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德育实效的创新方法
一、人文精神是英语教育的精髓
英语具有人文学科性质,同样可以弘扬人文精神。无论是汉语英语课都有其工具性的一面,这是因为语言本身就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进行思考的工具。语言又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载体,负载着人类文化,包含着人文精神。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凝聚着那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现代语言教育教学的人文性应该体现在提升学生的人生品味、提高学生的人性境界、塑造学生的理性人格。对于学生来讲,还可以帮助他们为实现他们的个人与社会价值做准备。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语言教学中一定要有育人要求和行动,这种育人指的是要通过语言教学启迪学生的聪明才智,诱发学生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使其精神受到熏陶,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语言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注重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陶冶。语言使人具有人性,语言活动是人的生命的一种方式。
二、人文性工具性相结合,提升英语教师德育素养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我国英语教育教学和语文教育教学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但二者之间也有明显的共性。二者都属于语言,具有相同的基本属性;二者都是重要的科目。从中国英语教育史来看,我国早期的英语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人文精神。但由于历史原因,这种精神没有发扬光大,并且由于我国后来英语教学几乎一直强调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它的人文精神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现在到了强化英语教育的人文精神的时候了。
要强化英语教育的人文性首先要使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语言是工具,但是它是一种特殊的工具,是人赖以生存的内在工具,语言的运用是和思想的形成与表达同步发生的。语言体现人性,体现人的意志、观点和情感,体现人的认知能力和做事能力,实际上就是体现人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就是“人”本身。语言学习与人的思维能力和人格培养只能同步进行。“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在语言知识教学、语言能力训练中贯穿人文精神,是最好的德育方式。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抛弃人文也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抽掉了人文精神,必然会导致只强调语言文字而看不到使用语言的人,继而只会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使学生对课文中包含的丰富思想和情理毫无感悟(也没工夫感悟),教学过程只能变成玩弄文字的游戏,英语课变成了无病呻吟、滑稽可笑的怪胎。因此,一定要使英语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发展。
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就不会将全部注意力仅仅放在语言技能训练上,而是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感。同时,教师也会在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
三、借鉴语文教学方法,确保英语教师学科教学德育实效
就语言教学理念和方法而言,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也值得我们借鉴。在我国古典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中,“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方法,传统语文教学不仅注重“默读”,而且强调“诵读”,讲究“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习英语也是一个道理,现在英语教学中的阅读量少得可怜,一般都局限在做试卷上的阅读题。实际上,在国内学习英语,很难自发习得,在缺乏自然习得语言的环境下学习外语,必须要把读放在首位,尤其是在学生初步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以后。许国璋先生曾说过,不读500本英文小说就不能算学过英文。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梅仁义先生说的好,“得阅读者得天下”。有诸多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比如书虫系列、二十一世纪中学生英文报、妙语连篇等等,只是材料的选择原则一定是有知识性、趣味性,要分级,难易适度,教师又有适当组织和检测。
阅读是利用已有知识理解读物内容,是一种心智活动。通过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学生要么能学到知识,要么能获得感动,阅读的这种作用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我国语文教学的另一个传统就是重视“读写结合”。训练写作的传统方法是仿写。当然,现在的学生还做不到仿写较难的文章 第一论文网,但这个方法仍然可以使用,那就是让学生仿写教科书上的短文,最初只要求学生替换一些词,使其很容易获得成就感,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最后通过写作“唤起学生的思想和想象”。阅读活动是对人世、生活和生命的感悟,写作是对人世、生活和生命个体的情感表达。英语教师通过具体的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思想的教学方法,将会使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变得有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 注重在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实际上也就是注意了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但在实际操作中,还要尽力避免贴标签似的将教学内涵的育人价值、潜在的价值外显化,生搬硬套,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重心。
笔者一直致力于寻找努力提高英语教育质量的办法,平时在教学工作中一直在进行思考和实验,本文就是思考和实践后的一些结果。但由于时间、篇幅和笔者的水平的限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笔者期望本文能对广大英语教师有所启迪,也盼望英语德育能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