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复习课的教改尝试

发布时间:2015-07-07 08:27
复习课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然而,教师为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节约时间,往往采用“容器灌注”的方法,既剥夺了学生参与的时间,也把学生置于被动学习的境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我尝试变换课的结构,力争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复习课真正形成巩固、提高、拓展、创新的崭新局面。

1学主课前演讲进行复习导入

复习课内容对学生来说已失去新鲜感,甚至认为已全部掌握,因而往往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失去对知识的进一步渴求。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求知欲,每堂课开始5min,我留给学生上讲台讲解和复述基本知识点,上台学生讲解不当之处,其余学生可随时提出疑问和修改补充;然后我利用投影仪将上节课所需复习的基本知识点放出,让学生明确疏漏和不足之处,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又可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随着这一活动的举行,学生上台讲解的系统性越来越强,不仅能够较系统地复述基本知识,而且还能做些归纳,深化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短短5min,能使学生于课外刻苦钻研,网罗信息,勇于实践,积极为开课上讲台演说准备素材;能激活学生思维,为一节课的开端造就一个“学生为主体”的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设立问题情景,让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通过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问题解决,从而较好地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1提出问题与创设情景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问题的出现自然会激发思维,而思维只是指向解决某个问题的。教师根据“大纲”要求,根据自己对教材的掌握和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就课本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且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进入问题情景并产生强烈求知欲,同时也对学生复习起了定向作用。如:复习“生长素发现”时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①长时间放在窗台上的植物为什么向室外倾斜生长?

②将植物用不透光的纸盒罩住会怎样?

③去掉尖端后植物还生长吗?

④用什么方法证实尖端能产生某种物质并与现象①有关?

⑤你还能举几个与现象①相同原理的例子?

这一系列问题的创设及提出顿时激发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表现出少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

2.2组织讨论与解决问题

问题通过争辩就会迅速明晰,并越来越接近问题的彻底解决。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争论反驳以形成信息的多面传递,充分发挥思维的共振效应,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通过思维活跃的讨论和争鸣,问题明晰了,条理清晰了,结论明确了,学生较快地进入到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上。

2.3启发点拨与归纳问题

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请部分学生代表就有关问题作答,其不足与错误之处可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订正,教师结合巡视时所掌握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启发、点拨、补充与修正,将讨论所得向广度和深度进行引导,并根据实际需要归纳总结,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学生参与基本知识点的讲解趋向成熟时,我又尝试了让学生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参与提出相关问题。这不仅能够根据高考考点,扩展思路,加深学生对考查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大大增加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容量,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是一个新途径。几次实践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除了大大减少了基础较差学生的“低头率”之外,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我的思路,将问题扩展、对比、归纳,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归纳重点

参与课堂小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强化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实现自我激发其主动性、培养其逻辑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的课堂小结,是一种高层次能力的锻炼。一开始可能较困难,会出现“冷场”。在实践中,这项活动学生参与的发言率确实相对较低,显露出了对部分重点问题的盲从性和缺乏辨别力,但只要坚持示范、启发、鼓励和引导,学生会慢慢地掌握的。学生一旦在全课的小结上有了突破,整个课堂教育一盘棋就全活了。如:复习“生长素发现”后,学生归纳总结出:

①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②生长弯曲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③生长素合成部位——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举例);

④生长素集中部位——生长旺盛的地方。

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是教学观念的变革,是以创新思维为主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化,应大力推广。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总结、改进这一做法,使之取得更好的成效。

上一篇:谈加强高等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思路

下一篇:有关礼貌原则中的语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