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教师如何合理安排特殊教育智障生的运
体育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活动。它可以促进全身各部位肌肉、骨骼以及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发展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人体的知觉、运动感、应变能力、创造力以及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育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聋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自食其力的人,体育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视。在体育教学中,既要教给聋生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正确引导聋生探求体态美,提高表现美的能力,从而陶冶情操,提高体育素质。
1.加强特殊体育教学队伍建设培养
体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不仅要求掌握普通的身体锻炼方法,还要懂得不同残疾类型所要求的恢复性训练,同时要懂得特殊体育理论,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体育师资队伍要求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双重标准。可以对教师进行缺项型的培训,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完善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补充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体育教师多参与残疾人士的运动比赛,多接触、熟悉残疾人心理和生理问题,才能累计更多的教学经验,为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残疾青少年才打下基础。
2.提高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
聋生身有残疾,应该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但并不意味着他人可以干预甚至替代聋生选择兴趣爱好、生存目标和发展方向。教师应尊重聋生的个性差异,切实做好导向工作,使每一个聋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领域,更深地了解自我,把握发展方向,体会到自身存在的意义。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让聋生懂得,作为聋哑人,不仅要掌握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知识,还要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1 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游戏"投降落伞包",聋生看到降落伞包五颜六色,非常好看,就都想亲自动手演示一下,教师应满足他们的愿望。聋生的模仿能力较强,他们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让聋生参与演示活动,这样不仅能使他们的兴趣高涨,而且能增强他们的表现欲和自信心。
2.2 加强基本功练习,掌握运动技能。每节课的准备活动环节我都让聋生进行基本功练习,把身体的各个关节活动开,避免运动中受损伤,掌握所学动作的技术要领,为聋生以后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养残疾学生的健康人格
心理素质包括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起、情绪、意志、自立等)。而聋生中存在意志消沉、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聋生消除这些不良心理,引导其向良好的方面转化。
3.1 初步掌握补偿自身缺陷的基本锻炼方法。何谓补偿,"是指机体失去某种器官或某种机能受到损害时的一种适应,是一种与正常人发展过程不同的有特殊性的发展过程。在这种有特殊性的适应和发展过程中被损害的机能可以被不同程度地恢复、弥补、改善和替代"。体育在教育和训练中避免系统性缺陷和形成系统性补偿具有积极的意义,是缺陷补偿和康复的积极、有效手段。
3.2 初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特殊教育理论研究认为,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为第一性的缺陷,将导致认识活动和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第二性缺陷。体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在改善和矫正学生第二性缺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体育活动练习需要在特定器械或环境中进行,需要学生克服生理和心理障碍,从而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坚忍不拔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心理品质。而且体育具有竞争性,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对残疾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3 培养残疾学生正确的成功观念。体育教学中,残疾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表现得比较明显,教师要培养他们正确的成功观念。比如跳高,面对一个新的高度,能否超越,一目了然,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却因人而异。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与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却各不相同。作为教育者,应迅速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引导残疾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心理障碍,培养他们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使残疾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体验,增强耐挫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
4."快乐体育"在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快乐体育思想将在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中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快乐体育教学理应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中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应将快乐体育思想渗透到现代体育教学中,然后再设计出多种具有快乐因素的体育教学方法,也就是每一课,每一节内容的体育教学都应包含有愉快学习的因素,以下几种具有快乐因素的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可供参考:
4.1.以游戏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也就是将体育教材的内容和增强学生体质的锻炼因素贯穿于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游戏中掌握体育知识。
4.2.以野外活动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即把体育课堂放在校外,例如登山、越野等,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以培养个性和意志品质。
4.3以合作学习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即借助小集体的力量,让学生互相协助,以共同达到掌握体育技能、锻炼身体的目的。
总之,快乐体育教学不能以单纯享受运动乐趣为目的,而应以系统的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有效的增强体质的科学锻炼和享受运动乐趣为目的。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学校体育客观实际,吸取其他国家的优秀教学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学校体育客观实际的"快乐体育"教育学模式。
作者:肖斌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6期
上一篇: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