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的方法和效果

发布时间:2015-07-28 18:32

关键词:语文;教学;走进;生活
  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语文。到底生活与语文的联系在哪儿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运用语文。当我们和好朋友高谈阔论时,当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经典的台词时,当我们在报刊上读到几篇优美的文章时,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语文所在。我们能否想到这些都和语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呢?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呢?
  一、在家庭生活中学习语文
  父母是儿童的启蒙教师,家庭是儿童学习的第一所“学校”,儿童的许多知识是从家庭这所“学校”获取的。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在联系家庭生活来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要根据每个家庭不同的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案。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做老师的,则可以让他写一篇《我的妈妈也是老师》;有的学生家长是搞养殖的,则可以让他们以家禽写一篇文章《我做爸爸的小助手》;有的家长是卖自行车做生意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则广告语“行万里路、骑爱玛车”。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得到了家长的赞许。还可以根据家庭环境来指导学生,比如临海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聆听海的声音,感受海的壮美。教师利用好这些家庭生活环境,就很容易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在课堂教学中演绎生活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环境生活化可以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充满新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语文的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怎样才能使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呢?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例如播放与文章有关的图片、音乐、电影,让学生感受到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生活情境。比如我在讲解文言文《三峡》时,播放了四川电视台的宣传片《三峡》,让学生领略三峡的自然风光、感悟大自然的秀美,当高耸的群山和湍急的江水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再去读课文,就仿佛是故地重游,很容易就理解了三峡山高、水急、景美的特点。
  三、营造语文学习的校园生活环境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舞台,学生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我们应营造语文学习的校园生活环境。怎样把语文教学和校园环境相结合呢?我们可以在学校开设广播台,培养众多的小播音员与小记者。让他们朗诵优秀作文和诗歌,或是表演相声小段子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还可以在图书馆开设讲故事比赛,让同学讲出自己身边有趣的小事,在小会议室开展辩论会,设定正方和反方,选择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展开辩论,训练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语言表达的流畅性。通过这种良性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
  四、创设符合社会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
  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学生最终还是要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为了培养学生在社会环境中学习语文,教师要创设符合社会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首先教师要安排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做一些社会调查,查找街头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了解最新的网络用语和大众新词;可以组织学生春游,让学生来担任导游,训练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等。同时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走向社会,如在教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热爱生命》时,可以围绕我们国家“5·12”四川汶川地震中那些对生命永不放弃的人和事来展开讨论。如一群无名战士,顾不上撤退的命令,依然返回废墟救援,被拖出后跪在地上大哭,并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通过对这些人和事的讨论更加可以让学生体会出,在面临着种种生死考验时,我们要怎样对待生命,以及生命的可贵。这比单一地讲解课本给同学们带来的震撼要大得多,让同学们在现实事迹中得到更多的体会,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特涅斯提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是与生活同在的,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也离不开生活。要想学好语文,教师应该把语文与生活相结合,并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改变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的被动地位,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学习语文,并用语文创造更加多彩的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胡寨中学)

上一篇:小学数学科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下一篇: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业多元评价”中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