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应充分运用主体性教学
网络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中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主体性教学是通过教师精心创设情景,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充分、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动态发展的教学与的教程,在数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通过“导”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在全面实施高效课堂的今天,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精神,积极参与的意识,独立思考,不怕挫折的精神,勇于创新的品质,实现这课堂高效的关键。学生能否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极积、主动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呢?
创设情景,激活主体意识,引起学生自主探究欲望
强烈的主体意识是学生自主投入学习的前提,但它不能自发产生,需要盘活、唤醒。主体式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转换角色,退出主宰性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变“教”为“导”,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产主动学习的愿望。根据不同内容,可创设故事情景,例如,小学数学第四册中比较大小一课,可创设数学家族擂台比赛的故事情景,一开始就充满趣味,使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比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创设情景,先通过实例,学生很快就能能算出2+2+2=6,接着教师又让学生计算2+2+2+2+2+2,学生感到麻烦了,随后教师又提出:如果这样的加数有很多很多,要连加不是更麻烦了吗?这时候,教师让学生也出几个相同加数的题给老师做,学生讲完算式,教师立即报出得数,学生都很惊奇,接着教师告诉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也能像老师一样,很快算出答案。这样引入新课,一开始就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效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
指导学法、组织讨论,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
新课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已自主探索新知,尽量多的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如何获取知识的机会,做到凡是学生自已探索出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独立解答的,决不示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让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进行动手实验、操作、观察、比较等教学活动,建立表象,初步体验数学思维方法和规律,让学生积极参加与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具,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在动手动口动脑中体验智力活动的乐趣,产生更稳定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应重视小组讨论,互相合作,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的活动空间,广泛交流的机会。教师要合理组织引导讨论,设计讨论的形式,如同桌2人讨论,小组4人或6人讨论,全班讨论。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讨论,获得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教师还要把握好设计的契机,选择好讨论的内容。如在新知识的生长点展开讨论,让学生尝试新知识,使所有的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在教材的重点难点问题的关键处,易错处和寻找问题方法处展开讨论,让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争辩,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补充,使问题得到完善的解决,讨论交流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与探索新知识的过程,能开拓思路,有利于促进创新意识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24×4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同学们有的①24×4=24+24+24+24=96;有的②20×4=80,4×4=16,80+16=96;有的③24×4=(20+4)×4=20×4+4×4=80+16=96,通过讨论分辨,都认为第一种方法不够简便,第二、三种思路相同,更喜欢第三种,把两位数乘一位数转化为两个数的和乘一位数,最后讨论能否用竖式表示,通过讨论,学生全部参与了探索新知识的教程。
整理深化,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新知
这个阶段是讨论阶段的延续,老师应带领学生对已掌握的数学概念或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整理,并用语言或书面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能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知识结构中,整理的形式可独立尝试,也可小且合作,在学生合作讨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而对于学生质疑提出来的问题,教师不直接回答,而是把问题扔给其他小组或个人,例如说,“谁能回答某一组的问题?”或“我解决这个问题前先听听你们的意见。”,当学生结束讨论时,教师把学生重要的观点在黑板上板书出来加以点评,这样就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教学24×4学生充分探究后,教师并不急于将得出的计算法则,而是继续让学生尝试计算他们自已提供的另外几道乘法算式,然后把自已尝试探索过程中的感悟总结出来,概括归纳为计算法则,又如学习了9的乘法口决之后,让学生自主归纳,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寻找9的乘法口决问的特殊特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从中学到有用的思考方法,提高了归纳概括能力。
巧用练习,促使学生自主运用新知
这个阶段,通过练习检查学生对已学的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如何。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训练,还要做一些应用性(包括开放性)的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练习重点应强调学生实际运用,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地用现在模式解决问题过程,针对学生学习上的个别差异,教师可设计有层次的练习,如在学习混合运算时,练习题可这样设计,①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13-4, 45÷9,②你能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两步运算的算式吗?13-4=9,45÷9=5,上面第一题由全体学生做,第二题由基础较好的同学做,这样使后进生吃得消,优等生吃得饱,体验成功的喜悦,还要突出重点,形式新颖,有利用学生养成主动运用知识的习惯。用学生喜闻乐见玩游戏的形式,如:“数学医院”,“竞赛夺冠”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兴趣盎然,主动参与。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主体性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真心真意把学生当成课堂教学的主体,信任尊重,关怀每一个学生,并为他们提供思考,发问,表现及体验成功的各种机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作者:谢香梅 刘定邦 来源:财讯 2016年11期
上一篇:分析数学下滑成因找成绩提高策略
下一篇:数学教学“让学”的课堂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