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特殊教育背景下律动教学中手势语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18 16:48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特殊儿童的成长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律动教学是改善特殊儿童孤僻、自闭、自卑的重要途径,手势语作为律动教学中教师与儿童沟通的主要方式,对于提高律动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律动教学效果能够帮助特殊儿童更快地学习与适应生活与社会,对特殊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律动教学的概念与内容

 

  律动教学是指系统性地开展舞蹈、音乐、基本体操和游戏等活动,打开儿童的心灵,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各方面健康全面发展。律动教学对象通常是幼儿、低年级学生和特殊儿童,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情感。律动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律动知识和技能,开发智力,锻炼身体,使学生身体和心理得到协调、均衡发展。律动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振动觉等,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通过模仿与练习,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空间定向能力,培养学生对韵律的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此外,律动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互动、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质,塑造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品格。

 

  由于特殊儿童不同于普通的儿童,在身体或心理上存在缺陷或障碍,因此律动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组织模式等方面,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以符合特殊儿童的学习要求与身体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教师作为律动教学的实施者和课堂引导者,其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特别是对听力有障碍的学生,手势语是律动教师最常用的方法,正确运用手势语,尤其是镜面手势语,对提升律动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大意义。虽然我国特殊教育起步晚,但是在国家现行的素质教育推动下,律动教师积极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在律动教学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对提升律动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更多的特殊儿童从中获益,对推动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特殊教育律动教学中手势语的运用

 

  在律动教学过程中,手势语是教师与特殊儿童沟通的主要方式。由于特殊儿童在身体或心理等方面存在着缺陷,反应能力慢,理解能力差,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手势语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运用手势语直观化、形象化教学

 

  目前,在律动课堂上,教师多使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影视作品进行教学,丰富课堂内容和教学组织方式。但是多媒体只是律动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中的组织和指导作用,对于听觉有障碍的学生,教师的手势语在课堂中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部分学生除听力外,视觉、嗅觉、触觉都非常健全,也有思想和感情。他们听不到声音,无法感知音乐的内容,不能感受音乐中所饱含的感情,这就需要律动教师运用一定的手势语帮助他们理解课堂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内容时,会做一些形象的手势语,生动地表现教学内容,加强视觉表现力,帮助学生理解、强化记忆。例如,在教学《小燕子》时,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以展示一群欢快飞舞的小燕子,一边播出歌词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在这里……”同时,教师用手势模仿一只飞舞的燕子,展现小燕子的身姿,学生跟着教师的镜面手势一起做,很快融入歌曲中,仿佛自己是一只会飞的小燕子。学生还可根据教师的动作衍变出多种动作,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教师的手势语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堂内容,而且练习了手部动作,为后续的课堂开展奠定基础。

 

  ()运用手势语感知韵律与节奏

 

  在律动教学中,通常会用到音乐,通过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情感。对于听力有缺陷的学生,通常听不到音乐,无法感知到韵律和节奏,更不能体验乐曲中的情感。律动教师的手势语能够帮助学生感受节拍,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律动教师运用节奏指挥镜面手语,跟随音乐节拍用手势语比划出表示1/41/8节拍中的节奏,并用脚踩鼓来表示节拍的强弱。学生只需观看教师的节奏指挥镜面手势语,并感受强弱鼓点的变化,运用视觉与感觉完成韵律和节奏的感知,以弥补听觉上的不足。比如:教师手上比划的拍子数快,脚踩鼓点强,学生能够感知出欢快的乐曲;手上比划的拍子数慢,脚踩鼓点弱,学生能够感知出舒缓的韵律。当学生熟悉教师的手势语后,就能通过感知音乐的律动和节奏以把握音乐的内涵。对于还有残余听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用心听节奏、看手势、听鼓点,强化节奏训练,发挥残余听力的潜能。

 

  ()运用手势语教授舞蹈动作

 

  在律动课堂中,教师会教授学生学习舞蹈、基本体操等动作,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并通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克服心理和身体障碍,在表演动作中感受音乐、释放心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跳舞应当准确把握节奏,正确掌握舞姿,表情自然生动。具体要求是学生躯体放松、呼吸自然、精神放松,动作优美到位、表情自然丰富。律动教师通过手势语帮助学生理解了课程内容,使其感受到韵律和节奏,这时就需要律动教师运用动作镜面手势语教授学生舞蹈动作。由于教师已经和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手势语互动,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理解教师的意思,这时教师运用动作镜面手势语示范并提示舞蹈动作,也需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师以手代口,面对学生,采取动作镜面手势语讲解舞蹈基本动作,分解舞蹈动作,这就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只需跟着做,体会教师的动作与情感融合,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加以指导。当学生掌握动作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思考、理解作品。律动教学是让学生发现、发掘美好的事物,而不只是让学生单纯地模仿。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看视频、讨论作品,手势语在此时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工具,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思想,鼓励学生多思考,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情感。

 

  三、手势语在律动教学中的作用

 

  在特殊教育中,律动教师运用手势语,以手代口讲授课堂内容,增加学生感知音乐和表现舞蹈动作的能力,手势语在律动教学中的具体作用如下:

 QQ截图20160418164828.jpg

  ()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特殊儿童身体或心理存在缺陷或障碍,尤其是听力存在缺陷的儿童,他们听不到声音,在律动课堂上,无法理解课程内容,更无法感知韵律和节奏。此时,教师的手势语就成为与学生沟通的主要工具。节奏指挥镜面手势语能够让学生通过视觉感知节奏和韵律,加强对音乐的理解。虽然听力有障碍的学生,其视觉、触觉和感觉都是健全的,手势语此时就相当于教师的语言,可以形象化地展示课堂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感知韵律和节奏,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手势语的教学效果比口语的教学效果更好,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具体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手势语形象化地展现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增加课堂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效果明显,也是学生喜欢参与的教学方式。

 

  ()增强学生参与性

 

  律动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需要学生参与到舞蹈动作学习与练习中,甚至有时要学生自己编排舞蹈动作,这些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以完成教学任务。特殊儿童身体或心理上的缺陷或障碍,增加了他们参与舞蹈表演的难度,尤其是听力有障碍的儿童,他们无法跟着节拍展现舞蹈动作,增加了课程的难度,对学生的自信心也有一定程度的打击,导致他们不愿意参与课堂教学。动作镜面手势语是一种教师与学生面对面,通过镜面形式进行动作示范的教学方式,学生无需考虑左右方向等问题,只需跟着节奏照着教师的动作,既是学习也是练习,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教师也可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进度,及时指导并纠正错误。学生跟着做教师的镜面动作,能够很快掌握动作的要点与难点,带动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参与性,加上音乐节奏的配合,学生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成长。

 

  ()鼓励学生培养自信

 

  特殊儿童身体或心理存在缺陷或障碍,在学习动作时反应迟钝,模仿能力和协调能力较差,大多数特殊儿童都会表现出自卑与不自信。例如,有的学生一个动作需要学习很长时间,而其他学生很快就能学会,就会加剧他们的自卑心理,而这类学生通常都会站在原地当观众,不敢做动作。镜面动作手势语教学,降低了学习难度,增强了学生自信。此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差异化的评价,当他们的动作做得好,表情到位时,教师应对学生多用手势语进行表扬与鼓励,如竖起大拇指或鼓掌表示做得很好等;当动作做得不好时,教师可以用手势对学生进行鼓舞与打气,告诉学生不要气馁,再接再厉。教师的手势有时会比语言更生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使学生更加投入到动作学习与练习中。教师应以一颗爱心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当学生犯错时,以鼓励取代批评,以包容的心态看待错误,让特殊儿童在一个包容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结语

 

  特殊儿童在身体和心理上存在缺陷或障碍,他们的教育问题更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律动教学对于打开学生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听力有障碍的儿童来说,律动教师就需要运用大量的手势语,采用镜面手势语的方式讲授课堂内容,帮助学生感知音乐节奏与韵律,指导舞蹈动作学习与练习。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更能增强学生参与性,最终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自信。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发展,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社会的支持,以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上一篇:试论特殊教育中启蒙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下一篇: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