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化对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价值
一、时代呼吁: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科研迅速发展,教育科研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得到确认。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科研型、创造型的教师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往“蜡炬成灰”、“春蚕吐丝”强调自我牺牲般辛勤耕耘的教师可以称作优秀教师,如今人们的观念在改变,教师不应该只是“苦力”,专业化的道路上,教师应该有更高的教育理想,不再把教书看成单纯的谋生手段,不再把备课看成苦差事,而是把教书当作事业去奋斗,当作科学去研究、艺术去探索。教师不再是知识流水线上的终端被动传播者,他们也应该是理论的生产者,时时刻刻都有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产生。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和特质,而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学校文化的力量。学校文化是教师成长的隐性环境,教师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教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教师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对待教育科研活动的态度、投入程度等都与本校教师文化有种莫大的关系。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时,以往研究多聚集在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对两者的研究甚少。因此,笔者致力于探讨教师文化对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影响,以及为保障教师教育科研的展开,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二、残酷现状:被阻抗的教师文化
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决定办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育科研有利于提高学校整体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叶澜在《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中指出: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是新教师应当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具有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是新型教师的重要特征。科研具有改变的力量,它可以修正和更新、完善和丰富教师的原有认识;在教育教学的探索和创造中,可以为教师的工作带来活力和生机;对教育教学活动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关系的深刻洞悉和把握,有利于认识和预测教育活动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课堂,从而对其进行更有效的促进或控制。但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并未形成一个很好的教师文化来促进教师科研活动,教师群体甚至对科研存在阻抗现象。典型的表现如下:
(一)做科研是“不务正业”
在一些学校教师的观念里,教好书,站稳讲台才是正事,做教育科研是副业,甚至有的认为是不务正业,教研是科研人员、专家的事,用不着教师来做。学校没有教育科研的氛围,教师们甘于现状,能少一事少一事的态度。有时候逼不得已有教研任务时,面对必须完成的科研论文常常东拼西凑,以“没时间、工作忙”为理由应付了事。
(二)做科研是“浪费时间”,“没用”
虽然教师被不断地灌输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们却不认为教研能对他们的工作起到实际作用,很多课题的不能开展下去,或是课题与实际面临的问题两张皮。这归结于:教师一方面科研能力不够,在独立科研过程中,困难重重,难以维持;另一方面,教师科研的积极性不够,投入不够,思考也不深入,因而很难从教研中获益。
(三)做科研是“出风头”
“独善其身”、“文人相轻”传统知识分子品格是教师文化中个人主义产生的历史渊源。这种传统导致了教师个体之间很少合作,教师间依旧存在着相互保守自己的“秘诀”,教学资料和信息也是很少分享。即使在集体备课、评课等活动中,也是徒有虚名,往往停留表面,并未将真知灼见吐露出来,往往“留一手”,以防被同事赶超过去。同时,学校一直以来的学科本位,导致各学科彼此孤立甚至处于对立的状态,教师忠于自己的任教学科,在教学中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缺乏合作。教师们普遍有一种追求“平衡”的安逸心理,相互间“差不多”即可,对“鹤立鸡头”或者“不安分教学”者在无意间进行排挤或者疏远。对于热心科研的教师,他们不仅仅要承受科研能力不足、缺乏指导的挑战,还要有足够的忍受“热嘲冷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勇往直前的勇气。
三、改进对策:集多方合力
科研能让教师迸发“自由自觉的本质力量”,收获更多的教育幸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从事科学研究,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体会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一)组织支持
1. 发挥校长“领头羊”作用。随着教育的迅速发展,各国相续把教育科研能力作为衡量是否胜任校长职位的条件之一。校长们不仅要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还必须经常深入第一线去了解和研究教学问题。我国也逐渐认识到校长在教师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发挥校长领头羊的作用,身体力行,从思想上认识科研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思想上有认识,行动上才会自发自觉。带头学习学校科研的基本理论和课题研究方法,带头做科研,发挥一面旗帜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如召开教师会议、研讨会、板报宣传等多方面、全方位地普及科研知识,教育全体教师,将教师带到科研这条道路上来。
2. 寻求专家支持。教师搞科研不可孤军奋战,专家的引领是搞好科研的有力措施。中小学教师普遍没接受过专门的科研培训,缺乏必要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做课题,大都是门外汉,因此,专家的指导对他们开展教育科研起着非常重要的专业支持作用。
(二)制度保障
1. 建立和完善学校科研室。个别学校甚至还没有设立教研室,有的也是形同虚设,成为教师批改作业、堆放各类材料的仓库。教师科研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活动载体的支持,一个好的活动场所,是教师进行科研工作和交流的根据地。日本在这方面堪称典范,日本教育科研机构遍及全国各地。我国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配备相应的教研活动室,专供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之用。除活动场所外,学校还应为教师科研提供资料支持,购买知网或其他电子期刊,为教师获取相关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营造健康的环境。
2. 形成奖励制度。处于一线的教师,每天都要面临各种繁琐的工作,很多教
师都感觉疲惫不堪,对与自己无直接利益关系或利益关系不明显的活动或工作,能避则避,能敷衍则敷衍。因此,除了在思想上让老师认识到教研的重要性之外,必要的奖励机制能起到外部的刺激和推动作用。如若能将教师科研能力一项纳入教师考评或教师评先评优,将直接冲击教师的感官,这种直接的刺激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同时,不应单纯以论文发表数量来作为衡量教师科研能力的标准,而应考量教师开展的研究是否有利于其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否有利于教师及学生的发展,以及该研究的现实意义,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这样才能营造健康向上的科研动机,而不单纯为了发表论文而假大空的唱高调。除了物质性的奖励外,还应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给教师以精神上的满足感。
(三)建立教师共同体
1. 教育信念的培育。要形成教师共同体,首先要培育教师群体共同的教育信念,它是教师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共同的教育信念源于教师的集体选择及一致认可,只有获得大多数教师的认同,才会产生合力。共同的教育信念是教师文化的核心所在,一致的信念才有可能朝向一致的奋斗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们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转变以往传统的“独角戏”的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升华教师集体的教育境界,凝聚教师力量有着重大作用。只有当教师们在共同的正确的教育信念下,才能同心协力,共同探讨,在教学中不断推陈出新,在教育科研中不断前进和找到新的领域。
2. 加强教师交往、促进自然合作。哈格里夫斯认为,自然合作文化最有利于教师发展,后续研究者也表明自然合作的教师文化能激发教师内在动力,融洽教师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和科研氛围。教师之间必须构建一种共同信念、共享价值观念、互助合作的现代教师文化。
构建自然合作型教师文化,首先应转变以往的个人主义和小派别主义,更新自身教育观念,融入更广大的教师集体中,提倡开放合作的教师文化。加强沟通,经常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增进教师的交流,教师队伍间的内部流动也要更加频繁,不同年级教师要轮流替换,既能加强教师交流,又可有效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上一篇:谈“解惑”“与育人”的关联性
下一篇:校园犯罪问题的预防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