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训练对提高学生肺通气功能的调查分析
摘 要:为了解有氧训练对学生肺通气功能的影响,作者对40名年龄、身高、体重、胸围等可影响因素相似的男性学生配对进行了肺功能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各项测试指标均以实验组为高,但与1960年吴氏标准比较,MBC和FEV1,增加不够理想,结果提示肺功能的发育虽与先天能力有关,但有氧训练可充分发挥这种能力的潜在力量,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应以提高学生心肺机能为主,采取各种强度的有氧训练,以不断提高学生肺功能的发育。
关键词:有氧训练;肺通气功能;调查分析
有关肺功能的测定工作,近年来发展较快,范围也从临床医学而扩大到预防医学领域。但在高等学校却末广泛开展。为了了解有氧训练对学生肺通气功能的影响,笔者于2011年10月5日~20日对厦门大学嘉庚学院40名18~20岁男性学生进行了肺功能的测定,以期作为评定有氧训练对提高学生体质的一个辅助观察指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1年级(新生)选择40名男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名实验组学生进行一年的有氧训练,他们的平均年龄为19.3岁,平均身高169.88cm,体重59.2kg,胸围86.8cm。有氧训练的内容是以有氧健身操为主,训练的时间除每周两节体育课外,保证每周二次、每次40分钟的有氧训练。将20名实验组学生按同年龄、同地区、同班级配对,分为对照组。对照组学生身高与实验组学生身高相差﹤0.21cm、体重相差﹤0.31kg、胸围相差﹤0.6cm,他们每周除两节体育课外,无专门运动训练
对40名学生用常规方法、指定专人操作进行肺活量(AC)、最大通气量(MBC)、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的测定。检测仪器用国家嘉兴FE-Ⅱ型肺活量计,所测结果全部按当时室内温度换算成37oC水蒸气饱和的肺内容量。
2 实验结果
2.1学生形态测试指标比较结果(见表1)。各指标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形态指标比较(±S)
组 别 年 龄 身高(cm) 体重(kg) 胸围(cm)
实验组 19.3±0.67 169.88±2.84 59.2±3.08 86.8±2.57
对照组 19.3±0.63 169.67±3.13 58.89±3.26 86.2±1.49
注:P﹥0.05
2.2 学生肺功能各测试指标(见表2)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经显著性检验,VC和FEV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MBC和MMEF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肺功能测定结果(±S)
组别 VC(ml) MBC(L) FEVl(ml) MMEF(L)
实验组 4250±257.61** 109.64±10.94* 3787±199.78** 4.72±0.83*
对照组3570±401.52 94.98±19.16 3025±389.57 3.74±0.97
2.3 学生肺功能与吴氏标准比较(见表3),实验组学生肺功能全部高于吴氏标准,对照组学生VC和MMEF高于吴氏标准,而MBC和FEV1均低于吴氏标准(吴绍青与1961年制定的健康男性成人肺功能标准)。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肺功能与吴氏标准比较
组 别 VC(ml) MBC(L) FEVl(ml) MMEF(L)
实验组 4205 109.64 3787 4.72
对照组 3570 94.98 3025 3.74
吴氏标准3470 104.0 3179 3.37
3 讨论
肺功能的测定是了解生理机能变化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包括了通气、换气、血流和呼吸动力等各方面的功能。呼吸的主要功能是给身体细胞提供氧和排出二氧化碳。它是靠心和肺脏来共同完成的。为适应组织细胞变动的需要,心和肺必须是可变的泵。从基础代谢到活动量最大时的各种水平的新陈代谢中,这些泵都应精确地调节着,使人们得以最大的能量代谢来适应每一变动的需要。在有氧耐力项目中,由于运动时间长,肌肉活动需要更多的氧,因而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加大,从而保证了机体的代谢水平与运动能力相适应。青少年正值生长发育阶段,在此时期,各种外界因素都可以影响到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的发育。本文实验组学生教师为他们制定一整套有氧运动训练方案,经过一年的有氧运动训练,肺功能各项测试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经常参加有氧运动训练,可以使呼吸系统的机能得到更大的锻炼,呼吸肌力量加强,肺组织弹性增加,胸廓活动范围增大,从而提高肺功能,有利于青少年身体的健康发育。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MBC和FEV1测定结果略高于吴氏标准,而对照组学生虽然在年龄、体重、胸围等可影响因素与实验组学生相似,但MBC和FEV1均低于吴氏标准。从两组学生的测定结果看,对照组学生由于平时没有专门的运动训练,肺脏机能与呼吸肌均不能适应大运动量的要求,具体表现在MBC和FEV1均低于吴氏标准。而实验组学生MBC和FEV1虽高于吴氏要求,但用二十世纪末的结果与六十年代标准相比,提高的幅度显然是不够的。MBC是在单位时间内以极大的呼吸速度和幅度所测得的。由于是属于动态功能的测定,因此在测验通气功能的各种方法中,MBC的意义极大。当MBC测定有困难时,FEV1的测定可获得同样的结果。本文学生MBC和FEV1测定结果提示,高校学生在体育锻炼时,应逐步加大运动量,以提高肺脏对大运动量时的深大呼吸的适应能力。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肺功能测定结果表明,一个人的肺功能虽然与他们的先天能力有关,先天能力是决定个体肺功能的内在因素,但加强体育锻炼,作为一个外环境因素却可以充分发挥这种能力的潜在力量。儿童青少年时期有规律的锻炼,对提高他们的体质状况具有深远的意义。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机能为主。为此,在教学训练中应采取相应的锻炼内容,采取各种强度的有氧训练方法,并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习惯,开展广泛的达标锻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心肺机能。
参考文献:
[1]吴绍青等,肺功能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第一版,上海科技出版社 1961
[2]运动生理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78
下一篇:浅析激励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