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课改课堂中关于设计课堂问题的提问方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5-11-12 09:25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慎思之”是辩证思考,探求真谛,把握规律;将教学内容问题具体化,就是创设一系列问题情境,有目的、有计划、有梯度地引导学生,用问题解决学习行为方式和科学的事实、理由,寻找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探究意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引发学生思维与探究活动的向导。
  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合作探究,才能体现出合作探究的价值,探究才真正有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只有设计恰当的问题,特别是设计围绕课堂主题的一系列问题,才能有效启发学生思维,真正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设计问题梯度的把握,应做到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求知的新天地。问题深度是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它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把握合适的深度,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一
  基础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基础性,让学生略加思考就可以回答。引申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跳一跳可以够得到。将封闭性问题转化为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经过小组讨论能得到想要的答案。下面以“酸碱中和滴定”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一)基础问题
  [问题1]今有1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你能想出多少种测定其浓度的方法?
  [问题2]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试找出下列各反应中c■、c■、V■、V■之间的关系:
  1.盐酸跟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
  2.盐酸跟氢氧化钡溶液恰好中和;
  3.硫酸跟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
  4.磷酸跟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
  (二)引申问题
  [问题3]有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0.23L,需加入0.11mol/L的盐酸溶液0.29L,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问题4]实验室有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怎样测定它的准确物质的量浓度呢?
  (三)探究合作问题
  [问题5]为使酸碱中和滴定结果准确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什么?如何准确测定两种溶液体积?启发引导选择哪种仪器误差会更小?
  投影:
  [问题6]如何准确判断酸碱恰好中和?
  (追问)怎样选取择指示剂?
  [问题7]为什么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结构上不同呢?
  [问题8]在中学化学中,哪些仪器在使用前需要检漏?
  [问题9]滴定管为什么要润洗?
  (四)生成性问题
  讨论:用标准的碱溶液滴定未知酸,请分析误差:
  ①滴定前,在用蒸馏水清洗碱式滴定管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②移取待测酸溶液时,移液管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
  ③滴定前,滴定管内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④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激烈,有少量溶液溅出。
  ⑤读取V碱的刻度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仰视。
  ⑥若酚酞作指示剂,最后一滴碱滴入使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又变为红色。
  二
  在授课过程中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让学生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如《沉淀溶解平衡》教学片段的科学探究设计:
  (一)基础性问题
  [问题1]什么叫饱和溶液?什么叫不饱和溶液?
  [问题2]物质的溶解性指的是什么?物质溶解性与什么有关?能否精确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
  [问题3]什么是固体物质溶解度?有哪些注意事项?
  [问题4]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大小有何关系?具体如何量化?
  (二)引申性问题
  [问题5]NaCl在水溶液里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
  [问题6]要使NaCl饱和溶液中析出NaCl固体,可采取什么措施?
  [问题7]在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有何现象?
  (三)探究性问题
  [问题8]可溶的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如何证明?
  [问题9]沉淀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实际上是可逆过程,存在着化学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如何定义沉淀溶解平衡?
  [问题10]沉淀溶解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根据化学平衡,你认为沉淀溶解平衡具有哪些特征?
  [问题11]溶解平衡的特征有哪些?
  (四)生成性问题
  [问题12]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有什么用途?
  三
  例如苏教版必修Ⅰ中“次氯酸的漂白性”科学探究设计:
  (一)基础性问题
  知识基础:氯水中存在反应Cl■+H■O?葑HCl+HClO,氯水能使红纸褪色,具有漂白性。
  [问题1](问题讨论)氯水中存在哪些物质?是哪种物质使红纸褪色而表现漂白性?
  (交流、讨论,提出猜想)①是Cl■分子使红纸褪色;②是水使红纸褪色;③是盐酸使红纸褪色(此观点包含②);④是次氯酸使红纸褪色。
  (引导学生探究)哪种猜想正确?
  (思考交流、设计方案、实验探究)
  ①将干燥的红纸伸入集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看红纸是否褪色;
  ②将干燥的红纸伸入水中,看红纸是否褪色;
  ③将干燥的红纸伸入盐酸中,看红纸是否褪色;
  ④将干燥的红纸伸入氯水中,看红纸是否褪色。
  (分析实验现象,形成结论)
  前三个实验中红纸均不褪色,只有④中红纸褪色,证明氯水的漂白性是次氯酸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引申性问题
  [问题2]氯水显酸性,可否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由以上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在用问题解决法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设计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和观念,创设出难度适中,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化学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少教多学的课堂,是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等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表述,教师做忠实的倾听者,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指导与激励。善于倾听的标志是学生感受到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尊重自己的倾诉,对自己充满信任,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学生的参与。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欣赏,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相信自己、展现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
  总之,只有教师引导学生会学、善学、乐学,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方法,学生才能真正做到自主研究,自主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和思维境界。课堂以互动、体验、和谐为旋律,其课堂理念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总趋势。

上一篇: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和策略

下一篇: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班主任的问题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