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教育论文>数学论文

谈谈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发布时间:2015-10-24 10:10

论文摘要:在数学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进行培养;在数学的过程与方法的学习中进行培养;在数学的思考和问题的学习中进行培养;在教师的言行引导下进行培养;在对学生评价的方式上进行培养。因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论文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通过初中数学教学,学生能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作为学校教育的优先目标。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概述
  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也就是他对什么感兴趣,表现出好奇、兴奋、满意等情绪,对什么不感兴趣,表现出讨厌、不高兴等情绪。科学素养中的情感是指一个人对科学事物所表现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是有兴趣、喜欢、兴奋、满意呢,还是讨厌、没兴趣、不高兴,这是形成其科学态度的前提。
  态度是一个人对待某一事物的倾向性,通常表现为积极或消极、热情或冷淡、好或坏。科学素养中的态度是指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倾向性,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热情的,还是冷淡的;是好的,还是坏的。这又是他的科学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科学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看法,包括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它往往以科学精神为载体,决定着这个人的思维活动和外在表现。科学的最基本信念有:物质是第一性的,必须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自然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认识自然有其局限性,要知道科学真理的相对性;科学提倡民主、平等、自由、合作的精神,提倡人文精神、独立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献身精神;科学对人类具有两重性,要充分利用其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也要防止与克服它的负面作用。
  这就体现在:学生能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学生能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学生能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1、在数学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进行培养
  通过学习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数学里有不少内容是对数量关系抽象的产物,抽象方法是数学活动的一般方法。如课本中“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是按以下步骤抽象得到的:(都是正整数)。得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法则后,又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例1、(1)填空:(都是正整数);
  (2)填空:(都是正整数)
  通过学习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在学习了课本《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这一章后,就能解决如下问题:例2、如图,佛山电视塔离小明家60米,小明从自家的阳台眺望电视塔,并测得塔尖C的仰角是,而塔底部D的俯角是,求佛山电视塔CD的高度(,结果精确到1米)
  
  通过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下面这题就是通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后再来解决问题的典型例题:例3、一次考试中,教师统计了某班54名学生对一个选择题四个选项ABCD的选择情况:BACCCCDCACCCCCBCACCCDCCCBACCACCBCCBCCCCCDCACCCCCBCDCCC.
  (1)请根据记录填写下表
  

选项

有的材料阅读和理解的问题,要从问题情境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如相关的数值),涉及数的运算(精算与估算)、对数的认识、数学思考、数学与现实(实际操作)以及形与数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例6、根据材料解决问题
  材料:①有一张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将它连续对折20次。②课本70页的例题“有一张厚度是0.1毫米的纸,如果将它连续对折20次,会有多厚?”的答案是其厚度为0.1×2毫米=104857.6毫米=104.8576米.
  问题:(1)按①的要求去折,折叠后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精确到1平方毫米)(2)根据(1)的解和②谈谈对折纸的认识。
  通过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能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试题的求解主要关注其中所蕴含数学对象和对象间关系的理解,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叙述或表达,或者通过阅读学习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相应的问题。
  例7、阅读函数图象,并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回答问题:
  (1)折线OAB表示某个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请你编写
  一道符合该图象意义的应用题;
  (2)根据你给出的应用题,分别指出x轴、y轴所表示
  的意义,并写出A、B两点的坐标;
  (3)求出图象AB的函数解析式,并注明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在数学的过程与方法的学习中进行培养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应组织积极、有效的参与,学生以知识为基础,以学习方法为中介,逐渐培养和提高数学能力,在获得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从而激发情感,形成一定的学习态度。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与学生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在教学上,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设计的教学活动,营造的课堂氛围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需要时,学生就会产生愉快、喜爱的情感。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动脑、动手、动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科学价值观的主要方法。
  教师要适时地用好教材上能够作为情感教育的点滴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多种有利因素出发,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要充分地展示知识的形成、发生和发展过程,让学生有情可发,以情景为手段,以情感为纽带,以发展为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故事情景、生活情景、动态情景、质疑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等情景,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体验中促进情感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例如在教学圆的定义时,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全体参与列举生活中所见的圆的实例,然后再师生共同给出圆的几何定义,可以加深学生对圆的理解,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的道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和创造数学的意志和信心。
  4、在教师的言行引导下进行培养
  要注重教师的自我形象,用真情去关爱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用优良的师德来感化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之情;同时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及时总结、勤于反思,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带领全体学生共同学习,这样就会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特别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承载的启发、渗透和感染的过程。教师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装在头脑中,有意识地、自觉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教学的灵魂,使学生逐步形成我们所期盼的健康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5、在对学生评价的方式上进行培养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中,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对错之分,没有明确的结论,一切都有赖于教师与学生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作出判断。要注意评价的主观性,信息的全息性,标准的多重性,结论的模糊性。因此,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的方式上,可以采用交谈法,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表达与交流中加深体验,升华认识,教师据此对学生作出评价;可以采用行为观察法,通过特定行为观察法、定时观察法、随机观察法,并仍要关注学生行为的整体性以及学生行为的情境性;可以采用成果考核法,通过档案袋评价,让学生在感受进步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采用量表测验法,通过一些心理学上的量表也可以用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出评价。
  综上所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注意层次性和差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是指《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对数学学习的反应与认同,对数学知识的领悟与内化。因此,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方面,要注意层次性和差异性。
  在反应与认同方面: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思维的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
  在领悟与内化方面:获得、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养成、发挥锲而不舍的精神,提高数学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虽然体现在方方面面,但集中表现在学习数学新课程的反应与认同、领悟与内化这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2001 年7月第1版

上一篇: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初探

下一篇:中职学生数学的学习特征及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