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城市“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问题的现状、困境

发布时间:2016-06-14 11:22

  城市流动儿童正处于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是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城市流动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比较特殊,他们的价值观往往呈现出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矛盾和社会理想价值取向的功利化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来自客观的家庭现状,也有来自主观的学校及家庭教育教学的缺失问题。所以,针对城市流动儿童的价值观教育问题本文主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来提出相应的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的大部分基层劳动力由来自农村的强壮青年构成,农民工也就成了城市中主要的劳动力大军之一。这种城乡劳动力流动的现状也导致了另一群体的流动,即被父母带在身边,留在城市的儿童,随着这一群体的不断扩大,他们的生存处境,发展状况如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将这个群体界定为流动儿童,即户口在农村,而现居在城市,既包括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儿童,也包括在城市出生的儿童,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没有城市户口,处于流动状态。这些流动儿童大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处于青少年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的养成时期。

 

  1城市流动儿童的价值观现状

 

  11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矛盾

 

  111归属感的困惑

 

  流动儿童因为其父母的居留方式不定,他们也不得不跟随父母在不同的城市或城乡之间游走。他们的老家在农村,却因为生活环境的差异不能融入农村短暂的生活。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却因为这种城乡游走的关系,不能让他们有切实的城里人的感觉,这种状况让他们对自己的归属感产生困惑。

 

  112自我评价矛盾冲突

 

  流动儿童在自我能力、价值的评估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冲突,存在着自信与自卑交错并存的现象。这表现在学习上,有时勤奋学习、成绩拔尖,有时则调皮捣蛋、野性难驯;表现在情绪上,则极其不稳定,有时积极,有时消极。

 

  12社会理想的价值取向功利化

 

  由于与城市儿童身份地位的悬殊,流动儿童在他们的社会价值取向上更偏向于功利化,在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取向上更偏重于实惠的物质生活。而且目前最为重要的学习,其目的也是建立在个人化的基础上,成为班里的优秀分子,以期更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

 

  2城市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因素

 

  21农民工身份遭受的社会歧视

 

  依据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一些地方专门设立了民工子弟学校,这让他们从入学起点上就感受到了不公平,甚至于有的公办学校里单独编设了民工子弟班级,又让他们在上学过程中背负着标签的压力,承受着更大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带来的歧视无处不在的伤害着流动儿童的心灵。

 

  22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

 城市“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问题的现状、困境及对策

  家庭问题一直是影响流动儿童问题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源于家长自身的素质欠佳,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和文化辅导能力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家长无暇照顾孩子,给了孩子们很多的自由空间,没有限制的自由对自制力不强的儿童而言无疑是导致他们行为偏差的肥沃土壤,极易养成自由散漫、不守纪律的不良习性。

 

  23学校德育工作的缺失

 

  上文提到,流动儿童所接受的教育条件大部分是在政府划定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或者是公立学校中的农民工班级,这样的学校或班级往往配备的师资都不高,尤其是在资源配置上,提供的相比正常城市子弟的班级有很大的差距,在低成本运作的情况下,德育课程或常规的德育活动被渐渐遗忘。

 

  3城市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问题的对策

 

  31树立正确的社会理念

 

  城市流动儿童歧视现象的发生主要还是社会中一些不正当的理念在作怪,这些不正当的理念源于农民工的社会身份。农民工虽处于社会的底层,可是他们却为城市基础服务的运转奉献了巨大力量,没有他们,城市里很多主要的工程、服务将会脱节。所以,要加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思想,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认可农民工群体在城市里的积极作用,让他们在城市中也能找到归属感,从而为城市流动儿童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2发挥好社会实践的体验作用

 

  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建立在对周围事物认知的基础上,要通过实践体验来形成。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城市流动儿童价值观成长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拓展校外教育功能,引导儿童亲身体验。深入开展有助于城市流动儿童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以我的家在城市为主题的将农村淳朴风俗民情引入城市,推进城市与农村的情感贴合,也有助于改善不同身份之间的价值认同,让城市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之间的关系更亲密,打破了原本局限的交流圈子,丰富了儿童的成长体验,为流动儿童的价值观教育打好基础。

 

  33发挥好正面榜样的示范作用

 

  对流动儿童的价值观教育要注重激发儿童的内在认知能力。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引导他们向榜样学习,学习英雄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尊老爱幼的道德品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34要发挥好教师队伍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职业道德中强调教师要一视同仁,善待每一位学生;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良好品行影响每一位学生。教师要秉着一颗仁慈之心,用心对待每一位儿童,要去掉有色眼镜,赏识孩子的优点,多鼓励流动儿童在班级、校级的表现,以身作则的尊重流动儿童。当流动儿童受人尊重的需要被满足后就会弱化学习目的的功利性,追求自身的更高层次发展。

 

  35发挥好家庭教育的协调作用

 

  流动儿童中存在的许多价值观教育问题都和家庭有关。要切实强化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并且不断丰富指导服务内容,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和咨询服务。在进行社会实践和亲子服务时要多鼓励流动儿童父母的参与,通过优秀家长的现身说法、案例教学等方式,让流动儿童父母意识到自己在教育方面的缺失与差距,提高家长的育人意识和能力,改善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做好孩子们的榜样。家校合作是孩子价值观良好发展的第一步,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支撑的协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流动儿童价值观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作者:杨凤枝 谢明荣 来源:中国市场 201621

上一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个案及教育反思

下一篇:校内志愿者如何为农村特殊群体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