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教育实习评价量表的构建
调查各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评价的现状,借鉴其教育实习评价体系,结合实习的目标、内容、特点,初步拟定实习评价指标,构建专家咨询问卷,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构建一套多元评价主体参与、贯穿实习全过程、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教育实习评价量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发展性评价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各国教育评价表现为以下发展趋势[1]:更加注重质性方法;重视发展性评价,突显被评者的主体地位;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参与性与合作性;注重过程的形成性与结果的终结性相统一。教育实习评价是对实习教师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它不仅是师范教育实习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达成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具有导向、预测、激励、诊断与促进等功能,也能为社会选拔人才提供重要依据。
目前国内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评价主要是对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教育调查等方面设置评价标准,并赋予一定的权重。这种评价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足:评价仅对师范生的实习作等级鉴定的终结性评价,忽略对实习训练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只对可见的实践行为进行量化评价,忽视对教育观念、教学情感、研究能力、反思能力等内隐性转变的质性评价;实习人数多、分组多,指导教师不相同,评价标准不统一,许多评价难以绝对量化,随意性较大;评定结果仅以分数或等级的形式反馈给实习生,实习生不能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构建解决策略,评价的诊断、激励、反馈、改进等功能随之流失。因此,很有必要构建新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科学、发展地评价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为教育实习成效提供纵向和横向比较。
二、良好的评价标准的建立
1. 评价理论与教育实习评价。(1) 教师评价的目的和分类。教师评价按目的不同可分两种:通过分等、鉴定等区分教师优劣的奖惩性评价和以诊断、改进和促进教师发展的发展性评价。(2) 发展性评价与教育实习评价。发展性评价既关注评价对象当前的表现,又兼顾其未来发展,能有效地提高被评者的专业素养及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发展性教育实习评价以实习生的表现及发展潜能为测评依据,从实习生、同伴、指导教师及中学生多角度收集评价信息,能促使实习生不断思考、改进,从而获得师范生技能、促进未来的专业发展。2.教育实习评价信息来源。发展性教师评价和新课程都倡导“多元评价主体”理念,这给教育实习评价提供了方向。在教育实习评价主体中,指导教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是实习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但高校指导教师数量有限,其对每位实习生指导的深入程度难免不足,对实习生所收集到的“量及质的记述”难以全面,这时来自同伴、中学生及自我的评价就恰好能弥补这种局限。同伴间客观的相互评价,让准教师们学会在认同中相互理解,取长补短,提升对教育教学技能的洞察能力。而自我评价是师范生通过自我揣摩和领悟,不断反思,完善和提升自己。中学生接受实习教师的管理,切身感受实习教师的课堂,对其的教育教学实效也有发言权。因此,我们认为教育实习评价既要包括自上而下的指导教师和平行组员的评价,也要包括自下而上的学生以及实习生本人的评价。
三、教育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教育实习成绩的评定,是广大师范生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对实习成绩的评定必须做到全面、准确、客观、公正,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实习成效。
1.教育实习评价量表的构建。3.1 评价量表的设计原则。(1)科学性与客观性原则。教育实习目标是制定评价指标的根本依据,故评价指标的设置要全面、客观、科学地反映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目标要求,并通过多渠道收集信息最终确定指标权重系数。(2)导向性原则。实习评价指标要以提高实习教师素质和实习成效为出发点和归宿,依据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提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并通过权重不同突出评价重点,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评价对象朝着指标方向努力。(3)整体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囊括实习内容的方方面面,并根据各项内容、任务在实习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地分配权重,以利于教育实习工作的整体优化。3.2 指标的确定。据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可将评价指标划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一般说来,一级指标是相对抽象的,而后各级指标逐渐具体化。实习评价指标是师范生实习工作的标准,因此,在拟定时不仅要充分考虑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的完整性、结构的层次性、文字表述的准确性,更要兼顾各评价点的可操作性和指标标准的恰当挑战性。3. 3 权重的确定。(1)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权重。将一级指标中成对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构造比较判断矩阵,求出一级指标中四大因素的相应权重分别为:班主任工作-30、教学工作-50、教育调查-15、实习记录-5。(2)因二、三级指标数量较多,直接参考专家问卷中对各指标作出的重要程度赋值:非常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3分,不重要2分,非常不重要1分,通过数学处理(计算公式:Wi=∑mj·ni/N·∑mj, Wi为指标i的平均等级分数;mj为各等级赋值;ni为对指标所赋予等级的评价者人数;N为被调查的总人数),确定相应权重。
2.教育实习评价量表的特点和使用。(1)评价内容综合性。本研究量表浓缩了师范专业实习的各项内容,囊括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内容,有显性的实践行为的量化评价,也有对教育观念、反思能力等的内隐性的质性评价,使实习成绩具有不同实习小组的横向可比性及不同届实习生的纵向可比性。(2)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主体包括了高校及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实习同伴、实习学校的学生、评价对象自己,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评价主体多元性”的理念,且各个评价主体之间相互互动,能从各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实习的效果进行一个合理的评判。
四、教育实习评价量表质量分析
1. 信度分析。考虑到教育实习发展性评价循环反复、周而复始的特点,我们所利用构建的量表对我校部分2011、2012届实习生进行测评,通过SPSS 17.0对70份评价表进行量化处理,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之间、一级指标与总量表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本评价量表的Cronbach a信度系数为0.915,显示出量表的内在的一致性良好;此外,针对不同评价主体,得出“指导教师”、“同伴”、“学生”和“自己”的信度分析结果分别为:rα1=0.911,rα2=0.899,rα3=0.851,rα4=0.903,说明本研究引入的各评价主体对评价量表的使用结果均体现出良好的一致性,佐证了该评价量表信度良好。
2. 效度分析。“内容效度”是表征评价量表有效性的重要维度之一。我们所构建的评价量表是在参考各个师范院校已使用的实习评价量表的基础上,多次与实习生及实习指导教师商榷,拟定量表初稿,随即设计成专家咨询问卷,接着向国内7所高师院校教学论专家及广西区内部分中学骨干教师发放,分析、统计,最后确定各评价指标及相应权重。所以本研究所构建的评价量表不仅有相当的理论基础,更得到实习生及教育专家的普遍认可,有一定的内容效度。
作者:许燕红 来源:小作家选刊·教育教学 2014年10期
上一篇:民族师范学院教育实习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