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育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
通过针对2011年新入学的“90”后大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些切身体会,总结出“90”后大学生的一些思维特点与行为方式,为找到一条针对新一代大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打下基础。
一、“90后”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特征
1.思想早熟,个性张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以及互联网愈加便捷的大环境下,“90后”大学生可以方便的获取各种信息,开阔了视野,知识面超前,使得这一代青年更加的早熟。伴随成长的家庭环境普遍民主,也没有经历过政治和历史动荡,使得他们的个性张扬而又善于表现自我。他们对外界事物有着自己的看法和主见,甚至部分可以做到有一定的深度,富有社会责任感,伴随时代潮流成长起来的他们也总是渴望走在时代的前沿。然而个性的过分张扬,不符合现实社会对人才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要求,可能成为他们成长的桎梏。
2.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化。精神、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大环境,使相当多的“90后”大学生从小就接受各式各样的智力教育。这使得很多“90后”大学生,反应能力、思辨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各个方面非常突出。由于过早、过多的接触各式各样的社会信息,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90后”大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部分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以至于他们的集体观念、奉献精神、团队意识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相对不足。
3.心理状态不稳定但不乏坚强。“90后”的大学生们大都生活在物质生活比较富足的家庭,在物质生活方面较为优裕,而且多为独生子女,多少有娇生惯养之嫌,而且他们也是正在成长的青年,内心体验极其细腻微妙。进入大学以后,他们的生活中突然没有了父母家人的照顾,随之而来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压力,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而他们的价值观念尚不稳定,时常处于波动、迷茫、抉择之中,如果自己不会自我调节,不能勇于面对这些困难和挫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极其不利。
总言之,“90后”大学生出生在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市场经济、信息爆炸等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使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很大的特殊性,高校辅导员应该摒弃旧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特殊的育人优势,促进“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音乐教育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教育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有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思想倾向。自阶级社会诞生以来,任何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教育都一样有着鲜明的阶级性。音乐教育所体现的目标和政治教育是一致的,具有声情并茂、以情动人、潜移默化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90后”大学生在心理上、精神上取得和谐和平衡。
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来阐明某个抽象的概念或观点,或以音乐作品中的事件或人物作为案例来对某个政治理论或道德观念进行讨论分析,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音乐教育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可以极大地改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死板枯燥的弊端。音乐教育对“90后”大学生思想品德发挥的作用,其效果并不像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或直接的道德宣传那样直接、明显。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音乐用有组织的声音来创造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可以通过感染、激发和净化等多种手段参与“90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1.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育的美育作用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受到哲学家、教育家孔子的重视。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诗经》是学习其他五经的基础,即“兴于诗”;《礼》,主要讲行为,“礼”是让我们去守他,用行为去践行它;而“乐”是调和心灵的,《乐经》主要讲“和”,就是要达到内在心灵的平静。有“乐”的修养,人就能表里如一,礼乐完善。所以《论语》里面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最后才是“成于乐”,因为“成于乐”是最不容易的。
音乐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潜移默化的,受教育者本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受其感染和教化。我国古代最早的美学著作《乐记》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大意是人们欣赏音乐,通过耳濡目染,产生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提高审美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人们自然地通过音乐把内心的情感与对客观世界的感受联系起来,借助音乐抒发情怀。
高校须扎扎实实开展音乐素质教育,通过教学、实践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的赏析和音乐创造能力,最终使得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音乐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这句话表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对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人格的完善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的教化功能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而实现的。因为音乐能激发感情的浪花、拨动心弦,从而产生移情作用,发挥教育功能。例如,学生欣赏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时,学生们都心潮澎湃,无论是清新真挚的语言还是柔美动人的旋律,无不深深地打动着学生心底的情愫。此歌曲风格朴实自然,品位高雅,表达了亿万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母亲赤诚的爱。所以,高校音乐教育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3.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高校的音乐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大学生平时的课程设置上,也反映在大学生平时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在高校的主要形式有合唱团、交响乐团、民乐团、舞蹈团等等,从表象看,这些活动能给学生带来享受音乐的平台,丰富高校艺术氛围
。从更深层次看,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协作能力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合唱团、交响乐团,这样的团队从日常的排练到演出,无时无刻不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音乐的成熟、有序、优美。学生在这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协作能力,而且能够使他们融入集体之中,体会并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4.音乐教育能开发大学生的大脑,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音乐素质教育可以综合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各种素质,是培养品德、锻炼意志、开发智力,尤其是发展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音乐教育能开发人的大脑,促进人的智力功能,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训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上,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功效和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一,在音乐教育中,不论演唱、演奏和欣赏音乐,特别强调人们聚精会神,这能引起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系列心理反映。音乐为人们的想象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及灵活多样的可能。事实上音乐欣赏活动本身就离不开创造与思维,离不开对事物多元化、多侧面、多层次、多反复的高级反映过程,因此,欣赏音乐的过程,对于集中注意力、提高触类旁通的理解能力和归纳分析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想象创造能力,有极好的培养锻炼作用。
其二,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是由感知和记忆组成。旋律在不断变化之中,而感受正在产生的新东西,用记忆把握产生的新东西,这种反复发展与刺激,对培养其记忆力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欣赏就是艺术化的音响流在听觉中造成一个持续不断的“痕迹流”,感知的过程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完成的审美过程,既要了解音乐作品的整体,又要吸收很多细节,时而注意和声,时而注意旋律,或者从倾听低音区转移到中音区。这种注意力分散又集中的统一,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接受音乐的多层次及立体性,把人的思维活动激发起来,这对于锻炼和发展人的记忆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途径。爱因斯坦不仅是科学家,也是著名的音乐爱好者,他创立的划时代科学论断“广义相对论”,就是在弹奏钢琴中,灵感顿生启发了智慧而成,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高度融合,促进了他在科学事业上的伟大成就,他说:“我在科学上的见解并不比我的钢琴弹得高明,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
三、结语
“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一个重要挑战,要不断面对工作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挖掘音乐教育的价值,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进而构建一个与社会主义相配套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参考文献:
[1]于海涛.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2]王育霖.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1).
[3]陈俊怀.论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促进作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3).
[4]米兆虎.试论音乐艺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2).
[5]朱东黎.浅析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科教论坛,2006(2).
[6]龙逸.音乐欣赏课程中的德育渗透[J].艺术教育,2006(2).
[7]闫妍.试论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6).
热门论文
- 论音乐教育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
- 谈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 “90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
- 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
- 浅析谈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问题
- 论90后大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 “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对策浅析
- “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问题和
- 针对“90后”大学生特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 试论音乐教育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 试论大庆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 谈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 探讨大庆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