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身份在和谐社会结构中具有的特征
发布时间:2015-07-07 08:28
摘要:全面和谐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它是一种全面的、整体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目标。大学是和谐文化发源地,大学生的人格状况对全民人格的提升也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根据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现状,本文认为,目前大学教育应该着重发展大学生“人性”与“人力”相统一的整体、辩证的健康人格,以应对新的社会发展目标的挑战。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人格身份;高等教育
1、身份人格化:大学生身份的社会结构
和谐社会作为一种全面、整体和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目标,通过全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的建设而实现人的自身建设。人格通常指人之为人、人之为主体的资格,强调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本质的个性化和具体化。心理学上将人格视为人在遗传和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内在组织和结构,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结构,是一切心理特征的总和”,
大学生身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人格是为了满足社会要求而对人性所作的具体化的诠释和代表。儒家崇尚能给天下带来太平安乐的人格,以德治国。而西方人本主义提出了重视自我价值、个人潜能和自我实现的健康人格理论。因而大学教育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一定社会形态的代表。
作为一种现代社会发展目标,建设和谐社会着眼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实现生产力水平的更大提高、民主政治的扩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深入和生态环境的优化,但是在这其中都包含了人的因素,都需要国民建立一种新型的人格。
2、大学生身份在和谐社会结构中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大学生人格确认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格为标志。人格身份是人在实践活动逐渐培养起来的,它虽然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和精神面貌,但是必然会影响人的实践行为,对社会实践的效果产生巨大影响。在我国国民的人格结构中,有许多是因传统文化中的不良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而造成的消极成分,如缺乏主体性、盲目从众、惟书惟上、固步自封、缺乏个性、创造性的“依附性”人格,以及见利忘义、见物不见人的“工具理性”人格,因而人的现代化尤其是现代新型人格的养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和目标追求。
其次,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新型人格的养成是衡量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最重要指标。正如美国现代化理论专家英格尔斯所说的:“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终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
整体构建国民的新型人格,是高等教育社会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和应有结果。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与全面建设和完善新型国民人格的统一,是人的外在实践与内在精神提升的同构,将物质实践活动视为人的精神提升的载体,达成“成物”与“成己”的统一。那种在经济建设中忽略人的价值的存在和实现的发展只能是初级层次的和暂时性的,不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基本精神。
其三,大学生人格状况作为大学生的精神动力和保障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大学生人格水平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目标中衡量人的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发展大学生的新型人格是高等教育在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更新加快,大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学习现代科技理论的能力和将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我国经济建设创新的实践能力,并具有与时俱进、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面对金钱至上、贪图享受的个人主义倾向,大学生要做先进文化的践行者,要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要成为精神创新的表率。
3、大学精神与大学生人格身份确认:
社会的发展必然导致人的主体性形态的发展,大学生目前的人际交往中以个人为中心、强化竞争的观念使心理发展出现困境。从目前大学教学现状看,大学生在学习和能力发展上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接受型、占有型倾向,将知识和学习视为获得学分和谋取职业的外部手段,与自身的长久发展和精神提升相分离,只注重知识的外部功用和实用价值,忽视知识的内化和知识的真、善、美的全面营养,只注重学习的接受、知识的占有和记忆,以通过考试、获取学分、证书为满足,不能将学习与自身发展融为一体。这样,学习的结果是只能够重新呈现知识的逻辑表述,吸取知识的表层营养,而不能从知识内化的过程中求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和谐就是要在充分展示自我个性的同时超越个人的局限,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从对自然的征服、与他人的竞争、自我的物欲中超越出来,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与人合作超越自我的物质欲望和单向度的理性局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合作共赢型的交往态度是超越个人占有性的主体性而走向类主体性的体现。大学教育是大学生人格养成和发展的主途径,必须改造传统的大学教学才能为大学生新型人格的养成提供良好的环境。这里主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制度和教学环境三个方面加以讨论。
首先,要努力构建大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大学教学模式。大学生的发展不是通过外部的灌输和塑造,而是需要主体利用外部环境和资源不断自主性发展。大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倾向唯有在自主性的知、情、意活动中才能得以养成。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只有超越纯粹认知的、包含着知情意、真善美丰富内涵的自主性的学习才能培养自主性的品质,为他们今后的自主性发展和良好人格形成打下良好基础。由于我国大学教学长期以来将知识看作是一个纯粹的逻辑演绎体系,因而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构建成了一种传授和灌输的过程,与此相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基本上停留于一种接受性的、被动的学习,缺乏自主性的探究、批判和创新。这样的学习虽然具有较高的信息量,但从根本上会造成学生主体性的丧失和创新能力的底下以及知情意的分离。只有构建大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全面人格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适应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新型人格的要求。
在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传递着、推行者、执行者,而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管理者、示范者;教学模式也不是纯粹的逻辑演绎模式,而是集逻辑演绎、人际交往与感染、生活渗透和环境暗示于一体的综合模式;教学空间也不局限于教室,而是包括各种教育资源的广阔天地;教学的过程不是预设、结论为中心的,而是以问题为中心、探索式的过程;教学的目标也不再仅仅是认知的,而是知情意的整合目标。
其次,建立激励型的而不是约束型的教学制度。在评价制度方面,要改造过去那种依据学业(测量结果)而非人的全面素质和整体人格的评价制度,构建反映人的全面品质的整体人格的评价制度;构建师生、社会共同参与的多主体的评价机制,构建灵活多样的评价考试制度,构建个性化、灵活性、丰富性的评价标准体系,将人格的发展体现在各项评价标准中。在教师管理制度方面,要突出教师劳动的个性化,解放教师的潜能,给与教室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同时努力促进教师的成长尤其是教师的人格发展,构建有利于教师人格发展的新型教师培训机制。
第三,营造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教学环境。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在教学环境的营造上,较为注重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几个人格特征是和谐社会背景下针对大学生人格现状而特别强调的,在培养大学生以上人格特征时应特别注重人格的整体和辩证性。自尊独立要与适应、超越社会相统一;自主发展也要与社会需要、工作意象相协调;合作共赢要建立在个性充分施展的基础上;知行合一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和互动,其前提是处理好知与行的辩证关系,而不是机械地将知转化为行。
论文网在线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人格身份;高等教育
1、身份人格化:大学生身份的社会结构
和谐社会作为一种全面、整体和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目标,通过全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的建设而实现人的自身建设。人格通常指人之为人、人之为主体的资格,强调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本质的个性化和具体化。心理学上将人格视为人在遗传和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内在组织和结构,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结构,是一切心理特征的总和”,
大学生身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人格是为了满足社会要求而对人性所作的具体化的诠释和代表。儒家崇尚能给天下带来太平安乐的人格,以德治国。而西方人本主义提出了重视自我价值、个人潜能和自我实现的健康人格理论。因而大学教育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一定社会形态的代表。
作为一种现代社会发展目标,建设和谐社会着眼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实现生产力水平的更大提高、民主政治的扩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深入和生态环境的优化,但是在这其中都包含了人的因素,都需要国民建立一种新型的人格。
2、大学生身份在和谐社会结构中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大学生人格确认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格为标志。人格身份是人在实践活动逐渐培养起来的,它虽然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和精神面貌,但是必然会影响人的实践行为,对社会实践的效果产生巨大影响。在我国国民的人格结构中,有许多是因传统文化中的不良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而造成的消极成分,如缺乏主体性、盲目从众、惟书惟上、固步自封、缺乏个性、创造性的“依附性”人格,以及见利忘义、见物不见人的“工具理性”人格,因而人的现代化尤其是现代新型人格的养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和目标追求。
其次,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新型人格的养成是衡量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最重要指标。正如美国现代化理论专家英格尔斯所说的:“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终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
整体构建国民的新型人格,是高等教育社会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和应有结果。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与全面建设和完善新型国民人格的统一,是人的外在实践与内在精神提升的同构,将物质实践活动视为人的精神提升的载体,达成“成物”与“成己”的统一。那种在经济建设中忽略人的价值的存在和实现的发展只能是初级层次的和暂时性的,不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基本精神。
其三,大学生人格状况作为大学生的精神动力和保障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大学生人格水平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目标中衡量人的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发展大学生的新型人格是高等教育在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更新加快,大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学习现代科技理论的能力和将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我国经济建设创新的实践能力,并具有与时俱进、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面对金钱至上、贪图享受的个人主义倾向,大学生要做先进文化的践行者,要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要成为精神创新的表率。
3、大学精神与大学生人格身份确认:
社会的发展必然导致人的主体性形态的发展,大学生目前的人际交往中以个人为中心、强化竞争的观念使心理发展出现困境。从目前大学教学现状看,大学生在学习和能力发展上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接受型、占有型倾向,将知识和学习视为获得学分和谋取职业的外部手段,与自身的长久发展和精神提升相分离,只注重知识的外部功用和实用价值,忽视知识的内化和知识的真、善、美的全面营养,只注重学习的接受、知识的占有和记忆,以通过考试、获取学分、证书为满足,不能将学习与自身发展融为一体。这样,学习的结果是只能够重新呈现知识的逻辑表述,吸取知识的表层营养,而不能从知识内化的过程中求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和谐就是要在充分展示自我个性的同时超越个人的局限,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从对自然的征服、与他人的竞争、自我的物欲中超越出来,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与人合作超越自我的物质欲望和单向度的理性局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合作共赢型的交往态度是超越个人占有性的主体性而走向类主体性的体现。大学教育是大学生人格养成和发展的主途径,必须改造传统的大学教学才能为大学生新型人格的养成提供良好的环境。这里主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制度和教学环境三个方面加以讨论。
首先,要努力构建大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大学教学模式。大学生的发展不是通过外部的灌输和塑造,而是需要主体利用外部环境和资源不断自主性发展。大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倾向唯有在自主性的知、情、意活动中才能得以养成。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只有超越纯粹认知的、包含着知情意、真善美丰富内涵的自主性的学习才能培养自主性的品质,为他们今后的自主性发展和良好人格形成打下良好基础。由于我国大学教学长期以来将知识看作是一个纯粹的逻辑演绎体系,因而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构建成了一种传授和灌输的过程,与此相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基本上停留于一种接受性的、被动的学习,缺乏自主性的探究、批判和创新。这样的学习虽然具有较高的信息量,但从根本上会造成学生主体性的丧失和创新能力的底下以及知情意的分离。只有构建大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全面人格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适应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新型人格的要求。
在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传递着、推行者、执行者,而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管理者、示范者;教学模式也不是纯粹的逻辑演绎模式,而是集逻辑演绎、人际交往与感染、生活渗透和环境暗示于一体的综合模式;教学空间也不局限于教室,而是包括各种教育资源的广阔天地;教学的过程不是预设、结论为中心的,而是以问题为中心、探索式的过程;教学的目标也不再仅仅是认知的,而是知情意的整合目标。
其次,建立激励型的而不是约束型的教学制度。在评价制度方面,要改造过去那种依据学业(测量结果)而非人的全面素质和整体人格的评价制度,构建反映人的全面品质的整体人格的评价制度;构建师生、社会共同参与的多主体的评价机制,构建灵活多样的评价考试制度,构建个性化、灵活性、丰富性的评价标准体系,将人格的发展体现在各项评价标准中。在教师管理制度方面,要突出教师劳动的个性化,解放教师的潜能,给与教室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同时努力促进教师的成长尤其是教师的人格发展,构建有利于教师人格发展的新型教师培训机制。
第三,营造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教学环境。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在教学环境的营造上,较为注重
显性的教学环境的构建。例如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学习场地环境的布置和营造等等。但是,大学生的人格形成往往更容易受到一些隐性环境的影响,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大学生人格发展的良好教学环境。从目前大学教学环境的特点看,尤其要注意隐性的教学环境的营造。例如,教学中教师的人格影响对大学生人格发展起着暗示作用。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教学、以探索者的态度以身示范,以知行合一的态度为人处世,这些都将对大学生的良好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除此之外,还要注重非正式群体的“群体心理气候”,就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价值观、人生观,努力引导他们的价值趋向,形成健康向上的群体心理气候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几个人格特征是和谐社会背景下针对大学生人格现状而特别强调的,在培养大学生以上人格特征时应特别注重人格的整体和辩证性。自尊独立要与适应、超越社会相统一;自主发展也要与社会需要、工作意象相协调;合作共赢要建立在个性充分施展的基础上;知行合一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和互动,其前提是处理好知与行的辩证关系,而不是机械地将知转化为行。
论文网在线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