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教育论文>数学论文

有趣的数学勾股定理(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09 00:06

 

 第1: 关于勾股定理有趣的数学文化与多种证明方法

 

  在同学们整个中学的学习生活和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有关直角三角形的计算和测量,那就是勾股定理的运用。我们老师不仅要教会同学们学会数学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我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去灵活运用以及有关它存在的各种数学模型中。还要能感受我们今天的学习都是古代数学家们经过大量的实践与证明的得到的东西,探索数学知识从无到有的文化。数学勾股定理的的,在历史长河中,勾股定理是全世界人的伟大发现。

 

  今天我们教科书上的多种证明,在此一一列举出来,可能对同学们学习数学以及培养数学兴趣有所帮助。并在今后的学习中铺平道路,对勾股定理有趣的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勾股世界

 

  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在我国最古老的数学经典著作《周髀算经》上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西周开国之初(约公元前一千多年)有一个叫商高的数学家对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封在鲁国当诸候)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端连结起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短直角边称为勾,长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发现如勾为3,股为4,那么弦必为5。这就是勾股定理,又称商高定理。

 

  在西方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也发现这一定理,并给出了证明,但他的证明也已失传。后来欧几里得写《几何原本》时,给出一个证明留传至今(后文我们再补充,丰富同学们的视野)。因而西方称这一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这一定理在数学上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工程技术,测量中也有许多应用。它在人类文明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而在中国的有一位古代数学家赵爽在继商高之后证明了勾股定理。他这个证明可谓别具匠心,极富创新意识。他用几何图形的截、割、拼、补来证明代数式之间的恒等关系(与我们今天教科书上一些证明方法的大致类似)。既具严密性,又具直观性,为中国古代以形证数、形数统一、代数和几何紧密结合、互不可分的独特风格树立了一个典范。以后的数学家大多继承了这一风格并且有所发展。稍后一点的刘徽在证明勾股定理时也是用的以形证数的方法,只是具体图形的分合移补略有不同而已。

 

  二、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以教科书编排为序)

 

  第一种证明:教科书P3,通过直接数出正方形ABC的小方格数,将不足一格的方格算半个。结果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小方格数即为面积。由此方法可以得出正方形AB的面积与正方形C的面积相等。

 

  第二种证明:教科书P8,如图所示:

 

  分析:正方形EFGH的面积=正方形ABCD-周围四个小三角形的面积。

 

  计算:正方形ABCD边长为a+b,则面积为(a+b)2,小三角形的面积为,代入分析里面的公式得:(a+b)2 -4€?a2+b2而正方形EFGH的面积也可表示为:c2,所以:a2+b2=c2

 

  第三种证明:教科书P8,如图所示:

 

  分析: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小正方形EFGH周围的四个小三角形的面积。

 

  计算: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b-a,则面积为(b-a)2,小三角形的面积为,代入分析里面的公式得:(b-a)2 +4€ǎ?a2+b2,而正方形ABCD的面积也可表示为:c2,所以:a2+b2=c2

 

  这里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据载最早是由三国时期数学家赵爽在为《周髀算经》作注时给出的。我国历史上将图中弦上的正方形称为弦图。这也是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ICM-2002)在北京召开的会标。如右图所示中央图案正是经过艺术处理的弦图,它既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又像一只转动的风车,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家们!

 

  第四种证明:教科书P11,是美国总统Garfield(伽菲尔德总统)1876年给出的一种验证勾股定理的办法。整个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在1876年一个周末的傍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郊外,有一位中年人正在散步,欣赏黄昏的美景,他就是当时美国俄亥俄州共和党议员伽菲尔德。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附近的一个小石凳上,有两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谈论着什么,时而大声争论,时而小声探讨。由于好奇心驱使伽菲尔德循声向两个小孩走去,想搞清楚两个小孩到底在干什么。只见一个小男孩正俯着身子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一个直角三角形。于是,伽菲尔德便问他们在干什么?只见那个小男孩头也不抬地说:请问先生,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4,那么斜边长为多少呢?”伽菲尔德答道:5呀。小男孩又问道:如果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7,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又是多少?”伽菲尔德不加思索地回答到:那斜边的平方一定等于5的平方加上7的平方。小男孩又说道:先生,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伽菲尔德一时语塞,无法解释了,心理很不是滋味。

 

  于是伽菲尔德不再散步,立即回家,潜心探讨小男孩给他留下的难题。他经过反复的思考与演算,终于弄清楚了其中的道理,并给出了简洁的证明方法。

 

  分析:四边形ABED是直角梯形,可通过求梯形的面积减掉两个小三角形的面积而得出△ACB的面积。

 

  计算:由梯形面积公式得梯形面积为[(a+b)€╝+b)]€?△ADC△BEC的面积和为:ab,所以△ACB的面积=梯形的面积-△ADC△BEC的面积和,代入以上数据进行化简得:,由图中可知△ACB的面积也可以表示为。因此 = ,最后得出: a2+b2=c2

 

  第五种证明:教科书P13,是历史上有名的青朱出入图如图所示。刘徽在他的《九章算术注》中给出了注解,大意是:△ABC直角三角形,以勾为边的正方形为朱方,以股为边的正方形为青方,以盈补虚,将朱、青二方并成弦方。依其面积关系有 2+b2=c2青朱出入图不用运算,单靠移动几块图形就直观地证出了勾股定理,真是无字证明”!

 

  第六种证明:教科书P15-16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画家达·芬奇对勾股定理也曾进行了研究。他的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可以从下面的实验中得到体现。

 

  (1)在一张长方形的纸板上画两个边长分别为ab正方形,并连接BCFE(如图)

 

  (2)沿ABCDEFA剪下,得到两个大小相同的纸板,如图所示。

 

  (3)将纸板翻转后与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

 

  (4)比较图,图中两个多边形ABCEEFA’B’C’D’E’F’的面积,发现两个的面积是一样的。就能得出勾股定理的存在。

 

  本种证明补充说明一下:同样两个纸板翻了下,就能证明,很明显,原图中剪掉的两个小三角形面积都在,翻一下只不过将剪掉的两个小正方形合并为一个正方形了,从而得出勾股定理的存在。

 

  第七种证明:教科书P16,也是无字证明如图所示,过较大正方形的中心,作两条互垂直的线,将其分成4份,然后,将这四个部分围在四周,小正方形填在中间,恰好得到大正方形。

 

  第八种证明(书本上没有列出)

 

  欧几里德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上有着独特的方法进行了论证,证明过程如图所示:

 

  证明:在Rt△ABC中,∠BAC=90€埃訟BACBC为边向外有三个正方形:正方形ABDE,正方形ACGF,正方形BCHJ。连接DCAJ。过A点作AN⊥JH,垂足为N,交BCM。先通过SAS,可得△ABJ≌△DBC, 因此它们的面积相等。而正方形ABDE的面积=2△DBC的面积,长方形BMNJ的面积=2△ABJ的面积。因此,正方形ABDE的面积=长方形BMNJ的面积。同理可得正方形ACGF的面积 = 长方形CMNH的面积。从而:BC2=AB2+AC2,即:a2+b2=c2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八种证明方法,相信同学们对于勾股定理会铭记在心,使这个烙印永远烙在心底,为数学的学习树立更为坚定的信心,为明天的学习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为心中的理想目标迈出成功的一步。让这次洗礼成为中学学习生活中最为难忘的一堂课,而且在今后的运用中会更加得心应手,我也相信你们会向古代数学家们一样,遇到问题会去探索、发现、归纳和概括。

 

  作者:赵祖洪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4

 

  第2:在《勾股定理》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勾股定理是欧式平面几何的一个核心结果,是三角学的出发点,与黄金分割一起被开普勒称为几何学两个宝藏。它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建立了固定关系,使人们对原来几何学的感性认识精确化,其中体现出来的数形统一的思想方法,启发了人类对数学的深入思考,促成了解析几何与三角学的建立,使数学的两大门类代数和几何结合起来,许多大科学家都认为勾股定理以及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深深地影响了现在许多学科的思考模式。

 

  一、通过课下上网、查阅资料,课上小组汇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了解我国古代研究勾股定理的成就,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知道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能重点介绍并掌握其中的几种证法。一类是利用一些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正方形或直角梯形,(如弦图和总统证法),另一类是将一种图案通过割补法转化为另一种几何图案,通过面积的计算方式不同从而建立三边之间的关系,获得勾股定理的证明。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

 

  在我们的教材中,提及了许多传统文化教育、数学文化的例子,我们可以充分发掘其中潜在的传统文化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李艳玲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 201615

 


上一篇:数学创新思维培养及其训练(共2篇)

下一篇:数学化归思想运用研究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