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关系的探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关系的探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占据怎样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如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怎样的作用?目前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如何?能否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呢?正是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更为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密不可分的部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素质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这充分说明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是国家教育的目的,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以文化知识灌输为核心,长期存在的僵化的德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心理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学生片面、畸形发展,整体素质明显下降。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自我完善,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缩小差生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由于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亦有学校课程负担过重及教不得法的因素,造成了学生弃学、厌学现象大量存在,这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转变和提高差生不能靠高压手段,不能用加重课业负担的方法,也不能放任不管、听之任之,培养和激发学生内在心理动因,用科学的心理分析的方法找出原因所在,才是治本的最好方法。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21世纪被人们称之为“焦虑的世纪”。据专家所作调查,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着焦虑、依赖、任性、退缩、孤独、懒惰、逆反等心理偏差现象,如果不及时很好地矫治,就会直接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增强自我调节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控制或减少导致心理冲突、造成心理压力的不良诱因,起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需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它们会以各种途径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但由于他们不成熟,世界观尚未形成,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常感到茫然、困惑和烦恼,甚至产生心理问题和疾病,干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承受、战胜挫折的能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些年来,青少年自杀、离家出走的事件屡屡发生,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认识扭曲、行为偏激等问题,其原因除了外部因素外,与学生自身的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不无关系。因此,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应付紧张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
1.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增多,且问题复杂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欠缺,心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人数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有学生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学生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和自毁行为;有学生因不满现实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学生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学生中心理弱势群体已经形成。
2.专业人员匮乏,师资力量薄弱
绝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按照国际标准,学校心理咨询师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500,这样算来,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经过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资格认证的更是寥寥无几。目前的形势是高校心理教师中,专业教师不足1/4,其余为班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课教师或离退休的老党员教师兼任。其中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理解是与心理学原则背道而驰的,已经开展的心理咨询偏重于教育和指导,心理活动课偏重于形式和书本化,缺乏整体构建,缺少预防性指导,师生关系很难做到尊重与平等。
3.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咨询中心)工作被动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快,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理咨询的必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重视。如今,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大部分学生对于心理咨询持观望态度,觉得别人去我可以接受,但是我自己一定不会去。大多数学校仅仅是开始时热闹了一阵,而后慢慢平静下来,如今前去咨询的学生寥寥无几、门庭冷落,心理咨询室逐渐陷入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心理咨询的效能难以充分发挥。
4.目标认识模糊,重视程度不够
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优化个性品,排除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扰,增强适应能力,促进人格发展,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从性质上理解,可以分为两种:即消极性(弥补性)目标和积极性(发展性)目标,但一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停留在消极性目标层次上,视大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偏离心理健康育的主要目标,致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没有完全、彻底地得到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心理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
5.专业化程度偏低,教育研究相对滞后
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对从事心理健康育工作的专业化提出了具体要求。但从实际情来看,师资短缺、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低、队伍不稳定仍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具体表现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的范程度和专业化程度偏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员培训工作不够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没有成完整的、科学的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范等。虽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己普遍展起来,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教育研究滞后于实际需要,突出表现在微观性研究、超前性研究不,对影响机制、解决措施探讨较少,过分强调对据的统计和分析,理论深度不足,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学校开设了《医护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两门课程,前期曾对2011届高职学生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们主要表现出以下问题:
1.因环境变异产生较强的心理压力。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转折的重要时期。入学后的大学生,心理上呈现“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等心理特征。面对生活环境,学习条件,人际关系的变化,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出现多种适应性心理问题。如:生活要自己料理,每天宿舍一教室一食堂“三点一线”生活,以及大学学习上自主性强的特点等,都易使一些大学生感到茫然失措,心理压力很大,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等反应。
2.恋爱方面引起的感情问题。大学生正处于异性相吸的灼热阶段,对性问题特别敏感,他们喜欢与异性交流,在异性面前显示自己的风度和才华。但是,由于他们考虑问题简单,感情容易冲动,有的过早的坠入爱河,而又没有确立正确的恋爱观:有的朝三暮四,出现三角恋、四角恋;还有单恋、失恋、胁迫恋爱等等在同学中也屡见不鲜。
3.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而不安心理。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需要,渴望更多的人能理解自己,接近自己,成为己的好朋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害羞、恐惧、自卑交际能力不够,言辞表达较差,这一切将导致害怕交际,不愿与人沟通。再加上处于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有一种自我为中心的闭锁心理,把自己真正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不愿敞开自己的心扉。以至于有些同学干脆独来独往,不和他人接触。由于一方面要求开放自我,还我真实,另一方面却又表现为掩饰,这种双重人格,很容易导致孤独感,抑郁症和卑感。
4.追求自我实现与现实相悖造成的心理冲突。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当代大学生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他们都希望自己在这种场合、这种活动中显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希望学校和社会创造更多的条件,实现他们的才能。然而,大学生毕竟是从学校到学校,不免患有一种社会经验缺乏症。有些学生片面追求所谓自我实现,对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尽人意之事不能正确对待,总有怀才不遇之感。有些人不能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只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却不正视自己的不足,一味的用美好的形容词虚饰自己,理想主义的要求别人,现实主义的要求自己,形成了对自己过分美好的主观评价,结果一见到同学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大家的好评,就埋怨别人没有看到自己的长处,甚至认为老师同学和自己过不去,因而感到压抑。
五、小结
通过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的探讨和研究,希望唤起个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心理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的认识和重视,让更多的学生提高对健康生活方式知、信、行的认识。真正把心理健康看成一个人必不可少的素质,通过有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一方面,在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调查,结合社会需要,充分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关系。另一方面,应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出发,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上一篇:浅谈农村小学素质教育
下一篇:抓好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