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上有趣的数学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这双手不但可以用来拿东西,也可以称得上是一 种最简易最有效的学习工具,在数学教学上的功效妙不可言。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巧妙的运用好学生的双手这一学具,让学生首脑并用,既符合低年级学生注意时间短、爱说好动的年龄特点,又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变单调的数学练习为有说有动的表演,拓宽学生的动手范围,使学生更多的地感知生活中的数学。
人们的手指不仅可以创造财富还隐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手指”,可以使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直观。让“死板”的数学课“活”起来,让孩子在“动”的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只要教师善于开发、挖 掘、利用,让学生手、口、眼、脑各种感官并用,使学生置身于轻松的氛围之中,学生的“手”就会变成一张会说话的“嘴”;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此时的数学课堂定当是情趣横生,魅力无穷。
一、用手指认识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要的是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找出数学模型,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孩子在认识数的初步阶段,老师或家长都是通过实物和小棒让孩子通多一一都对应来学习1—10的数,根据孩子的认知规律,孩子能理解直观、生动形象的事物认知的过程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接触,看一看、听一听、动一动,孩子需要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孩子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这个时期学习以游戏为主的方式进行,并且,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渗透规则意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或家长不凡在学习和生活中和孩子做一做手指上的游戏,游戏第一步孩子两只小手握拳。第二步孩子按家长或老师的指令出手指,指令打乱喊1—10,孩子们要按指令伸出手指,孩子们伸出手指要按指令一次出示对应的手指数并用这个数说一句话,不能一个一个的数着出示。例如:老师口令发出 3,孩子们一次出示3个手指头,老师口令发出5,孩子们马上出示一只手的手指。在学习“10的组成”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和孩子们玩手指上的游戏。例如: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又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孩子们的数感。
二、用手指帮助孩子口算,优化口算方法。
口算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估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口算教学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手段,在计算过程中可以用手指辅助口算,让枯燥的口算“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的速度。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时,孩子们讲了多种多样的口算方法后,可以用手指帮助孩子们学习20以内进位加的“凑十法”和20以内退位减的“破十法”。例如:8+6= 在心里记大数,手上比小数伸出6个手指,看到8想到2,把两个手指借给8凑成十,手指还有4,所以8+6=14。12-7= 出示10个手指头(“破十法”首先就要有10)减7手指就倒下7个,加个位上的2,再伸出两个手指,伸出的手指有5个,所以12-7=5。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孩子们的脑中就有了伸出手指的表象过程,就像在脑中里拨珠子一样,很快就算出得数,提高了口算的速度,培养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具有非常大的潜能。虽说是小小年龄,但是如果按特殊、有趣的训练方法来训练,其口算速度可以提高好几倍。小学生的口算速度提高以后,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随之大大增强。
三、用手指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植树问题中涉及到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植树问题分三种情况:第一,两端都栽树;第二,两端都不栽树;第三,一端栽树。学生对这三种情况总是记不清,做起题来总是出错,更不用说能解决实际问题了。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具体了解这三种情况,我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说手指上也有数学公式,他们很感兴趣,随即让学生伸出左手,手心对着自己,告诉学生把手指看作植树的棵数,手指和手指之间的缝隙看作间隔数。把拇指看作植树总长的起点,小拇指看作植树总长的终点,拇指到小拇指间的距离看作植树的总长。1、五指伸出,也就是两端植树的问题,让学生观察手指和指缝之间的关系,手指的个数比指缝的个数多一,也就是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一。公式: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2、拇指和小拇指两个手指倒下,也就是两端不植树问题。手指的个数比指缝的个数少一,也就是,植树棵数比间隔数少一。公式: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3、拇指或小拇指其中一个手指倒下,也就是一端植树问题。手指的个数和指缝的个数一样,也就是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一样。公式:植树的棵数=间隔数学生在好奇心和趣味中很快掌握了植树问题中的三种情况。
这样,学生就不用为记不住公式而发愁了,一看手指就一目了然,从而为解决生活中类似的植树问题扫除了障碍,并能灵活运用。
结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其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较低,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鲍红艺 来源:东方教育 2016年2期
下一篇:小学数学预习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