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塾师发展对当今幼师发展的借鉴作用
一、塾师的产生
私塾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其起主导作用的塾师成为中国文化的播种者之一。“塾师”之称在《尚书大传中》初露端倪,卷二有云:“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名曰父师;士曰少师,以教乡人子弟于门塾之基,而教之学焉。”此处正式称塾中施教者为“师”。到宋代“塾师”之称已较为常见,宋以后“塾师”已成为一个专有名词。
塾师就其社会身份而言,大致包含退闲官僚、儒士、举人与监生、儒学生员与科举童生五类。从事塾师职业的人,既有因家庭贫寒、科举无望的社会底层读书人,也有取得科举功名而未能入仕的读书人,还有被罢黜的官员、退出官场隐居还乡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名望的上层人士。私塾的待遇主要来自于束脩和膳食,但塾师的收入因私塾的级别、类别以及塾师的社会声望不同而有很大差别。私塾的教学分两级,初级为蒙馆,专教童蒙,主要教授识字、习字、算数教育、读经教育;高级为经馆,专教以科举应试为主的士子,主要研习读儒家经典和进行习作训练。在教学中采用个别授课的方法,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特点布置学习任务。在教学中塾师一般较为严厉,体罚盛行,故师生关系较为紧张。
塾师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从产生之初便在传承社会文明、普及基础知识中扮演重要角色,塾师阶层的发展变化成为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从远古传授生产生活经验为主要职责至古代视传播知识、培养学生高尚品行为本职,虽然称谓、地位、价值观等有所不同,但塾师一直以高超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成为读书人乃至普通百姓的精神引领者。在近代随着西方列强入侵,塾师阶层的生存空间也遭受一定影响,直至新中国成立,人民教育的普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充裕的受教育机会,塾师阶层宣告消失,正式退出中国教育舞台。
二、塾师阶层存在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1.维持生计成为塾师从教的重要原因。“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对古代中国读书人形象的描述。广大塾师受科举的影响,自幼苦读诗书,一旦科举失利就基本丧失其他生存技能,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因此,一些读书人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从事塾师职业成为维持生计的无可奈何的必然选择。
塾师职业收入主要是束脩,此外还有少量的礼节性收入。塾师阶层中经师和蒙师收入差别较大,蒙师可能仅够维持生计,而经师则可能大大改善家庭处境。福建闽侯人何青芝出身贫苦,两度会试不第,便在家乡教授生徒。何是有名的八股文行家,教出了多个举业成功的学生,他的教学收入一年高达几百两银子。塾师职业对广大读书人来说可能并非理想职业,但却是贫苦的读书人维持生计的理想选择。经济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塾师的职业热情。同时,塾师的职业收入也为塾师安心从事教学创造了条件。
2.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提高了塾师的社会地位。士人政治的环境下,由于科举制使名、权、利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论是名门望族还是寒士家庭,科举都是牵动整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大事。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为整个社会所尊崇,无论是处在社会底层的贫寒之士还是名门望族都希望通过科举实现人生理想、光宗耀祖。而中国古代除官学以外私学成为民间学习的重要形式,塾师成为传承文化、实现世人入仕的理想桥梁。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古代对塾师尊重有加,家长将子女的未来寄托于塾师的教导上。古代儿童到了入学年龄,家长会择吉日举行简单的发蒙仪式,学生先四跪四拜孔夫子,再四跪四拜先生,以示对先生的尊重。且家长每逢重要节日如春节、端午等,都会设宴款待塾师,或送塾师钱物等。中国古代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塾师精神上受尊重的需要。
3.宽松的环境为塾师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塾师对致力于入仕但家庭贫寒的读书人来说是一份较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一方面,古代私塾教育大多以科举考试的内容要求为导向,塾师所教内容即为科举考试内容,塾师通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过教书养家糊口同时还可温习科举考试内容,可谓一举两得;另一方面,社会也形成以中举为荣的风气,馆东和学生家长对塾师应举大力支持,甚至鼓励、资助塾师参加科举考试。这种宽松且带有支持性的教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底层读书人,有利于塾师阶层的稳定。
古代塾师一方面承担着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重任,另一方面又是“圣贤文化”的代言人,他们以圣贤文化的传播者及代言人自居。塾师以掌握和传播圣贤学问作为自己的重任,同时又以高尚的人格品行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典范。为此,古代中国教师在社会中受到很高的尊重。这种来自社会各界的尊重以及职业的神圣感满足了塾师的精神需求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二、中国当前幼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发展存在的问题
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调研学前教育工作,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中国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春天。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日益引起关注。为此,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等。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幼儿教师建设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幼师福利待遇低、社会认同度低、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等,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改善。
1.幼师福利待遇低。目前中国幼儿教育广受关注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幼儿教师流失严重。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幼儿园教师的经济待遇一般偏低,特别是农村偏远地教师的经济待遇更低。幼儿教师基本属于当地的中下层,缺乏保障机制,一些非编制幼儿教师不能享受国家医疗、养老、工伤等社会保险。据研究者调查:在所调查的某市35所示范园和一级园中,有 16.5%的合同制或临时代课教师年总收入在 4000 元到 8000 元之间。而该市规定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是 450 元,劳动者人均年收入为 1.3 万元,当时居民人均月消费性支出为 605 元。
较低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给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发展
带来消极影响。工资待遇的低下使得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加之较重的职业压力造成幼师职业认同感普遍较低,同时也容易引起幼师的职业倦怠。
2.幼师职业社会认同度低。目前中国致力于改善幼儿教育的现状,对学前教育非常重视。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幼儿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感较低。在很多人看来,“幼儿教师就是阿姨,就是高级保姆,一天到晚就是哄哄孩子,没啥本事”。甚至有个别青年相亲时,听说对方是幼儿教师就摇头,认为这种职业要喂孩子吃饭、帮孩子擦屁股、哄孩子睡觉,太烦琐了,没有水平。这就导致相当部分年轻骨干教师放弃了幼儿教育专业,跳槽到了其他行业。加之幼儿教师工资收入普遍较低,造成幼儿教师在社会中的职业地位较低。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而且目前中国大学中开设学前教育,培养幼儿教师的高等院校较少,学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更少,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幼师社会地位较低,社会认同感低。
3.幼师本身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虽然获得了很大发展,但幼师职业可持续发展却相对滞后。影响幼儿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有诸多因素:首先,从教师自身来看,幼儿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不足、幼儿教师观念与社会不同步,思维方式单一,知识更新慢等;其次,从幼儿教育外部来看,幼儿教师的专业地位还没有形成共识,社会公众对于幼师职业的认同度和期望值低,政府和社会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对幼教管理带有随意性,对从业师资把关不严以及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第三,从内部来看,幼儿园管理封闭,人文环境不协调,具体专业发展活动形式化、低效性。
四、塾师阶层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幼师发展的启示
私塾在中国古代教育尤其是地方和乡村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官学的有力补充。私塾的发展以及中国社会对文化价值的重视、尊师重教的传统等为塾师的生存发展创造了条件。古代塾师中蒙师占有很大比重,且与目前幼师一样都致力于幼儿教育事业。虽然社会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古代塾师生存发展的动力机制对目前幼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1.提高幼师社会地位,形成尊重幼师的良好风气。古代社会各阶层对塾师礼遇有加,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而现今幼师职业社会认同感较低。为此,必须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幼师的良好氛围。首先,国家要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声望,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其次,要致力于提高幼师的工资待遇,减轻幼师生活压力,增加幼师职业的吸引力。再次,要提高幼师职业准入门槛,门槛高低是决定社会地位的重要影响因素。
2.为幼师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当前幼师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古代塾师职业发展的宽松环境为现代幼师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首先,改革“教育评估”体系,以“发展性”评价取代“终结性”评价。要注重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专业成长,以教师的发展评价取代终结性的评价,调动幼儿教师注重自身提高的积极性,同时发挥幼儿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其次,注重园本培训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用。要以幼儿教师所在幼儿园作为教师成长的机构,以幼儿教师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的教育活动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条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最后,鼓励幼儿教师积极进行教育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开展教育研究,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幼师经济待遇,解决幼师后顾之忧。经济因素始终是影响职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维持生计成为古代读书人从事塾师职业的重要原因,也是塾师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目前较低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给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规定政府要“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待遇与地位”。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尤其注重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公立幼儿园少,私立幼儿园多,且幼儿园中有编制的教师较少,合同工较多,因此,幼儿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等方面给予教师适当的满足,以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为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辞源(修订本)合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
[3]侯力.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文化的下移[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6):161-163.
本文选自《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4年第6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上一篇:促进师范生素质提升的方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