实施。当然,职业学校以培训为主,很难有精力面面俱到,所以,学生的英语水平的短期发展和长远要求之间的衔接只靠学校是不可能完成的。 订单式培养模式,解决了校企之间供需平衡、适销对路的专业对口问题;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这是毫无疑问应大力提倡和广泛实施的。这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教学模式,会引起职业教育的一系列变化。但是也有许多迫切的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目前企业需要的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人才,而是一个新的复合型的技术人才。英语作为复合型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高职院校应该对此有足够的重视,努力满足企业的需要并与英语教学相结合。高职院校应及时发现和解决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加强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具有专业水准,英语水平令人满意的一流人才,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苏鸯.基于订单培养模式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2]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3]池毅男.“订单式”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条件的探讨[J].教育探育,2007(7). [4]金亚秋.新世纪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成人教育,2004,2. [5]鲁海涛.关于高职发展“订单式培养”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5.
上一篇:巧抓教育契机 向生活寻求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