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素质教育研究
应试教育所衍生的种种弊端在大学教育中仍然存在,尤其是高校的师范教育,但这种影响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素质教育可以贯穿在教学的前中后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寻找素质教育的契机;调研学生第二课堂合理引导,进而促进素质教育;设置实践环节化知识为能力,提高师范生的整体素质。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应试教育呈现出的种种弊端,使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其智慧潜能,以培养其形成人的健全个性。而中国当前的应试教育现状则与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形成鲜明对照。中小学应试教育的严峻现状往往使人们习惯于把目光聚焦于中小学,呼吁打破应试教育的陈旧局面,提倡素质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应试教育所衍生的影响在大学教育中仍然存在,尤其是高校的师范教育,但这种影响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高校师范生的职业定位是教师,从主观意愿上来说,毕业生在毕业后有一大部分会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教育行业。师范教育的重要责任不仅在于教育好师范生本人,而且还要考虑到师范生未来自身所带来的辐射影响。本文立足美学课程教学实践,拟从微观角度探讨师范生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路径,使师范生的素质教育能落在实处,具体化为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尝试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可参考的资料。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从教学内容上,即通过第一课堂寻找素质教育的契机和平台;其次,通过对课堂之外,即第二课堂进行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关注的问题展开素质教育;最后,注重实践环节,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所学知识化为实践。
一 在教学内容中寻找素质教育的契机
美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属于理论课程,就理论课程的特点而言,大多较为抽象。美学教材中都涉及到美的本质问题,这一章节因其抽象思辨性,老师难教,学生难懂,所以大多数老师会避开这个难点,迎合学生的口味,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更有人认为“美的本质问题西方从古希腊讲到后现代,中国部分从春秋战国讲到朱光潜、李泽厚,依然还在纠缠‘美是什么’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这就等于将最难以理解和最枯燥的理论在一开头端到学识有限的大学生面前,吓他们一跳”。面对这种情况,美学教师要认真思考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否有其独特意义及价值。
虽然鲍姆加登把美学界定为感性学,强调了感性认识在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但根植于西方哲学的美学偏于理性思辨。在大多数哲学家看来,认识真理的唯一途径是理性认识而不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到的只是现象而不是本质。从人类思维的发展趋势来看,抽象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一个飞跃,使人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更具客观性,并且在人的各方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东西方的思维存在着差异,与西方不同的是,东方人的思维偏重感性体悟却不擅长理性分析,对于文科的学生来说,文理学科的分化更加剧了这种思维的差异。文科设置的大部分课程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性思维,结果使处于劣势的抽象思维愈发得不到锻炼。因此,关于美本质问题的教学内容就有着重要而又独特的价值,它对大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而言,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柏拉图在阐述其美学观时,认为美是理念,他把对美的理解建立在自己的哲学观上,学生如果要理解美是理念的观点,就必须要弄清楚柏拉图的基本哲学观,对柏拉图理念说条分缕析的过程,不仅是增强学生哲学素养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过程。所以,美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重视美学是感性学的特点,也不能因为美本质问题难讲难懂而匆匆带过,应当采取恰当的,与现实联系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哲学思维的魅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训练其抽象思维。就师范生来说,在将来从事语文教育工作时,清晰的理性思维也有利于其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处理相关问题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其工作效率。
由此可以看到,在课堂教学中,对师范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尤其是当学生比较功利时,如某些准备考研的学生对所学课程,只求不挂科,或期末考试分数高。教师更应该注意引导,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矫正其急功近利的认识。一方面是对师范生自身素质教育的引导,另一方面也是使师范生自身培养正确的教育观,并使之在未来的教育环节中实现良性循环。
二 调研学生第二课堂,合理引导促进素质教育
在高校师范教育中,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之一,但就素质教育而言,还有更多的学习路径在课堂之外。教师一方面要准备好课堂教学,注重通过第一课堂融入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本门课程对学生加强第二课堂的引导,这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加强对学生第二课堂的引导和培养?首先应结合本门课程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则是针对发现的情况有的放矢,加以引导和矫正。具体到美学教学,笔者针对学生日常审美情况设置相关题目进行调查,借此了解学生的生活态度、审美观念、时尚观念、消费观念、娱乐观念等。笔者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展开调查,其中女生58人,占85%,男生10人,占15%,总共68人。
第一,从学生的娱乐观念调查数据来看,喜欢文艺类电影的占50%,喜欢商业大片的占16%,喜欢记录纪实的占19%,喜欢小众内涵的占15%。这说明学生们在欣赏电影时并不是只关注场面宏大、明星阵容等外在形式美对视觉的冲击力,大部分同学能从作品的精神内涵中发掘美。喜欢流行音乐的占57%,喜欢古典音乐的占43%,则既体现出青年学生这个群体总体的审美趣味,但仍有相当学生能从“雅”乐中领悟到美。喜欢周杰伦作品曲风的占9%,欣赏其歌词的占91%。周杰伦作品的歌词有文学韵味,有些与古典诗词联系较多,这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性联系较为紧密,学生能从专业素养出发对其作品欣赏,体现出较为理性的审美趣味。
第二,在对审美热点调查时,认为《甄嬛传》曲折动人的占49%,认为人物服饰精美占32%,认为无聊的占9%,没看过的占19%;对电视娱乐节目的态度感觉无聊的占15%,感觉好玩的占44%,无所谓态度的占41%。选择休闲方式为看画展的占18%,听音乐会的占24%,选择参加某流行歌星的演唱会的占25%,跟朋友一起k歌的占34%;很喜欢郭敬明《小时代》的占10%,认为充斥着拜金气息的占51%,没看过的占24%,根本就不喜欢郭敬明的占18%。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大多数能关注当前的审美热点,并能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客观衡量,表现出较为中庸保守的审美观。同时,因为条件限制,没有合适的渠道获取审美资源,所以导致有一部分同学出现审美盲点。
第三,调查学生的日常阅读习惯,结果是学术著作无人选择,言情小说占29%,考研书籍占9%,文学名著占62%。较多数的同学结合专业特点选择阅读文学名著,没有人在课余时间阅读学术书籍。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教育多存在教师重知识传授,学生重在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
从阳黔花的《中美大学本科美学课程内容的个案比较》中我们得知,美国大学的课堂上老师不会介绍很多,经常会在课前给学生列出读书清单,规定时间阅读,写出读书报告,并组织大家一起讨论,还经常要求学生写出小论文,等等,这些做法引导学生课余时间阅读相关学术书籍,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这组数据再次印证了应试教育所衍生的影响在高校依然存在,也要求教师在授课时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教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多阅读学术书籍,开阔学科视野。锻炼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在对学生日常时尚及消费观念进行调查时,发现欣赏并紧跟的占1%,欣赏但没有经济能力追随的占79%,不在意潮流我行我素的占19%;经常购买虽然好看,但不实用的东西占9%,偶尔购买的占81%,从不购买的占10%;购买衣服比较关注款式的占60%,比较关注价位的占32%,关注品牌的占7%;对苹果手机评价高端大气的占18%,认为价格昂贵的占49%,认为华而不实的占34%;平时的日常花费用于吃饭穿衣的占76%,大多用于买衣服的占10%,买书或考研支出的占13%,买奢侈品的为零。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关注当前的流行时尚,存在着理性的时尚和消费观念。
第五,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态度调查时,认为要有所作为,干出一番事业的同学占79%,认为得过且过,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占9%,认为要出人头地,大富大贵的占12%。大部分学生对未来有追求,占主流,只有小部分同学持消极颓废的态度,有一部分同学的价值观需引导和矫正。
从对学生以审美为主导的调查数据来看,其中反映出的真实情况较为乐观,结果并不像人们囿于成见所认为的多拜金、重享乐、重物质、轻内涵等。大部分学生能从精神层面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审美对象,并做出理性判断,能对当前的热点问题给予关注,面对流行时尚持理性态度,生活态度较为积极乐观,这部分学生占主流。
总之,直观的调查资料能较为及时准确地获取学生的相关信息,使教师了解学情特点,排除成见,找到合适有效的素质教育契机。从表象上看,是教师从所教课程出发,提高教学效果;从素质教育层面来看,通过这种手段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价值观,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最大化地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既要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要注重个体的特性发展。
三 设置实践环节,化知识为能力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就是使学生能化知识为能力。但当前的教育现实则是填鸭式的灌输,教师教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的效果大多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更倾向于“记忆知识”,而不是“运用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更要结合实践环节化知识为能力。就美学课程来说,可以采取一系列实践环节,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在亲自参与中体验到知识转化为实践,进而提高能力的快乐。这些实践环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设置课前五分钟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情况是,在即将上课时,学生才匆忙赶到教室,经过一番忙乱之后,才能进入学习状态。显然,这种课前准备状态不够充分。从教育理论的角度来说,课前十分钟实际上是使学生完成日常思维与学习思维切换的关键时刻,学生要在这个短暂的时间内,从日常感知中脱离出来,调整状态,进入到学习环节。如果能充分利用课前十分钟,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面对课堂教学,不仅取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且能使学生在组织有序的情境下进行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上课前五分钟或十分钟的实践活动时间虽然短暂,但却是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手段之一。从学生个体来说,课余时间如何准备素材,准备什么样的素材,通过何种方式展示给其他同学,是对学生自身全方位的锻炼;就全体学生而言,主持实践活动的同学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是从个体推及到全体素质提高的途径之一;就本门课程而言,也是考验学生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方式之一。
第二,结合讲课内容中的知识点引入实践活动。美学教材的美感心理要素中提到审美活动的起点是审美感知,它在审美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知识点在教材中所占比例并不大,重要性也不突出,但感知在自然审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从学术前沿的热点话题环境美学、生态美学以及环境恶化的社会现实来看,感知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它的重要性体现在要求审美者调动所有的感知器官——视听嗅味触参与到审美活动中,充分体悟自然美。
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感知的了解。一是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自然风光,让学生以想象的方式进入具体的自然情境,尝试描述所感知到的自然景观;二是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组织同学走出课堂,面对校园美景,设身处地地进行感知体验。这两种实践方式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审美体验。一方面,通过感知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感知的方法,了解感知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审美的感知敏锐性能使人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是实现诗意的栖居,成为真正的完整意义上的人的重要途径,这也是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第三,设置实践作业。大部分文科教师对作业的设置比较头疼。对周口师范学院学生的理论课作业调查后发现,多数教师布置作业方式有两种,一是设置具体的问答题,虽然出发点是要求学生结合所讲授的课堂内容说出自己的见解,但大多数情况是学生从书本上抄答案,根本没有自我思考。这种方式不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只会培养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这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另外一种设置作业的方式是结合本门课程写一篇学术论文。
大多学生则是从网上下载一篇应付了事。针对这种现状,美学课程设置作业采取了变通的方法,仍然是让学生写一篇文章,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感知,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审美体验。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强化了课本知识,调动了学生做作业的热情,使感性的审美体验经过理性的整理之后化为有逻辑条理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有内容可写,有方法可循,有成果体现。
除了以上重点介绍的美学实践,其他学者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审美实践路径,“在讲形式美的平衡对称、杂多和谐等特征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具有形式美特征的建筑物与工艺品,或是让学生欣赏一部具有较强形式美特征的交响乐”等。这些实践方式都可供教师在教学中借鉴。关键是要认识到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化知识为能力的素质。
通过结合美学教学和对师范生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并不空泛遥远,可以贯穿在教学的前中后各个环节。高校师范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肩负着比其他大学生更重要的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把素质教育融汇在教学中,为新时代培养合格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师范生。
作者:崔晓艾 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4期
上一篇: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声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