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4G网络环境下的移动图书馆(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08 01:28


第1篇:4G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探讨


  4G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特征主要体现在资料获取的便捷化、服务时效的灵活化和咨询方式的多样化3个方面,需要从不断创新技术手段、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提升交互服务的时效性来完善服务模式构建体系,并以移动用户检索习惯的数据分析、多功能一键导引同步资源、资源整合的功能性提升,以及主、被动信息服务为构建策略,找到优化路径,全面实现基于用户需求的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提升。

  4G网络环境的全面覆盖,不仅提升了信息传播和使用效率,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的使用方式,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的高密度覆盖让信息无处不在。可以说,21世纪是4G网络的天下,脱离网络环境的一切事物均会被淘汰[1]。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模式需要转变,结合4G网络环境来进行移动端的信息推送,从而在效率、密度、广度上均有本质性的提升,多方面、多角度满足用户的现实所需,实现全面的发展。4G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在国外的研究和使用均已有较好的发展,例如英国约克大学在4G网络环境下所实施的移动终端接驳图书馆信息资源项目,在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学生在应用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信息的检索,深受好评。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则推出了学科咨询服务领域内的移动APP,尽管只有输入输出端口,但是使用量达到了每月30万次以上,十分方便,提高了信息使用的效度。从上面成功的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案例中,可以发现4G网络环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效率性,同时能够将图书馆的功能性全面提升,真正地转变了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全新的参考咨询服务体验[2]。

  1.4G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特征

  4G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资料获取的便捷化、服务时效的灵活化和咨询方式的多样化3个方面。通過对特征的总结和分析,我们能够进一步挖掘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价值,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1资料获取的便捷化

  4G网络环境能够保证信息传输的效率,令资料获取更为便捷。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用户需要在图书馆进行资料的检索、记录和使用。而在4G网络环境下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端实时进行资料查询和使用,同时资料获取的渠道也十分丰富,内容的可扩展性随着技术的完善而不断增加,令资料获取十分便捷[3]。4G网络环境下的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可以提供更为细化的资料获取内容,并支持多种格式的信息文件查看方式和存储方式,如word、txt、excel等,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便捷。

  1.2服务时效的灵活化

  4G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在时效性上更为灵活,在移动端的用户可以不用考虑时间、空间因素,一旦产生参考咨询的需求,便可以即时连通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检索和使用。可以说4G网络环境提供的是更为开放的服务模式,服务时间、服务手段也更为灵活,同时提高了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效率,降低了时间和空间成本,扩充了服务对象,提升了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质素。

  1.3咨询方式的多元化

  4G网络环境的高速率信息传输令咨询方式更加的多元化,不再局限于单方面的信息查询。例如,用户能够通过网络连通图书馆的职能工作人员,通过人工咨询的方式满足自身需求;还可以通过网络定制自身需要,解决图书馆藏还没有的信息等。诸如这种多元化的咨询模式提升了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综合服务能力,转变了传统模式的被动服务,增强了与用户之间的协作沟通,实现了基于用户需求的参考咨询服务。

  24G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构建要素

  4G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需要更加完善的构建体系,其中需要技术手段、人力资源配备、服务交互来支撑,才能够有效地保证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具体实现。

  2.1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

  4G网络环境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咨询服务环境,为信息的多元化传输提供了更多可能,因此能够在移动端提供多层次的咨询服务[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支撑,方式为多层次、多渠道、多系统的移动终端,如针对不同移动端和运行环境,在技术层面需要通过创新与协作来共同完成。以单一网页为例,不同移动端的查看、检索需要进行不同的代码开发,这样能够匹配到移动端的运行环境之中,优化用户查看和检索。同时,还需要通过动态网页中的一体化SNS软件设计来保证用户的交互、沟通能够实现,这需要在技术开发过程中进行嵌入式的代码设计,保证两者之间的关联度提高,即网页和沟通软件的融合。在4G网络环境下,只有通过全面的技术手段创新,才能够保证参考咨询服务模式能够满足用户所需,实现整体的服务质素提升。

  2.2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尽管实现了用户脱离图书馆的信息使用,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强大的人才体系支撑来保证服务模式的完善。如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网络信息人员、数据统计人员、文献检索人员、硬件管理人员等,只有在强大的人力资源保证下,才能够有效的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参考咨询服务[5]。在现阶段,因为用户的需求差异性较大,而自动化的移动终端服务很难完成,如信息定制、文献打包、学科知识服务等,很多模块的支撑仍需要人力完成,同时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较高。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从而为移动参考咨询服务建立良好的软环境,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

  2.3服务交互的时效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知识的研究可谓是日新月异,而用户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能够偏重于交互时效性的提升,从而满足不同程度的用户需求[6]。例如,用户需要查询某一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在产生需求后会传达到图书馆,而图书馆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的采集、选录、整理、分析,这样才能够建立基于时效的服务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工作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还有一些需要人工操作和沟通,服务交互体系要全面的以时效性为主,为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构建提供助力。

  34G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

  4G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应从策略层面研究,从而找到优化路径,才能够全面的实现。通过移动用户检索习惯的数据分析、多功能一键导引同步资源、资源整合的功能性提升和主、被动信息服务来构建完整的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可以实现基于用户需求的服务提升。

  3.1移动用户检索习惯的数据分析

  移动用户的访问终端需要建立数据集合的功能,来进行用户检索习惯的数据分析,根据同类用户的检索习惯和规律进行参考咨询服务优化。例如建筑类最新的材料使用研究、结构研究等,通过数据分析这类用户的检索习惯来进行跟踪服务,同时在文献收录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缩小范围,也可以进行目录的制作以方便移动用户的下一次使用。在4G网络环境下用户能够实时的和图书馆进行信息交互,图书馆会根据大的用户类别来进行信息的提呈,这样能够有效地为客户进行精准检索,节省大量的时间。通过对移动用户检索习惯的数据分析,能够有效地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移动参考咨询服务,在不断优化的跟踪服务下,能够完善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同时也满足了差异化的用户需求,实现和用户的共同发展。

  3.2多功能一键导引同步资源的实现

  4G网络环境下的高速信息传送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效能的提高,为了服务模式更为简单、快捷,在设计过程中基于用户检索习惯,可以设计多功能一键导引同步资源,这样用户能够在大的类别和需求确定的情况下打包下载信息,同时还可以选择性的进行资源的收录,在人性化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例如,英国利物浦大学所使用的FAQ数据库,通过服务器端和用户移动端的对接,将用户的参考咨询需求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找到相似值较高的信息来进行推送。而用户在反馈的信息目录中可以选择性的进行一键导引同步资源,这种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为用户提供最契合的信息使用方案,深受用户的推崇。

  3.3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功能性提升

  4G网络环境令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整合步伐加快,在功能性上也能够实现良好的对接。因为院校之间的文献数据库和偏好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用户的需求却种类繁多,因此需要通过图书馆资源整合来建立更好的参考咨询服务。具体来看,多家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和服务协作能够有效地解决不同用户的咨询问题,这种合作化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例如,200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就启动了“合作数字参考咨询计划”,在后续的不断发展中,高校图书馆也加入了其中,建立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而现阶段我国的图书馆资源整合也在不断推进,大多是根据地域性来进行合作。如芜湖地区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整合案例较好,其中包含了安徽师范大学、皖南医学院、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实现了大数据整合下高质、高效的参考咨詢服务。

  3.4主、被动信息服务的全面推广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是被动的,而在4G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则进行了优化和更新,可使信息服务逐步转向主动和可控。具体来看,通过高速的4G网络环境,客户在移动端能够即时的定制不同类别的信息,根据多种技术手段来选择信息的反馈渠道,例如邮箱、手机APP、实时通信软件等,还可以设置短信提醒,实现了主、被动信息服务的功能性转换,这种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为用户建立了专属的私人信息服务,有效地帮助用户实现了多线程信息获取方式,满足了用户需求。

  4结语

  4G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构建应基于用户需求来完成,从软硬件环境入手,通过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服务交互的时效提升来为其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进而通过4G网络来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满足多元化的用户需求。


第2篇: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比较研究

  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在新媒体大环境下不断推陈出新,本文从国内外各选取12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调研其移动阅读服务模式及内容,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可知,我国应加大移动客户端在高校图书馆的普及度,加强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深入,建设数字应用体验区,提升数字化研究空间服务水平。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传统纸本阅读不再是惟一的阅读方式,个人计算机、电视、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等,通过读取数字化的文字内容、音频、视频以及图片等信息,无限延伸了阅读的领域,成为新的受欢迎的阅读方式。在已经启幕的3G/4G网络带来的移动互联时代中,以移动阅读为主的新阅读模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阅读的定义也得到拓展和延伸。根据速途研究院公布的《2016年Q2移动阅读市场分析报告》指出,从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来看从2016年第二季度的规模达到298亿元,环比增长133%,同比增长达2065%。本季度移动阅读市场有明显增长[1]。

  我们不难发现,移动阅读市场正在持续爆发。在这种前所未有的环境下,促使近几年国内外移动阅读服务得到迅速推进,且在这方面的研究在较为热门。研究他们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对于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1移动阅读

  11国内移动阅读发展迅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方式改变的同时,阅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移动阅读正成为广大读者追求的一种时尚。根据《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比2014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0%,较2014年上升了,59个百分点。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份)和491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与2014年相比,报纸和期刊的阅读量均有下降,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上升。国民上网率为700%,较2014年略有上升,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持续大幅增长[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数字阅读方式远远超过传统阅读方式。移动阅读因便携性、移动性、内容丰富性、社会性、互动性以及环保成本低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青睐,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载体逐渐从传统的纸质媒介延伸到电子媒介领域,阅读内容也实现了从单纯纸质书籍、杂志向电子资源的过渡,随着移动阅读终端的逐渐普及,用户阅读时间、空间无限延伸,随时随地的移动阅读已成趋势。

  12高校学生移动阅读现状

  高校用户获取移动阅读的主要方式是在线阅读形式,它更受在校大学生的欢迎。其次,通过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下载文本离线阅读。高校学生作为年轻力量,在移动阅读中情况如何,笔者通过董文鸳对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报告得到大致了解。他提到大学生们每周进行手机移动阅读的次数超过“14次以上”的占336%,“8~14次”的占188%,部分人群阅读年限超过2年,所占比例占386%。在读物类型选择上,超过59%的学生选择文学小说,其次是阅读网站新闻占58%,除此之外电子报和电子杂志也是大学生移动阅读时主要关注的读物类型[3]。从上述数据来分析,移动阅读是高校学生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最大特征是碎片化阅读、阅读大多停留在浅层、阅读方式为快餐式閱读,而非深层次的阅读或专业学习。手机移动阅读在高校学生中已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阅读方式,高校图书馆应该对此做出必要的响应,以推动移动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并开展相应的服务,以适合学生的阅读需求。

  从总体上看,在校大学生在进行移动阅读时采用的方式比较多,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交叉使用。不管是怎样的获取方式,移动图书馆仍然是高校读者获取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及论文的主要来源。此外,门户网站提供的阅读资源和网上共享的免费文库资源(如豆丁网、百度文库等)也成为高校读者获取移动阅读内容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从商业数据库和电纸书商获取的资源较少。从整体上看,目前高校用户进行移动阅读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获取信息资讯和休闲娱乐,真正应用到学术上的还很少。同时,在调查中还了解到一定比例的学生喜欢到各种论坛阅读帖子并留言,这一情况说明当代高校用户在阅读过程中交流的目的也比较明显。

  2图书馆移动服务分析

  21国内图书馆移动服务分析

  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欧美等国家的图书馆尝试推出图书到期提醒、续借、预约通知等短信服务,图书馆移动服务也正式拉开帷幕。在搭建移动阅读平台方面,早期移动图书馆以短信服务为主,2005年以后WAP网站逐渐普及[4]。高校图书馆在国内开展移动服务业务早于公共图书馆,早期移动服务业务以短信通知和WAP网站上的OPAC检索为主。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正在探索的应用有两个方面:①移动终端阅读应用程序(APP),它具有操作简单、内容丰富、功能强大、避免繁复的网址输入,用户体验较好的特点;②微信公众平台,是目前大部分国内图书馆正在努力开展并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平台。其优势在于以热门社交软件为载体,更快更准确地将图书馆信息推送给读者。笔者选取在国内移动服务业务开展比较成熟的12家图书馆进行比较,采用网站访问、网络调研、文献调研等方法,对其移动服务业务进行比较,具体情况见表1、表2。

  在移动服务类型上,12家图书馆均已开通WAP、APP以及新媒体服务(微博、微信),与WAP、APP相比,微博、微信新媒体服务,除信息推送外,提供实时交互功能,方便读者咨询,更易获得读者青睐。

  22国外图书馆移动服务分析

  国外图书馆近些年在移动阅读服务领域的发挥似乎相对平稳许多,笔者从国外高校中选取了其中12所高校同样进行了服务情况调研,汇集成表格如下

  23国内外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比较分析

  231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共性分析

  经过对国内、国外移动阅读服务情况分析及对相关文献的学习,笔者发现,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移动技术都在改变人们获取资源和交流信息的方式。这些技术已经消除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通过手机提供图书馆服务来获得更多的潜在用户。为了提供随时随地可接收的短信提醒,信息咨询,移动OPAC等主要服务,给用户提供更完善的移动阅读环境,国内外图书馆在构建移动阅读服务时都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具有文本、音频、视频、图像等形式,可用于全球任何地区、可昼夜不停地访问的数字馆藏图书馆。它需要提供给用户高速的互联网连接和在线设施。

  2)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软件与移动技术接口:该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软件是自动化软件,包括计算机化的所有图书馆工作,如采集、分类、编目、流通等系统有内在的服务,如短信通知、登陆退出通知、逾期通知、付款通知、登记通知等。

  3)网站与移动视图界面:由于传统图书馆网站是专为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界面而设计的,而手机用户则会由于分辨率或其他技术无法打开相应界面。因此,有必要设计与移动设备兼容的响应式网站。

  笔者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务开展内容归纳为:移动Opac查询、个人借阅管理、讲座公告、在线荐书、资源动态、阅览室预约、参考咨询、多媒体资源、二维码、WAP网页、移动图书馆客户端等,通过前期调研整理出中外各10所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基本情况(见表4、图1)。

  232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差异性分析

  中外图书馆对“移动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設都很重视,以移动图书馆服务为图书馆新的服务方向的理念不断加强,并都在为建设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而努力,但其中的差距也十分明显。

  根据表4、图1,结合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开展仍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从服务模式来看[14],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在WAP网站和移动客户端方面都有较多投入,且广泛地将二维码应用在图书馆服务之中。这一点从绝大多数图书馆都在使用不同公司的移动图书馆应用或掌上图书馆、微信、微博进行信息服务与信息推送且将二维码放在主页上的行为即可看出。而相较于移动客户端的应用,国外高校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则更多的是以WAP网站为主的服务模式,辅以移动客户端模式,而二维码服务模式则多用于寻找学习室、码打印机和电子板等。这一点与国内多用于微服务及海报服务等情况相比有所区别。

  从服务内容来看,在大部分经典服务上各个国内外图书馆都为读者提供了相对完善的移动服务菜单,包括书目检索、个人借阅管理、资源动态等等。国内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相对有所欠缺。笔者发现,国外移动客户端多设有“AskLibrarian”或读者留言等类似的请求,而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则是以参考咨询表单或常见问题的形式罗列出来,由此看来国外部分高校的信息咨询与反馈相较而言更加及时有效,更加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国外图书馆在多媒体资源服务上显然比国内图书馆做得更好,国内图书馆很少提供移动端的音视频或图片等多媒体资源服务,所以国内图书馆在多媒体数据库搭建及平台建设上仍需努力。与传统的书目检索、借阅管理、资源动态等服务相比,国内外目前在空间预约服务方面提供较少。少数国内高校图书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或移动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空间预约服务。在讲座公告、在线荐书方面,国内比国外普及一些,可以看出国内比较关注资源的推广与传播,这一点或与国内外服务侧重点不同有关。综合前期调研及此次比较,二者的主要差距有以下几点:

  1)中国读者、馆员对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的认知程度差于国外。许多学生、教师甚至馆员都不知道移动图书馆这一概念,或者仅仅是听过这一概念而不知其意。

  2)国内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在创新领域的普及程度不如国外高校图书馆,如参考咨询服务、多媒体资源服务,尤其是多媒体资源服务,国内图书馆发展还相对滞后。

  3)国内高校移动阅读服务的方式较为简单、单一。国内多以短信服务为主,WAP网站访问为辅,很少有图书馆能够实现较为完整的移动图书馆于都服务平台建设。而国外现阶段,除了短信与WAP访问外,平台服务已越来越普及[15]。

  4)在移动阅读服务内容与服务深度上有差距。目前,国内移动阅读服务的内容主要有图书到期提醒、图书预约服务、书目信息检索、图书馆公告、电子书阅读、参考咨询服务等,而国外移动阅读服务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往往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无论是图书馆网站还是服务平台都更注重设计,重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3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对策

  31加大移动客户端在高校图书馆普及度

  经过一系列的调研显示,较知名的国内高校馆较多地使用移动图书馆客户端,例如汇文、超星、方正等公司设计研发的移动图书馆APP,图书馆读者通过一卡通入口进入到为本校“量身定制”的移动服务应用界面。但相对较知名图书馆,普通高校图书馆的移动阅读客户端服务从内容到形式都相对单一,虽然也有类似服务,但对比国内外先进水平图书馆的移动服务还有一定差距。相较而言,高校图书馆在使用微信、微博开展移动阅读服务方面更加投入、灵活,特别是微信,其主动推送内容更加及时、多样。所以各高校可以积极投身到移动图书馆APP阅读服务与微信阅读服务互相结合与嵌套的模式规划工作中,可将服务侧重在读者关注度较高、设计较完善、管理相对便捷、开发相对节约成本的应用上,进而加速提高高校移动应用服务一体化水平。全面扩大移动阅读服务在校园的普及程度。

  32高校图书馆整合移动阅读资源

  由于经费和预算的限制,高校图书馆能购买的移动阅读资源有限,只有根据本校的学科设置购买数字资源。所以,高校图书馆要根据移动阅读终端的特点,整合移动阅读资源,将本馆的电子资源建设成为适合移动平台的资源,让读者可以在任何一种档次的移动阅读终端上浏览全文,满足读者对馆藏资源的移动阅读需求[16]。还可以增加一些多媒体资源,如学术视频、讲座、精品课程、人文地理纪录片等,把这些视频资源转换成可以在移动设备上播放的视频格式,让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读者们除了进行对学习有益的移动阅读,也希望能有一些休闲娱乐方面的阅读资源,如生活资讯、小说、体育新闻等内容,图书馆可以适当订阅一些关于休闲娱乐方面的电子杂志。

  33加强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深入

  经研究发现,图书馆需要在有问必答的良性循环的氛围下,可以实现例如提高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度,从而提高移动阅读服务范围与水平。充分发挥微信二维码及移动客户端APP的优势,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机器人小图”,与微信绑定,通过智能问答机器人自动回复关于图书馆搜索书籍、资料等相关问题,发挥参考咨询服务深入化的作用。再比如,上海大学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后台开通多客服客户端,与微信管理平台绑定后,客服馆员便可与读者之间实现在线即时问答。利用微信的优势方便读者的问题得到尽快解决。各高校图书馆应将自身优势与移动APP相结合,以自主开发或寻求企业合作的模式,制定出更多不同的满足自身读者需求的参考咨询服务方案。

  34建设数字应用体验区,提升数字化研究空间服务水平在开辟物理研究空间或研讨室的基础上,图书馆还可以开辟数字应用体验区,在其中提供各种电纸书、平板电脑等最新数码设备的数字应用体验服务,使广大师生可以体验各种新设备、新技术和图书馆相关的新服务与新内容,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推出的移动图书馆、移动经典阅读、移动多媒体课程点播等服务,就是很好的示范。可将体验区嵌入到研究空间中,引领读者进入从体验到探讨再到研究的良性发展模式上来。


上一篇: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论文(共2篇)

下一篇:微信在小学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