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主要问题 (共2篇)
第1篇:论“以人为本”思想下的特殊教育学校管理
特殊教育在尊重特殊儿童的独特性、强调每一个儿童都具有学习的能力、关注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同时,特殊教育注重个别化教育,将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相结合,重视多学科、多部门的协同合作。本文主要探讨“以人为本”思想下的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工作。
从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虽然没有普通教育那么悠久,但特殊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殊教育的观念不断更新,特殊教育的对象不断.扩大,国家立法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大量运用于特殊教育,为改善特殊儿童学习和生活的质量提供了帮助。
一、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内涵
特殊教育学校管理通常是抬学校自身的内部管理,但该内部管理并不是将学校作为一个封闭系统来理解的,学校管理正日益注重学校与社区、学校与社会其他部门的关系。它涉及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以及协调学校与社区、学校与社会其他部门以及学校与家庭的关系等方面。特殊教育学校并不一单指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它还包括普通学校中的特殊班,也包括民政、残联、卫生系统的一些特殊教育组织机构,如残联的职业培训中心、聋儿康复中心等特殊教育机构。就普通学校管理原则而言,因制订原则的依据不同,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种种说法。但归根结底,我国的学校管理原则应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学校管理经验的高度概括。就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原则而言,既具有学校管理的一般性原则,也有体现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特性的特殊性原则;这些原则既要符合特殊教育基本规律、基本理念,同时也要能反映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规律和经验。
二、当前特殊教育学校的主要问题
1、经费严重不足。特殊教育学校普遍存在着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无论校舍还是校园环境,无论学校设备还是办公条件,与普通学校相比都有极大差距。一些特殊教育学校没有公用经费,举步维艰,不能维持正常运转,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2、办学设备严重缺乏。《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规定:“学校应具备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仪器设备、专用检测设备、康复设备、文体器材、图书资料等;要创造条件配置现代化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但目前,有许多学校的应有设备还相当缺乏甚至处于空白。
3、专业教师短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北师大特殊教育系主任、特殊教育专家谢非教授在谈到我国特殊教育现状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医院里最危重的病人需要医术最精湛的医生去救治,而特教儿童是最难调教的一个学生群体,却由众多技术并不精湛的教师去任教,这合理吗?”谢非教授的话发人深省。反思以前的特殊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改变特殊教育现状,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加快特殊教育发展,必须要调整师资配备,充实师资力量,将学校的精兵强将配备到资源室辅导点和特教生就读班。
三、“以人为本”思想下的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创新
1、以个性凸显特色。个性意味着“个别性”和“多样性”,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学校工作也同样如此。另外,“个性”意味着“完整性”,把人的智力、身体、情感、价值分割开来“培养”的任何行为,都是会伤害到个性的,要以个性凸显特色。
(1)根据学生特点,发展学生个性。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把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作为办学的特色。特殊儿童虽然在身体方面有了障碍,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但我们还应该看到他们仍有各种潜力。如聋哑学生听觉有障碍,但视力优于常人,对事物的形状和色彩有比较高的敏感性,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这是他们学习美术和书法的潜能。
(2)尊重教师的个性发展,推出个性化的教学能手。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传统观念过分地强调应当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制订详细周密的培训、业务交流等教科研计划,制定统一格式的教案、作业、考试等,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一个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规范、严谨。现代教育理论则与此有显著的不同。教师是一个个鲜活的主体,同样一节课,相同的教学方法、辅助用具、教育对象(学生),由两位个性不同的教师去上,可能得到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师的个性差异造成的结果。
2、建立规范化、民主化的管理制度。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建立全面性、规范性、操作性强的学校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上,建立加强情感沟通、政治学习、思想交流,广泛联系,缩短领导和群众的心理距离,密切干群关系。
3、开放管理增强办学活力。开放的环境是孕育创新的良好土壤,能给学校注入无穷的活力。学校只有与外界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传递,才能更好地获得生存与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努力创新特殊教育的学校管理理念、教师培养机制和学生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管理效能,追求理想化的特殊教育。
第2篇: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三个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关心特殊教育”上升到“支持特殊教育”,意味着特殊教育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加强特教学校的管理成为现代化教育中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必须以改革和创新提高管理效能,努力追求理想化的特殊教育。
1创新特殊教育的学校管理理念
第一,遵循残障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理想化的特殊教育应坚持“以残疾儿童少年为本”,从特殊教育的特点出发,设计明确的教育目标,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近年来,我校以率先实施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为目标,以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实施素质教育为途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努力为残疾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学校办学水平稳步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多次被市政府授予“关爱儿童贡献奖”。我们将进一步实施精细化管理,实施个性化教学,从每名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量身定制个体发展计划,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开发,包括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
第二,在转型发展的现实基础上推动服务升级。特殊教育转型发展是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和新任务。近年来,我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定在99%以上,教育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特殊教育转型发展具备了较好的现实基础。其次,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从“初步均衡”到“优质均衡”,这是特殊教育学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特殊教育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理念引领,要在教育观念上体现现代化,在教育管理上体现现代化,在师资素质上体现现代化,在教育手段上体现现代化,在教育设施上体现现代化。理想化的特殊教育,应该是普通教育中的一种精细化教育。其关键所在,是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以及每天的教学训练内容与方法等等。在转型发展的现实基础上推动服务升级,最终要以实现特殊教育的现代化为目标,采取科学化的综合性措施,努力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残障学生具备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2创新特殊教育的教师培养机制
近年来,我校积极实施“特殊教育教师成才计划”,组织教师制定成长规划,制订三至五年的个人成长规划,明确学历进修目标、职称晋升目标、专业发展目标,并提出达成的期限和采取的措施。注重人才梯队建设,使骨干教师群体不断壮大,骨干教师层次不断提高。
第一,确立“草根化”培养的宗旨。草根化培养,就是坚持教师培养工作走平民化、大众化路线,让每一个教师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发展潜能,都能参与课题研究,人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我们建立了学校教育教学微型课题的培养机制,引导每位教师申报个人微型课题,促使每位教师主动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切实解决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即使最近几年入校的新教师起点低一些、基础差一些,或者老教师年龄大一些,都不能放弃必须的专业发展。我们成立了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分层次引导每一位教师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状态。
第二,运用“刚柔相济”策略。刚性的方面是建立规章制度,用制度来促进学校的教育科研,用相对硬性的规定“逼迫”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我们学校的主课题,是苏州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残障学生艺术教育校本化的实践研究”。作为昆山唯一的特殊教育学校,我校现有14个教学班,162名在校学生,教职员工43人。学校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特殊教育学校”、“江苏省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单位”、“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等,学校发展需要我们加强教育科研,为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提供机制保证。同时,我们也实行柔性的管理,诱发、促进教师体验成功。我们努力创设自由、民主、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激发教师的教科研动机,尽可能为教师发展创造条件,包括提供经费、聘请专家等。
3创新特殊教育的学生管理机制
第一,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现代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校管理,我们积极建设和谐校园、文明校园。在创建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聋生做学校的主人。实践证明,当学生由“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时,能深切感受到学校领导、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因而更加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更加自觉参与学校管理,也更加能树立威信,让同学心悦诚服。激发“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和欲望,是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重要条件。
第二,增强学生的自立意识。学生自主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不断增强自立意识。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自立意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做到乐意帮助别人,才能夯实特殊学生自我管理的基础。由于聋生视觉敏锐,并且能运用手语和笔谈与人交流,所以聋生之间手语沟通良好,相互较为信任。当聋生干部发现不良苗头时,都能及时指出,别的同学也容易接受。
第三,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关键还在于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发挥引领作用。一是选好苗子。在学生中挑选政治思想好、工作能力强,学习认真的小干部,在强化培训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参与学校、班级的常规管理。二是指导方法。尤其是从未当过班干部的特殊生,在他们刚刚担任班干部时,往往无法开展工作。我们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定期组织优秀学生干部座谈会,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让学生干部参与到早读、眼保健操、早操、大课间活动等各项活动之中,有力地推进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校管理创新既要面对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艰巨性,又要接受实施个性化教育教学的新挑战。我们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办好群众满意的、理想化的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