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刍议特殊教育中智障儿童的音乐教学

发布时间:2016-08-11 15:47

  智障儿童是当前接受特殊教育的主体,音乐教育是特殊教育不可缺少的课程,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智障儿童的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对适宜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乐曲进行分类,结合智障儿童的特点,浅析智障儿童教学中的音乐治疗的训练方法,以达到音乐治疗的教学效果。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内涵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为什么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感情呢?因为音与音之间的联接或重叠就产生了音乐的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有一定的关联作用,特别对人的心理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一种艺术,是令人愉快、神圣的声音。

 

  一、智障儿童的定义

 

  智力障碍就是智力落后,有弱智、智力残疾、智力低下或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种常见的残疾。美国智力残会对智力障碍定义为:在发育期间表现出来的智力功能显著地低于平均水平,并同时伴随有社会适应行为方面的缺陷。通过在教学中对这些学生的观察,总结出智障儿童的一些行为特点。

 

  发展进程失调。这样的学生常常有别于正常孩子的发展状况,有的学生可以记住每一节课该上什么课,却记不住简单的一个字符;有的学生能掌握较复杂的节奏谱,却算不出十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能准确地回答出某日是星期几,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由于生理上的因素,使他们不但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他们的能力,反而会越来越退步,甚至连原本已掌握的能力也随之一同消失。

 

  感官反映异常。智障学生,他们不仅智力上有别于常人,在很多感官反映方面,也伴随有许多异常。比如,他们会害怕过分强烈的阳光,不敢与人进行目光接触,当你直视他的眼睛的时候,他就会不知所措,甚至是暴跳如雷;他们喜欢制造出声音来刺激自己,或者害怕听到强烈的音响;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喜好,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无视旁人的自娱自乐。

 

  言语沟通障碍。他们语言发展非常迟缓,不懂也不愿意用言语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内心,因此,他们就会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甚至去伤害别人。其实,他们因为长久自我封闭,以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使得他们不会用语言来表达,只能用行为去攻击他人。言语经常是含糊不清的,他们会在课上不分场合重复老师说过的话,就像鹦鹉学舌,他们分不清“你”、“我”,更难以理解别人的情感,不理解别人言语。

 

  情绪及行为障碍。他们的情绪极为不稳定,波幅很大,经常会有无顾的焦虑、害怕,还会无缘无故地大笑大叫。会在课堂上突然从座位上跳起来,然后沿着教室跳一圈,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坐在那里继续听讲。他们注意力不集中,显得坐立不安,有的孩子,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可是却听不到老师说的任何一句话。

 

  那么,音乐教学中如何针对智障儿童的特点进行有效教学呢?

 

刍议特殊教育中智障儿童的音乐教学


  二、选择适宜智力障碍儿童听、唱、弹练的治疗性乐曲

 

  针对智障儿童的以上行为特点,音乐治疗正是特殊教育中作为有目的安排的训练疗法。有人说“耳朵是心智之门”,音乐可以启智。事实证明,音乐治疗能改善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心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促进他们的身心和智能发展有着较好的作用。在音乐课上,结合智障儿童的行为特点,选择适宜的治疗性乐曲进行教学。相应的乐曲归类如下:

 

  一是具有“莫扎特效应”的乐曲。近年来,不断有人提出聆听莫扎特的某些乐曲有促进智能发展的效应,称为“莫扎特效应”。这类乐曲比较复杂,每首时间较长,弱智儿童难以集中注意力坚持听下去。二是鼓乐或其他节奏感强、声音或沉浑或清脆的打击乐,这类乐曲对大脑皮质兴奋性、刺激性较强,儿童参与击鼓同时聆听鼓声,或按鼓点步行、拍掌、身体摆动都能起到“大脑体操”的训练作用。三是童谣儿歌或特定编制的简单歌谣这类乐曲适合独唱或合唱,韵律感较强,易学易记。

 

  对智障儿童的音乐治疗需要个别对待和“人性化”方法教学。教学中要针对儿童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音乐。以聆听乐曲为例,每个智障儿童对不同类型的乐曲有不同的接受程度,有的喜欢儿歌,有的喜欢流行曲,有的喜欢古典音乐中的钢琴曲、大提琴曲,甚至管弦乐曲,对待他们要耐心,让他们能听上和练习各自喜欢的音乐。

 

  三、智障儿童的音乐训练方法

 

  对智障儿童,单靠聆听治疗性乐曲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教育他们唱歌、弹奏乐器、亲身参与各种特殊方法进行的音乐活动。需要教师结合智障儿童的特点和音乐乐曲,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进行教学。

 

  方法如:1.结合游戏进行敲打乐器或唱歌,发展儿童的活动能力。2.教唱特殊的歌谣训练言语能力和节奏感。3.结合简单的身体动作,聆听音乐或唱歌,训练身体运动能力。如体操、舞蹈、手足摆动或各种走步,随着音乐运动,有助于刺激和提高人的认知能力。4.通过集体的音乐活动,改善与别人相处和交流的能力。

 

  四、音乐治疗的教学效果

 

  音乐的作用在于它能否促进弱智儿童用手动、足动、眼看、耳听及脑子想把整个躯体和心灵都调动起来,从而让智力障碍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音乐作为一种放松及积极感情反应的诱发刺激,为儿童生理提供了放松的线索,让儿童在康复训练中聆听或参与音乐过程中得到一种愉快的体验,帮助儿童从分心状态或诱发焦虑之思考中到集中注意力得到有效地进行康复训练,心身得到良好的发展。

 

  作者:卢慧婷 来源:青年时代 2016年10期

上一篇:浅谈新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下一篇:特殊教育与德育教育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