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公园社区体育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摘 要:通过对淮南市公园社区体育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影响社区体育开展的因素,了解和掌握社区体育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效的加快社区体育工作的发展。研究表明:1、社区体育管理者、指导者队伍薄弱;2、社区居民锻炼中的项目有限;3、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更新和扩大,政府要加大在资金方面的投入;4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淡薄,社区体育参与者年龄跨度过大、趋向老年化。
关键词:淮南市;公园社区;社区体育;开展状况
20世纪80年代,社区体育在我国经济体制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大发展,大众体育需求的变化,体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而产生发展起来,随着《全民健身纲要》第二期工程的全面实施,以人为本,科学的发展观将成为指导群众体育工作的出发点,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要,维护人民群众合法的体育权益将作为衡量和考核群众体育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准,在我国社区体育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无论在体制结构,组织形式方面,还是在体育设施,经费,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社区体育作为我国体育发展的主流,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途径,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体育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淮南市公园社区体育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了解掌握社区体育在开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为社区体育的更好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1、 研究对象:淮南市公园社区体育
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3、 淮南市公园社区体育开展状况的调查结果
3.1公园社区体育管理者和指导者的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分管社区体育人员的基本都是男性,年龄在40—55之间,他们虽然不都是体育专业的,但是都对体育很爱好,而且对某一项体育项目比较专业。学历层次基本是高中或大专,是经过淮南市社区体育管理正规培训的;没有专人负责社区体育活动,只是有人兼管。社区指导员本社区的基本情况是国家级指导员1位、一级指导员6位、二级指导员18位、三级指导员36位,义务性指导员的年龄偏高学历偏低、在经营性的体育场中,健身指导员男性高于女性,年龄结构偏小学历相对较高,而且有一定的报酬;经过正规途径培训的社会指导员比较缺乏,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需要。
3.2公园社区体育项目的现状
体育活动项目是社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居民开展体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外在表现,他的种类和形式能直观的反映出社区体育开展的特色以及社区体育的普及程度。调查显示:跑步列为第一,占35.6%;第二是体育旅游,占28.1%;第三是舞蹈类,占20.2%。跑步老少皆宜,场地简单,技术质量不高,运动量大小容易控制,健身效果好,加上现在龙湖公园免费对市民开放,为居民跑步提供了更好的健身场所。体育旅游项目经过几年的磨合,开始由观光转为休闲,休闲运动和户外运动油然而生,体育旅游渐成热点,人们开始喜欢登山、野浴、垂钓,年轻人开始喜欢轮滑、滑板等运动,这种绿色、异地、远足、耗时较长的运动模式也将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它集身心锻炼于一体,但受到一定经济基础的限制。舞蹈类排在第三,这种韵律、非竞技性、文体一体化的项目很适合社区女性居民锻炼,特别是中老年女性居民;另外还有一些武术爱好者和其他的占16.1%,主要练习太极拳、剑等。
表一
跑步 | 体育旅游 | 舞蹈 | 武术及其他 | |
百分比 | 35.6% | 28.1% | 20.2% | 16.1% |
社区作为政府的基础职能部门。其可支配于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是屈指可数的,从调查中显示公园社区政府的投入只有3万元/年左右,经费主要用于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如开展活动租用场地,聘请裁判,服装费,奖品等,主要目的是激励、鼓动、带动更多的居民参加到健身锻炼中来。这种政府投入经费,能根据社区的全局考虑,统筹安排,合理布局,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现有的经费远远不能满足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社区体育经费平均到每个居民身上在一元左右。公共体育场地只有现状的龙湖公园免费开放了,其他的场地和设施只是一些小区里面的健身器材,而且设备陈旧,根本不能满足居民的要求,需要政府在这方面进行大力度的投入。本社区没有高等学校,只有一所完全中学和五所小学,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也非常缺乏,基本只能满足本校学生的需要,另外从调查中显示,社区居民到学校场馆去锻炼的人数并不多,经常去的130人占17.54%,偶尔去的228人占30.77%,从不去的383人占51.69%。如下表
表二
经常去(%) | 偶尔去(%) | 从不去(%) | |
人数 | 130 | 228 | 383 |
百分比 | 17.54% | 30.77% | 51.69% |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的居民选择的体育活动的项目也不同,不同地区的人群参与体育活动受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体育活动发展的不平衡性。经过调查发现公园社区体育晨晚练点的参与主体在性别上具有共同点,即是女性的比例大于男性,女性占58.3%,男性占41.7%。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因为女性的体育活动多以健身操、各种舞蹈类为主,加之晨晚练点场地,如广场、公园等非常适合此类活动的开展,可以聚集起许多有此爱好的同性进行体育锻炼,规模以及人数都要多于男性。而男性多以个体活动为主,如散(跑)步、太极拳(剑)等;
表三
男性 | 女性 | |
百分比 | 41.7% | 53.8% |
表四
50岁以上 | 25-50岁 | 25岁以下(%) | |
百分比 | 62% | 15.2% | 22.8% |
4.1社区体育管理者、指导者队伍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培训。
4.2社区居民锻炼中的项目有限,运动项目相对比较传统,新兴项目参与
者较少,社区体育指导员应加强对新兴体育项目的锻炼价值以及锻炼方法的推广和 普及。
4.3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更新和扩大,政府要加大在资金方面的投入。
4.4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淡薄,社区体育参与者年龄跨度过大、趋向老年化,社区管理者和指导者要加强社区体育锻炼的宣传,积极组织体育活动,带动整个社区的体育氛围,特别是中年人的健身意识。
5、参考文献:
[1]宋杰.《对当前社区体育设施配置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7.9
[2] 王美,崔冬冬.《社区体育概念的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4(7).
[3] 王凯珍 .《对北京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 体育科学 1994,(5).
上一篇:论我国的篮球运动文化特征与发展
下一篇:高校健美操表现性评价的量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