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范式下师范教育面临的改革
不同时期分享着不同的信念、价值技术等,库恩(kuhn,Ti称之为范式。当前我们正由现代范式转向后现代认知范式,现代范式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头脑中,要迅速地完成这种转向,最简洁快速的方式便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而学校的教育主要靠教师来进行,如果教师无法完成并认识到这一转换,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现代范式向后现代的转换便是空想,因此我们必须从教师来突破这一转换的瓶颈。
1现代认知范式及局限
现代认知范式认为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和“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的,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即观察和实验证实又得到严格的逻辑证明,认知者在认知过程中像_面“镜子”反映或揭示事物的本质。由此现代范式下认为教育的目的便是接受更多的客观知识,教师的发展便是能够客观传授现有知识。在此影响下师范生所接受的任何关于教学的方法、原则等,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授知识,在未来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现成的知识,有很大的局限性。现代范式下教育的局限大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倾向教育理论家提出和阐释的教育基本概念,命题原理的讲授,忽略师范生已有的关于教育的缄默知识。
很多师范生在接受了教育理论的学习之后,教学仍然是按照自己已有的教育知识进行,造成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的脱节。造成这一脱节的根本原因在于师范生教育理论的学习中,并未关注师范生本身所具有的缄默教育知识,没有有效地引导师范生对这两种教育知识进行比较,在质疑和对话中检验和优化自己的教育知识结构,形成真正的教育认知能力,建构自己关于教育的“缄默认知模式”。缄默的认知模式会对个体的认知和事件产生更深刻更全面的影响,这中间关于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师范生自家庭或社会中亲身经历或领悟到的,所以比纯粹教育理论学习对师范生在未来教育教学中影响更为深刻和持久。单纯教育理论的学习如果忽略了缄默认知模式,则需要在未来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领悟之后才能够被认可和运用。
(2)注重权威客观知识的传授,从而倾向掌握、记忆、理解等教学方法的运用,而忽视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
现代知识的“客观性”特点,不允许对其权威性质疑,学生要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首要的一点便是准确掌握现代的科学知识;现代知识积累式增长方式的观念决定了教学的方式只能通过掌握、记忆等方法。此类教学方法是在“客观性”和积累式的知识增长方式前提假设下形成的,我们需要先检视前提:客观性侧重于认识对象与认识主体间的关系,认识主体通过观察或者实验的方法来认识对象,但主体在进行观察和实验之前便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无法做到所谓的“客观性”;对知识积累式的增长方式,波普尔认为人们根本不可能获得完全证实或证明的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种“暂时的”理论和对现有问题的“猜测性解释”,也都是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反驳的,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建立在确定性基础上的知识积累。现代范式的知识排斥了传统民间和个体的知识进入教育系统,使得这些知识很快消失,阻碍了人类认识的进步。
2后现代认知范式及其教育理念
后现代知识具有:文化性、境域性、多元性和价值性。后现代知识特点也使人们认识到其知识基本观点有如下变化:首先,摒弃科学权威,注重知识形态的多样性,多种知识拥有同样的生存权利;其次,所有的认知者都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中存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受他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再次所有的知识都是把握认识对象性质或关系的一种猜测性假设,因此都有可能是错误的,都是有待检验和反驳的;最后不存在价值中立的知识,知识是社会文化构建的结果,不是纯粹个体理性或经验的产物。
后现代的知识观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理念的变革,后现代教育在以下四个方面发生转变:
(1)与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理解和应用的外在发展不同,追求以个人的知识判断力、批判力和鉴赏力为标志的内在发展。现代范式下的教育注重个体世俗性发展,即增加个体的就业机会和市场竞争力,但忽略了个体内在世界的理解和塑造。个体真正的发展是不断唤醒自身的过程,而不是在外在的知识的压迫下逐渐遗忘自身的过程。
(2教育理论应将“民俗教育”纳入,开发出适合本地的“本土性教育理论”适合教师个体的个性化教育理论。研究者所提出的各种教学理论和方法是在_定教育环境中提出的,而每一位教育者所面临的教育环境都有其独特性,如何根据具体的教育环境寻找适合自己的“本土性教育方式”使教育者获得根本上的发展而并非在研究者的知识强权之下将教学作为研究者理论的实验过程。
(3)教学评价应注重个性化的理解、阐释、质疑、批判和应用。现代范式中将个人的精神参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看做影响知识客观性的因素,而后现代范式中则强调个人与社会参与对知识的阐释,认为任何知识都受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影响,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独特的视角下产生的。教学评价中应该注重学生个人独特的视角,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态度。
3后现代认知范式下的师范教育改革
在后现代教育的转变基础上怎样的教师才能够适应未来的教育呢?目前师范生教育受现代范式影响较深,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够激发师范生的自我发展意识?我们在实践和理论中需要进行以下四方面的探索:
(1)注重培养师范生形成反思习惯、对话的意识,在反思和对话中发展自身的判断力、批判力和鉴赏力。反思是对过去发生的事件的思考,在反思中能够更好地完善自我。师范生是在不断地发现自我过去的不足中逐渐成长为优秀教师的,这_发展是自我的唤醒过程,是由内而外的过程,并非由诸多的专家学者计划能够解决的问题。师范生在自身的成长中意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便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对话是不同文化背景人之间的视野融合的过程,通过对话,可以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同时补充限制不同文化的“主观化”,在知识个性化的同时注意其公共性。
(2培养师范生注重缄默知识和本土知识的意识。缄默知识通常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有时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表达的知识,所以在正规的教育形式中通常被忽略掉,而我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缄默知识的影响,不能忽略掉缄默知识,要使它与显性知识达成一致。本土知识是本土人民在生活中具有情境性特定文化下被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视为“野蛮的”、“未开化”的知识,在现代科学范式的教学体系中被压制的知识。但是这类知识是本土人民赖以发展的根本,要唤醒师范生的本土意识,才能够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从感情上和理智上认同、接纳和献身本土的意识。
4结语
师范生具有了自我发展意识,才有可能在未来教育教学中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唤醒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摆脱发展过多的依赖外在客观的知识和条件的现状,逐步走向内涵式发展;对缄默知识与本土知识的关注可以避免现实与理论脱节,能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更好联系起来,更好地建构个性的认知模式;每个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的知识是不同的,而以开放的心态和多重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发展,更能体现人的差异性关注和对人的尊重,也是多元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l第1版.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美国就学新宠——职业高中
下一篇:关于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