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湛江地区师范教育的特色
湛江地区的教育发展与当地师范教育密切相关,尤其是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对该地区的政治与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此期的师范教育呈现了鲜明的区域特色,并直接激发了师生的爱国活动。
湛江地区的师范教育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受到湛江各级政府的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湛江地区的一大特色品牌。湛江师范学院便是近代湛江地区兴办师范教育以来的历史见证。“兴师范教育之风气,扬雷阳文化之精神”已成为传承和发扬湛江地区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鉴于此,对民国时期湛江地区师范教育的特色进行总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匡时济世”精神的渲染
近代以来,读书人的观念发生至为重要的变化是从“闭门只读圣贤书”这个“紧箍咒”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和民族危亡密切联系起来。“匡时济世”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湛江地区的师范教育历史地承担起这份责任,各地师范学校的广大师生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民国肇建后发生的重大事件引起了湛江地区师范学校师生的关注。
1924年7月,省立雷州中学师生为抗议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集会声援上海工人、学生。[注1]1931年“九一八”事变,对我市各中学影响很大。遂溪乡村师范师生积极上街宣传抗日,该校教师张一帆(作家、后来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及其兄张磬也投身到这场运动中来。张一帆因而被捕,数月后获释。[注1]师范学校的进步师生关注祖国、关心时事,积极响应并声援国内的爱国活动。他们通过集会、上街宣传和派发传单等形式来唤醒当地民众的抗日意识和革命意识,起到了“匡正人心,挽救颓风”的作用。
抗日时期,雷州师范学校一批有觉悟的学生曾组织进步团体“读书会”,多次发动学潮,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为了适应革命和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南路党组织积极领导当地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5月,中共遂溪党组织即派王绍文同志到雷州师范学校发展了共产党员七人并成立党支部。从此,雷州师范学校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一大批爱国青年学生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参加了中共领导下的南路革命活动,不少人成为革命骨干。
1946年12月,在接到党中央和华南分局关于“在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饥饿、反内战、反压迫的民主爱国运动高潮的到来”的通报后,雷城地下党负责人便组织雷师党员于各处散发和张贴传单,抗议美国士兵的暴行,对美蒋联合捕杀革命志士、反共反人民的罪行予以揭露。这一政治事件激发了广大师生反美反蒋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国民党黑暗的统治下,不少师生一边坚持学习,一边从事革命活动。
他们憧憬着新中国的到来,憧憬着新中国的师范教育事业。[注2]雷州师范学校曾被人们美称为“南部革命的摇篮”。[注3]雷州师范学校师生的爱国活动为雷州范师学校的历史谱写了光辉动人的一页。此外,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廉江师范学校在革命年代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和优秀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该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建立了中共地下组织,领导该校的爱国师生进行革命活动。其中1948年牺牲的李毓莲烈士就曾是该校的学生。[注4]
这时期的师生表现出满腔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他们从学校到社会,用不同的形式来宣传救亡图存,促进当地民众的觉悟,唤醒他们的抗日意识,以至后来的反对国民党压迫人民的腐败黑暗统治。广大师生以“匡时济世”为己任,“刚阳有为”履践行的精神,有力地援助了湛江地区的抗日斗争和解放战争,为湛江地区的抗日和解放事业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名师治校
由于当时高等学府稀少,能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名牌大学教育的只是少数精英,湛江地区师范学校的校长基本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其中不少资历深厚。
从1936年至解放前,担任雷州师范学校校长的人员有:吴炳宋,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张锡镛,毕业于中山大学;白学初,毕业于广东高师;邓时乐,毕业于广东高师;宋其芳,毕业于中山大学;吴熙业,毕业于中山大学;林令瑄,毕业于中山大学。[注2]短短的13年里,先后有7位名校毕业生担任过雷州师范学校的校长;在这些校长中,他们均有高学历,甚至还有留洋归来的“海归派”。又如海康乡村师范学校,海康县城苏楼港巷人唐谿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成为海康废科举以来的第一名文学硕士。1931年唐从上海返回海康,设立海康乡村师范,并担任校长。[注5]只有拥有丰富的学识,高尚的师德,杰出的领导才能,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胜任校长这一职务,才能深得师生的尊敬与爱戴。
名师治校给师范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些名师善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和融入新的管理方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极富成效地推动了民国时期湛江地区师范教育的发展。如吴炳宋担任校长期间,提倡发扬“民族教育”和“乡村教育”相结合的“救亡图存式教育”。在其任职期间稳妥地实现了由广东省立第十中学改为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的跨越并有所发展,还建立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增添校舍、教学设备等方面也贡献颇多,这对雷州师范学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正是有像唐谿、吴炳宋等怀揣赤诚爱国之心的有识之士,和他们不遗余力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才会有湛江地区师范教育发展的今天。
三、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师范教育之进步,恃乎任师范教育之责者学识之进步而已。”[注6]师范教育能否进步,与师范学校教师们的学识水平有很大关系。民国时期,湛江地区师范学校里海纳百川,汇聚英才。在乡村师范学校里,周劲飞老师还编写体育、歌舞补充教材,印刷分发给同学,丰富了师范学校教材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周烈亚担任广东省立第十中学校长期间,特别注意所聘请的教师,要求品学兼优。训育主任萧钟泰、国文教员胡云翼、数学教员梁鋈深、理化教员陈××、数学教员李一鸣、英语教员文辙等人都学有所长,深受学生欢迎。[注5]吴炳宋担任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校长期间,大力建设一支较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的师资情况,从现存的两期《雷师期刊》刊载的文章和教师作者来看,就有林兆晏的《从日本政变说中日俄邦交的影响》、《最近日本外交动向与对俄挑战》、《中国农村经济崩溃原因及其救济之先决问题》;周荣纲的《复古》;吴荣耀的《学生自治问题的研究》;王耀光的《由世界现势说到我国今后的动向》等。[注5]雷师的美术教师吴泰三,生活艰苦朴素,平易近人。他擅长国画、炭画,曾在校举办炭画学习班,传授技艺,深受同学赞赏。[注5]
此间,师范学校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并积极投身学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他们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和专家型学者,注重教学方法,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深化教学,丰富课堂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深受学生的敬佩和欢迎。
综上所述,湛江地区的师范教育在民国时期初步形成了颇具区域性的办学特色,奠定了该地区此后发展师范教育的基础;值得提及的是师范教育所弘扬的“匡时济世”精神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对湛江乃至粤西地区的时势变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