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引领学生在“语文味”中提升语文基本素质的途

发布时间:2015-11-06 09:12

 2011年版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走出“非语文、假语文、泛语文”的误区,进一步增强语文意识,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引领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提升语文实践能力,使语文课堂真正返璞归真,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一、深读文本,体悟语文味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语文教师不再只关注文本内容,而是开始逐步关注言语形式,关注表达方法。但从笔者平时的听课和观察看来,当前的教学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如有的教师不能抓住课文中富有特色或较为关键的词句进行推敲、揣摩,对言语形式的教学过于随意,还有的教师陷入语文知识教学的误区,对某种表达方式的名称、用法等只是笼统地介绍,浅尝辄止,没有带领学生细究、品析,这样的教学显然不能使学生尝到语文味。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一书中早就告诫我们:“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深入钻研文本,培养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寻找课文中言语形式的精确妥帖,关注特殊标点符号的用法、关键词语的意义、富有艺术表现手法的句子以及揭示文章主旨的段落,并且有意识地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聚焦语言文字,咬文嚼字、涵泳吟诵,在对比、辨析、评点中揣摩、理解、积累,在深读中感受语言的韵律美、节奏美、意象美,真正品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妥帖,形成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七律·长征》一诗时,带领学生抓住最能体现革命豪情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展开教学,紧扣“远征难”体会“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铁索寒、千里雪”诸种意象,紧扣“只等闲”理解“走泥丸、暖、喜”等关键词语,学生通过字斟句酌的掂量、咀嚼、玩味,感受到一代伟人毛泽东潜藏于诗中的强烈情感,更深深地体悟到红军战士的豪迈气概。再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课时,待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后,宕开一笔,引导学生触摸词之精妙,品味寻常语的不寻常。学生静下心来品读、回味之后,纷纷列举“常记”“惊”“争渡”“沉醉”等字词并进行个性化解读。在学生对整首词产生独特感悟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最能表达李清照心情的一个字,引导学生寻找词眼,将全词读成一个字,师生进而共同品赏“醉”字,体悟词人的那份酒醉、陶醉、心醉。最后,全班伴着歌曲《如梦令》,缓缓地齐读全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入手浸润于文本、欣赏其中的语言,读“活”了文本,享受到古典诗词独有的语言魅力,获得了美的熏陶。
  二、想象补白,深化语文味
  有学者指出,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应违背汉语文化“观物取象”的具象思维方式,而应“引领学生张开感受的触角,激活想象的细胞,澎湃生命的激情,进入‘意象的河流’”。纵观我们的课堂,有的教师忽视了这一汉语言文本的思维方式,难以逃脱繁琐分析、机械训练的缰绳;也有不少教师虽然注意到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但却没有从具象思维方式出发,有些想象训练远离文本中心,天马行空,学生的情感未能得到充分调动,言语能力未能获得有效提升。
  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意象空白进行观察想象、补充想象、联系想象,将文字符号形象化为生动活泼、色彩缤纷的生活画面,还要在学生想象的诉求、境界的融通中,始终注意引导学生沉浸在文字的氛围中,对关键的词句产生真切的体会,切切实实增强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二泉映月》一课时,针对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有限、难以理解阿炳生活“坎坷”的实际,巧妙地扣住“坎坷”一词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早晨,阿炳在干什么?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阿炳在干什么?他因为双目失明而撞上了一摊水果,你看到了什么?他在破旧不堪的房子里,你看到了什么?”这一教学片段合理地挖掘了文本中的意象空白,融想象能力培养、语言文字训练于一体,使学生披文入境,身临“坎坷”的意象世界,体验到阿炳的艰难处境。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水》一课时,首先配乐范读第二自然段,要求学生思考哪些特写镜头需要通过想象来领会。学生在情境创设中放飞想象,有的说看见孩子们的嘴巴咧开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有的说一个男孩的头发像枯草一样干干的,淋过雨后湿漉漉的,就像干旱的小草喝饱了水一样。学生想象孩子们雨中狂欢的镜头后,教师并不满足于此,让学生继续联想对大人们的特写画面。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想象:“大人们都拿着脸盆来接雨,雨打在脸盆上噼里啪啦地响。”“一个个女人拿着碗接水,边接水边说‘快下吧,快下吧!’”两次想象使学生真正走进作品,移情入境,感同身受,不断丰富场景描写的意象空白,将文本语言转化为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自然能咀嚼出语文味。
  三、有效拓展,发掘语文味
  新课改以来,教师日益重视阅读教学中的举一反三,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走过了头,没有立足文本,甩开了教材,过早过量引入课外资料;有的教师拓展延伸的内容太深太广,学生走马观花,不能积累语言,也没能“得法于课内”,难以达成有效教学的目标,使语文教学失去了语文味。
  要使语文课堂真正返璞归真,就必须摒弃上述无效拓展的做法,追求有效的拓展,在立足文本与超越文本、课内引路与课外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架起桥梁,在阅读与生活之间铺出道路,让学生会读、善读、乐读。如可以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紧扣文本的关键句、训练点、空白处进行拓展,丰实学生的阅读体验,挖掘出文本的内在意蕴,达成对文本的多 层次的丰富理解;可以将触角延伸到课文之外,围绕同一作者、同一题材、同一主题、同一对象、同一写法等编制同类文章阅读手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欣赏性阅读,走进“文字与文化的空间、文字与生活的空间、文字与自然的空间”,学习汉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体味汉语言文化的生命意趣和精神魅力。比如在教学《少年王冕》中的“王冕立志学画”一段时,适时补充《儒林外史》一书中的原句——“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著一张纸,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才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这段原文对“无一不像”进行了具体描摹,更形象生动,更通俗易懂。这一拓展阅读,耗时少,没有超越学生的理解程度,有效弥补了课文的不足,使学生迅速感悟到王冕的画技之高,从内心对少年王冕产生敬佩之情,并且为随后理解王冕的画品、人品及延伸阅读《儒林外史》做了很好的铺垫。再比如教学《江雪》一诗,指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钓”是“孤独的垂钓”后,围绕“钓”拓展阅读《小儿垂钓》和《渔歌子》,从中体会儿童充满童真童趣的垂钓、渔翁悠闲自得的垂钓,从描写垂钓的不同诗词作品中探究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境界。
  一位文学评论家曾呼吁:“在汉语中出生入死。”我们要强化语文意识,通过潜心会文、诵读体悟、想象补白、深化情感、有效拓展、挖掘意蕴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尽情享受“语文味”的同时提升语文素养。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策略

下一篇:构建“小学生·大课堂”社会实践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