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网络教研之东风促农村教师专业的策略
廖文燕: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温岭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温岭市校本教研先进个人,温岭市优秀大队辅导员。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台州市、温岭市获奖,同时主持的多个台州市、温岭市课题已结题。 ;基础教育》2014年第6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将及时处理。
【摘 要】农村学校的教研形式由于受人、时空等因素影响,导致活动低效、流于形式,农村教师信息闭塞、缺乏专业的引领,针对这样的现状,恰逢教育界网络教研的兴起,为此我们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突破农村小学教研低效的重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创设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促进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网络教研;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16-0038-03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师专业化成长再次被提上了案头,同时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它已经成为一个引起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需要学习,教师需要成长,教师需要成为专家,然而在现实中,农村教师的状况却是不容乐观的,种种原因制约着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造成了农村教师信息闭塞,缺乏专业引领。恰逢网络教研的风起,国内部分地区以市(地)教研机构牵头,尝试利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和社会性学习软件进行区域性网络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巧借他人之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网络研修功能,帮助我们的农村教师达到专业化成长的目的,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网络教研中,促进其专业迅速成长。
一、改教研萧条冷落的现状,争创教学研讨浓郁氛围
在农村小学,班额少、教师不多的情况一直存在,同一级段、同一学科的教师最多不会超过两位,有些教师还身兼多门学科,科学、美术、体育等学科都教,成了“全能教师”。虽说学校已经成为中心校的另一个校区,但在教研组活动的时候,由于地域的差距,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赶往中心校听课,而本校教师就是要开课,也无人来指导,来听课的教师寥寥无几,教学研讨的氛围严重缺乏,一学年有些教师开不了一节课,造成了一些教师想上进也无径可寻。再者有些教师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教学经验不足,对于教材解读不够到位,种种自身的条件限制了教研的质量,影响教师教研的热情,也让教研活动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成长,流于形式。针对以上教师课业重,研讨时间少,研讨人数不多,研讨质量不高等现象,我们将学校的教研活动做了一些改革:第一将研讨活动扩大化,不再局限于同一级段,而是全校同一学科的教师,只要本学科的其中一个教师开课,全部的教师必须到场;第二将研讨的活动时间具体化,在学期初的时候就将全部教师上课的具体时间定下来,每次开课的时候也固定化,定于每周的周二和周四的早读课7:45~8:25,具体的计划发布在学校的教学论坛上,以便教师们及时地查阅;第三借助学校的网络平台让教师们在上课之前将教案发布在学校论坛的每周一课中,其他教师对教案进行评点,上课教师根据其他教师的意见,及时调整教案,发布第二度教案。上完课后,其他听课的教师必须在当天上午之前在该贴中发表150字左右的评论。这样一来可以让那些羞于启齿的教师在网络上以匿名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哪怕就是不成熟的看法,也可以让大家一起来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了教师们在即时讨论的时候不能记录的弊端,也改变了不能看到其他人对于此课的评论,更加深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引领教师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如某一位教师要上《四个太阳》,我们就提早一周在论坛上传教案,并在QQ群中通知相关的教师,让大家及时地对教案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思考。上课前一天在QQ群里发布上课的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其中有一个教师在看了教案的时候,提出其中的一个环节训练学生说话的部分,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小伙伴”设计的,所以在提问的时候指向性应该更明确一些,改“你想邀请谁一起来品尝香甜的果实?”为“你想邀请哪些小伙伴一起来品尝香甜的果实?”这样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过程知晓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小伙伴”这个词语,也就不会出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之类的答案。及时地调整了以后,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对于小伙伴也理解得比较到位了。同时在课后探讨的过程中,就有教师在评论中提出了两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低段的生字词该如何去教?低段的教学和高段的教学有什么区别?针对提出的问题,我们又在QQ群里进行了探讨,更明晰了低段和高段的区别。这个活动实施下来,教师们都感觉收获良多,教研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现在上完课后,上课教师就催我们的听课老师及时地上传听课感受。在与其他老师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开始审视自己的教学现状,学着反思自己的教学质量,同时加深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从而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一定的成长。
二、破完小信息闭塞的格局,开辟网络学习研讨蹊径
农村小学的教师由于较少信息的冲击,没有同行的督促,教师很容易懈怠,很容易满足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学生的作业能完成、只要这一课教完了就可以了,殊不知我们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学生的长远成长。思其缘由,主要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不够先进,缺乏专家教师的引领。农村小学的骨干教师流动性非常大,没有本土的专家,想要改变农村教师信息闭塞的现状,必须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特别是最前沿的信息。于是我们采用了每周一学的方式,在论坛上专门开辟一个专栏,每个教师每个学期轮流一次搜集信息的任务,在每周的周一将搜集到的关于某一个专栏的信息发布在网上供全部的教师学习,而每名教师需要在本周内及时浏览上面的信息,同时每两周需要发表学习后的感想,约为150字。教师在网络上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过程中,已经接受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接触到了最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而对于写学习后的感受就是要求教师要进行思考,将最新的教育教学内化,更新自己的观念,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在接受最新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外来信息对教
师们的冲击。对于小学的教师来说,一个学年中能有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且他们听课范围只局限于本校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育方式的冲击,没有新旧理念之间的对比,教师是没有办法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的,是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唐太宗曾经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需要有优秀的教师引领我们,指点我们。这就需要扩大我们的学习空间,增加教师学习听课的机会。这时候我们引入UC网络视频课程的学习,每周四的晚上,付丹阳光教育就会在群里发布晚上八点将在UC房间里播放哪位优秀教师的哪一节课,让教师在约定的时间,进入UC房间聆听学习,同时还有来自天南海北的教师们加入对这一课的讨论中。在这里有资深的专家教授,又有很多一线的优秀教师,教学相长,这么丰厚的大餐,让我们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充实自我。
三、弃教师固步自封的态度,追求不断学习反思习惯
有人说,你能做好三年的反思,你肯定能成为这一门学科的专家。也有资料显示,要想成为专家,必须将这个技能学习10000小时以上。朱永新也曾提出,只要你每天坚持写1000字以上的感受,你不成功也难。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重要,反思是多么重要。如今信息化时代,网上疯传一个叫 《Did you know?》的幻灯片,告诉我们时代更新太快,我们都不知道下一秒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以前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的话,教师就先要有一桶水,可现在学生所要的远远不是一杯水,难道我们教师拥有一桶水就足够了吗?这很明显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成为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才可以。这也告诉我们只有学习才能发展,只有学习才能教育出会学习的学生。我们必须成为学习型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很多优秀的教师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经验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历史学习,才成为了这一行业中的佼佼者。教师通过反思能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实现专业发展,将教研的意识和能力纳入到专业发展的视线。而网络教研其资源共享的优势,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私人的网络空间,如个人博客,便于“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网络教研最大的魅力还在于以网络教研社群的形式,为具有生态取向的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环境,提高了教师的教研能力。
我们进行了初期的教师博客培训,然后就要求教师人人有博客。“博客”远远超过了一般日记和笔记的功能,有些博客除了上传文字,发表见解、设置栏目外,还可以上传图片、音像资料,浏览者还可以实时对所发的资料进行评论。每位教师不仅可以在网络上上传自己的作品,过过发表的瘾,还可以将自我的博客介绍给他人,和他人的网页进行链接,增大博客的浏览量,也可以让他人对你自己的作品进行评论。日积月累,博客就成了教师专业成长薄,教师成名成家史,个人学习工作的汇集处。为了提高教师对博客的应用,使教师产生及时反思及时记录的习惯,我们还对教师的博客中的帖子加赞,进行跟帖,让教师有种“受重视“感,从而自觉地产生发表的欲望,阶段性的对教师的博客进行检查,及时将检查的结果发布在办公网上,供全部的教师浏览,对做得好的教师是一种鼓励,对做得不好的教师也是一种鞭策。期末的时候,进行优秀博客的表彰活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师们每月都会将自己的学习教育名著的心得发布在博客中,会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及尝试解决的过程记录下来,会将自己搜集的美文共享在博文中,我们的教师正利用网络,一步一步地走向专业化。
四、保备课循序渐进的优势,重视教师观念的转变过程
教师的专业成长还离不开我们日常的备课,各个学校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各不相同,学校与专家之间又有着冲突,专家要求我们每一篇课文详细地备,要求我们向四十分钟课堂要效率,但是由于农村教师平时的课业太重,留出的备课时间真是微乎其微。为了提高备课的效率,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决定继续沿用之前较优的备课方式。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各教研组的群合力,我们提出集体备课后,还要实现网络共享。学校先统一制定了电子教案的模板和在学校网站中设立教师备课上传与管理区块,模板分为主备教师教案板块、集体讨论板块、二度设计板块三个部分。整个备课流程为主备教师上传教案→组内教师浏览讨论→教案二度设计→上课教师个性化调整(备书眉)→上课→课后网上反思交流→教导处网上集体备课检查和个人备课检查。这一做法减轻了教师盲目抄教案的负担,也充分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个性的张扬,具有实效性与可操作性,深受教师欢迎。
虽说我们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很多的对策,但我总觉得这只是外因,有一本书叫 《态度决定一切》,要想我们的农村教师有一个飞跃式的提高,关键还是在教师自己身上,必须自己肯学,必须自己愿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网络教研这个平台发挥它的作用,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参考文献:
[1] 周华. 浙江省苍南县:追求网络教研的有效性[J]. 信息技术教育, 2007,(05).
[2] 郑雪萍,李智成,马学军. 开辟网络教研新天地——广州市小学科学网络教研的实践与思考[J]. 科学课, 2007,(02).
[3] 姚国春. 在网络教研中享受成长[J]. 科学课,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