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师范教育改革之哲学思考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改革开放史上,兴起了具有标志性的伟大事业,即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努力学习、实践和探索,如何主动适应这一新的经济体制,更好地为其服务。在这场历史性的大变革中,高师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以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为例,经过文革的摧残,1978年前,全国仅剩14所学校,1978年至1992年恢复发展到了200余所,全国地市一级,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一所师范院校。她们在面向农村,面向基础教育,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开展了各种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教改成果,从中涌现了一批有特色、高水平、先进的办学实体,对推动全国师范教育改革,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正当师范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时,有政府智库人士,崇拜并照抄西方发展教育模式,提出要把发展教育作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张“教育市场化”、“教育产业化”。师范教育界的名校权威们,有人重新挑起了“师范性与学术性”的论争,他们大讲“师范教育落后论”、“师范教育消亡论”,主张取消师范教育体系,走综合性、市场化的办学道路。在滥用市场经济规律,追求经济效益的舆论氛围下,许多师范院校改性易名,有的被兼并;有的名存实亡,有的师范院校的校舍、设施和师资,统统被“综合”;有的只在马克思主义、中文、数学、物理、外语、体育等二级学院中设置少量师范教育专业,作为扩大大学生就业门路的一条权宜措施,师范教育专业体系、师范教育文化荡然无存。教师成为“万金油”式的职业,没有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当老师,导致部分教师师德、师风、师能缺失,各种教育腐败现象滋长,严重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对此,许多基层教育工作者,社会有识之士,陷入了困惑与忧思,纷纷发表意见,向政府建言献策。大家认为,我国尊师重教,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师范教育有百余年办学的光荣历史,又符合我国国情,对我国的改革、建设、改革开放,特别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随着社会进步,师范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但如何改革?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是主张取消师范教育体系,走综合化、市场化、非专业化的办学道路;一是主张立足国情,强化教师专业化,教育事业忠诚化,走教育家办学的道路。
面对如此形势,国家总理温家宝,倾听人民呼声,深入基层特别是农村基础调研,他在2006年的一次座谈会上说:“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我们不仅需要大批的科学家,也需要大批的教育家。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在是政府对师范教育需要重新认识、重新定位的时候了。政府要加强对师范教育支持的力度。”①他写文章、发表讲话,宣传《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③的道理。温总理的这些论述,回应了亿万群众的呼声。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郑重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刚要》),《刚要》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第十七章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党和政府高瞻远瞩,从国家宏观战略抉择上,顺乎民意,肯定了师范院校在培养培训教师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还对鼓励优秀学生报考师范教育专业,颁布了“免费”、“特设岗位计划”等优惠政策。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进一步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特别提到“要加强师范、农林……等行业高校建设”;“探索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严格教师资格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国家和地方教学名师表彰制度”等等重大举措。如果这些举措能真正得到落实,那对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将充满希望。
我国师范教育,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否定之否定”,有哪些值得反思的呢?笔者着重从我国的现实国情、悠久的尊师重教人文历史,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探讨我国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并对我国师范教育当代的历史使命,试作一番论述。
一、立足国情,坚定信念,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国先强教,强教先强师之路
我国师范教育,诞生于国家积弱受辱、民族存亡之时,许多仁人志士,探索教育救国之路。盛宣怀于1897年在上海首办“南洋公学师范苑”,从此,我国师范教育的命运,与中华民族,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提高国民素质,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我国师范教育的历史使命。各地兴办的师范院校,既是人民的教育中心,也是汇集人民革命力量的阵地。她以公益性、专业性为中小学培养教师的两大优势,吸纳了大批穷苦家庭出身的进步青年入学。其中许多人投身革命事业,血洒沙场,成了革命烈士;不少人后来成为国家的栋梁。她保证了一大批人,终身献给教育事业,为弘扬科学和民主的伟大目标而奋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她继续为全面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基础教育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合格教师,为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促进加快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新的世纪,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大力实施“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惠及民生的五大工程,颁布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受教育的要求,尤为迫切,都渴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学,上好学,把它看成是改变子女和家庭贫穷命运的唯一希望。2012年6月19日,我国清华大学课题组以《本科教育怎么样》为题,发表了调研报告。他们研究发现,“对于弱势群体而言,教育确实是实现平等与发展目标的重要可信赖的工具”;“教育改变人的社会地位,不仅通过赋予知识,提高能力,还通过改变其自我认识,形成新的价值观”。研究发现,“院校资源优势,学生先赋性因素,并不等于学生高学习投入和高教育收获”,而“教育性因素影响更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对引导学生成人成才起主导性、关键性作用。由此可见,好的教师,好的教育,对于国计民生是何等的重要。现实情况是,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主要是教师)十分稀缺,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使得一些城市重点校借招计外生为学校谋利,一些家长多方找门道,拉关系,不惜花重金,能为自己的子女弄到重点学校读书,使得教育沦为金钱交易的商品,学校招生成了危害社会公平正义的大问题。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为了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推动经济复苏的增长,克服全球面临能源、资源、环境等重大影响,纷纷加大科技投入,抢占科技制高点,争取发展主动权,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①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周刊2012年7月18日报导:“奥巴马政府计划培养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大师级教师”,奥巴马说:“如果美国要在未来各行各业参与竞争,我们就需要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教师至关重要,伟大的教师应得到我们的支持”。我国为使自身能从科技革命的追随者变成科技革命的引领者,不仅急需拥有一大片攀登科技巅峰的科学家和亿万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而且急需拥有一大批大师级教师。国内外形势,逼迫我国党和政府,要把教育事业,尤其是师范教育事业,列为战略性重点事业去抓。
如何解决教育领域的社会公平、正义?师范教育如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
应当承认我国现在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区域 之间、城乡之间、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贫富差距悬殊很大。八亿农民仍是我国脱贫致富的主体,也是我国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他们最需要办学校,最需要好教师,只有把八亿农民的教育办好了,我国才有可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才有可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这个意义讲,中国人民的教育学,就是农民的教育学,也是中国师范教育生存、发展、改革之必然。取消师范教育专业化、公益化、事业化,想靠市场经济手段,靠学生自由选择,能让一批优秀学生主动去报考师范院校,乐意当老师,志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任教,完全是脱离现实的一种空想。据我国清华大学2012年6月26日调研报告列出的我国大学毕业生从事八种行业的工资状况,其中以交通运输业最高,月平均为3067元,而教师最低,月平均仅为1822元,广大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更清苦。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主要还须依靠政府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政策,鼓励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优秀青年去报考师范院校;主要还须依靠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办好师范院校,以提供数量足够、质量相对较高的师资队伍。师范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绝不是重复过去培养应试教育师资的那一套旧观念、旧的人才培养模式。温总理讲:“师范教育的目标,绝不是造就‘教书匠’,而是要造就堪为人师的教育家,师范教育不能仅注重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更要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文化熏陶;师范教育的专门训练,不限于教学技能;而尤其在于多年的教育文化氛围中涵濡浸渍,使学生对教育实践的兴趣油然而生;对于教育事业的景仰日益坚定。”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教育家队伍,应是当今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使命和宏伟目标。
二、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人文文化传统,是我国师范教育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把人培养成一定社会的人,培养为一定社会服务,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仅仅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是要有人文精神,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担当和历史责任。
2500年前,孔子杏坛讲学,精心教诲了3000弟子,72贤人。他与弟子们纵论治国、齐家、修身的人生哲理,辑录成《论语》这部儒学经典。他提出“仁者爱人”的教育哲学,主张“有教无类”;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注重启发式教学;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教育的育人功能;他主张“因材施教”,认定人人都可以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他对教师提出了“诲人不倦”,主张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教育,对学生教育要有爱心、信心、耐心和恒心。1200多年前,韩愈著《师说》,他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第一次提出了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他把传承、弘扬人类文明之道放在首位;授业只是打基础,重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发问,教师为其答疑解惑。他在《进学解》中,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科学地指出:治学之道,成人之道。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创办“晓庄师范”,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为了实现普及劳苦大众教育之理想,奋斗了一生。他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为真人”,深刻揭示了教与学的真谛。我国现在有近900万名乡村教师,他们正沿着陶先生的足迹,前仆后继的奋斗在穷乡僻壤、高山峻岭;他们淡泊名利,默默奉献,辛勤耕耘,为农民播撒希望的种子;他们倾注毕生心血,潜心教学,精心育人,无怨无悔;他们平凡的事迹,凝结成了“红烛”精神、“春蚕”精神和“最美中国人”的时代精神,成为中华文明的“教育之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着、鼓舞着千秋万代的子孙。
时代要求我们党和政府继承弘扬我国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要十分注意“培养人”的事业,要像重视“三农”那样,对待国民义务教育那样,重视办好师范教育,为培养一批师德高尚、有人文精神、业务精湛、有科学教育观,充满爱心、忠诚事业的教育家队伍而努力。把百年大计的基础工程夯实夯牢,对于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将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
三、科学评价以卢梭为代表的西方自然主义教育观,坚定我国师范教育立德树人的理念
250年前,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其《爱弥儿——论教育》一书中写到:“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却被人忽视了”。他列举了三种教育,(1)自然教育,他认为人生来都是平等自由的,主张按自然法则对人进行教育。他否定人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制度下所具有的社会属性。他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却宣扬其超阶级的“人权观”和“教育观”,极其虚伪性、欺骗性。(2)物的教育,他强调物的绝对性、唯一性,否定物的相对性,否定精神反作用于物质,即精神的能动性。他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却主张物质利益至上。(3)人的教育,他说:“这种由人控制的教育,把人驯化成了练马场上的马,弄成花园中歪歪扭扭奇形怪状的树木”;又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美好的,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强调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却否定教育的社会功能,主张个性解放、自由发展。他还说:“每一个人都是由这三种教育的教师培养起来的,如果这三种教师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种教育趋向同样目的,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教师教育观的重要性。
以卢梭为代表的西方教育观,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阶段的教育思想。他宣称平等、自由的人权观;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重视教育和教师的教育观。这些重要思想,对当时批判封建主义,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历史性作用,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但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寡头经济阶段,资本主义的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弱肉强食、横行霸道的价值观,已经渗透到西方世界内政外交,社会的方方面面。卢梭提出的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的自然主义教育哲学愈来愈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甚至成为被当代资本主义利用的霸权战略手段之一。他们借推行自然教育,竭力贩卖新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民主,人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国家收买腐败分子,成为他们的代理人;在极少数青年知识分子中,灌输资本主义价值观,妄图培植社会主义掘墓人,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他们借推行物的教育,宣扬资本主义私有制永恒论、市场经济万能论,在世界上到处挑起战乱,大搞经济军事霸权。他们借推行人的教育,高喊人权高于主权,鼓吹新闻、言论绝对自由,搅乱社会舆论,制造社会动乱,发起颜色革命,推翻西方所不喜欢的政权。
我国师范教育工作者,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研究卢梭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最大的启发是,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教育事业关系到国家安危,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我国师范教育,在培养未来教师的事业中,一定要在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这个根本问题上狠下功夫。为此:
(1)我们主张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在解决为谁学习,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坚持按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育人,重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重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2)我们主张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艰苦风斗的作风;坚持知行合一,动手动脑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坚持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重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和忧患意识,增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
(3)我们主张主客观相统一。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重在培养学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探索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融合;坚持改革创新,重在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相融合的师资培养模式;坚持人文社科基本知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一篇:师范教育学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