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新媒体对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2-07 13:34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与冲击。不能否认,合理使用各种媒体设备和手段,给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对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了不小影响。教师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还要将传统教学方式与信息化教育方式相结合,合理运用最适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9-0074-03
回顾学校的教育历程,人类主要是运用传统的教育媒体从事手工劳作般的教育活动,因而教育的对象及其受教育的年限和效率非常有限,其形式也非常单一和稳定。只是到了最近一百年,媒体的巨大变革与发展,才为教育改变其形式提供了有益的物质基础。
一、信息化及其基本特征
信息化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走向信息时代的一种指称,它是从工业化时代转型而来的。美国学者嘉格伦认为,信息社会的首要资源是信息。如果说工业社会使得人类活动扩展到地球的各个角落的话,那么知识革命的主要特点则是它能够大幅度扩展人类的思维空间。由于“信息化”是从“工业化”转型而来,信息社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性化、灵活性与多元化;生产形式趋向于知识、信息和创造性;形式更加开放,强调互助合作;注重个性化和创造力的培养;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具有主动性和互动性。
信息化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步入信息时代的一种指称。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不断进步,最早是“全球化”这个概念的提出,随之“信息化”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我们的生活中也在不断出现信息化的概念,工作学习生活方式被悄然影响。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人们很少从更为深层次的方面去思考和关注信息化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也是当今我国教育改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怎样看待“信息化”这一当代社会的现实存在呢?
认识信息化的存在形态,需要从基础性的技术存在、结构性的社会存在和生命性的个体存在这三个层面来看。要认识信息化对学校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需以认识信息化的多层存在形态为前提。忽视这一点,就会使我们往往局限于只从技术层面去认识信息化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中,叶澜也谈到了信息化对学习方式产生的变化。在互联网中,有着大量的优质学习资源可供学习者自行选择,不仅让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同时也突破了学习空间的局限性,让个体的学习方式更加自由,体现了学习的个性化。而个人电脑的使用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单向提供信息,同时也可以处理来自于使用者的信息,可供学习者的选择更加自主,对学习者的综合能力要求也更高了。
二、教学媒体的变迁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
1. 教学媒体的变迁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与人交流方式的转变,教学媒体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历经语言媒体阶段、文字媒体阶段、印刷媒体阶段、电子传播媒体阶段等。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发明,以及现在伴随电子技术出现的新媒体,无不成为教学媒体发展的动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媒体阶段。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在交流方面,特别是在记忆和传递知识以及表达较复杂的概念的能力上有了巨大的提高,这时随着部落的发展,出现了专职教师的教育方式,这是教育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2)文字媒体阶段。文字和纸的发明开创了人类信息传播的新篇章。文字媒体可以将信息长久保存并广泛流传,从而引发了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3)印刷媒体阶段。公元1041~1048年间,我国宋代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媒体得以出现,印刷媒体引进教育领域,教科书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媒体,引起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规模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产生了教育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4)电子传播媒体阶段。19世纪以来,以电子技术新成果为主发展起来的新传播媒体,人们称之为电子传播媒体。电子传播媒体的产生大大增进了人类的信息传播能力和效率,扩大了教学规模,产生了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2. 传统课堂教学与新媒体教学的比较
与新媒体教学相比,传统教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1)前期准备压力较小。新媒体教学前期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精力去搜集各种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甚至制作动画效果,对于一些本身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的教师来说,压力较大,费时费力。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则按照常规备课方式即可,可以节省出大量时间进行教学设计。
(2)教学成本低。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无需像新媒体教学那样配备成本较高的新媒体设备,只要黑板、粉笔、简单教具、实验器材等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这大大节省了购买新媒体教学设备而需要的高额资金,教学成本自然降低许多。
(3)更能应对教学情境性。教学情境性实际上是指教学行为对于教学情境的依赖性和适应性,或者说是指教学情境对于教学行为的制约性。教学具有情境性,意味着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课堂情境采取不同的教学行为,课堂情境的复杂、多变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教学行为的复杂和多变。面对教学的生成性和不确定性,传统课堂教学更容易让教学随机应变地改变教学内容和方式,而新媒体课件则因为提前制作完成,无法临时更改,在时间上也无法随机调整。
(4)更加直观地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传统教学中,教师课堂上的肢体语言、漂亮的板书、充满感情地朗读、熟练的演示,等等,都能很好地向学生展示其个人魅力,并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
与传统教学相比,新媒体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直观性与形象性。新媒体课件能将抽象的知识点用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方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方位感受到刺激,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较之传统教学的单调性,更能在动态中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9-0074-03
回顾学校的教育历程,人类主要是运用传统的教育媒体从事手工劳作般的教育活动,因而教育的对象及其受教育的年限和效率非常有限,其形式也非常单一和稳定。只是到了最近一百年,媒体的巨大变革与发展,才为教育改变其形式提供了有益的物质基础。
一、信息化及其基本特征
信息化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走向信息时代的一种指称,它是从工业化时代转型而来的。美国学者嘉格伦认为,信息社会的首要资源是信息。如果说工业社会使得人类活动扩展到地球的各个角落的话,那么知识革命的主要特点则是它能够大幅度扩展人类的思维空间。由于“信息化”是从“工业化”转型而来,信息社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性化、灵活性与多元化;生产形式趋向于知识、信息和创造性;形式更加开放,强调互助合作;注重个性化和创造力的培养;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具有主动性和互动性。
信息化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步入信息时代的一种指称。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不断进步,最早是“全球化”这个概念的提出,随之“信息化”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我们的生活中也在不断出现信息化的概念,工作学习生活方式被悄然影响。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人们很少从更为深层次的方面去思考和关注信息化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也是当今我国教育改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怎样看待“信息化”这一当代社会的现实存在呢?
认识信息化的存在形态,需要从基础性的技术存在、结构性的社会存在和生命性的个体存在这三个层面来看。要认识信息化对学校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需以认识信息化的多层存在形态为前提。忽视这一点,就会使我们往往局限于只从技术层面去认识信息化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中,叶澜也谈到了信息化对学习方式产生的变化。在互联网中,有着大量的优质学习资源可供学习者自行选择,不仅让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同时也突破了学习空间的局限性,让个体的学习方式更加自由,体现了学习的个性化。而个人电脑的使用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单向提供信息,同时也可以处理来自于使用者的信息,可供学习者的选择更加自主,对学习者的综合能力要求也更高了。
二、教学媒体的变迁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
1. 教学媒体的变迁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与人交流方式的转变,教学媒体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历经语言媒体阶段、文字媒体阶段、印刷媒体阶段、电子传播媒体阶段等。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发明,以及现在伴随电子技术出现的新媒体,无不成为教学媒体发展的动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媒体阶段。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在交流方面,特别是在记忆和传递知识以及表达较复杂的概念的能力上有了巨大的提高,这时随着部落的发展,出现了专职教师的教育方式,这是教育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2)文字媒体阶段。文字和纸的发明开创了人类信息传播的新篇章。文字媒体可以将信息长久保存并广泛流传,从而引发了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3)印刷媒体阶段。公元1041~1048年间,我国宋代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媒体得以出现,印刷媒体引进教育领域,教科书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媒体,引起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规模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产生了教育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4)电子传播媒体阶段。19世纪以来,以电子技术新成果为主发展起来的新传播媒体,人们称之为电子传播媒体。电子传播媒体的产生大大增进了人类的信息传播能力和效率,扩大了教学规模,产生了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2. 传统课堂教学与新媒体教学的比较
与新媒体教学相比,传统教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1)前期准备压力较小。新媒体教学前期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精力去搜集各种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甚至制作动画效果,对于一些本身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的教师来说,压力较大,费时费力。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则按照常规备课方式即可,可以节省出大量时间进行教学设计。
(2)教学成本低。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无需像新媒体教学那样配备成本较高的新媒体设备,只要黑板、粉笔、简单教具、实验器材等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这大大节省了购买新媒体教学设备而需要的高额资金,教学成本自然降低许多。
(3)更能应对教学情境性。教学情境性实际上是指教学行为对于教学情境的依赖性和适应性,或者说是指教学情境对于教学行为的制约性。教学具有情境性,意味着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课堂情境采取不同的教学行为,课堂情境的复杂、多变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教学行为的复杂和多变。面对教学的生成性和不确定性,传统课堂教学更容易让教学随机应变地改变教学内容和方式,而新媒体课件则因为提前制作完成,无法临时更改,在时间上也无法随机调整。
(4)更加直观地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传统教学中,教师课堂上的肢体语言、漂亮的板书、充满感情地朗读、熟练的演示,等等,都能很好地向学生展示其个人魅力,并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
与传统教学相比,新媒体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直观性与形象性。新媒体课件能将抽象的知识点用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方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方位感受到刺激,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较之传统教学的单调性,更能在动态中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上一篇:班级管理心理健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