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体育对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影响
摘 要: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和多年来从事体育教学和社会活动的经验,针对目前高校体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完成高等院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光荣任务,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关键词:全民健身;体育教学;高校体育
全民健身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大众体育运动受到政府重视并全面开展起来。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得以沿着健康的轨迹发展。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全民健身计划”,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纳入学校教育考核主要指标。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督导制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倡导科学、健康的青少年健身和运动理念。办好各级各类业余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传统校,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1高校体育对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影响
高校对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起到的作用趋于明显,高校体育即健身实践、健身教育和健身研究三项功能与一身,深刻影响了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速度与水平。
1.1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教育的发展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基础。”受过正规专业教育,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高校体育教师们,他们不仅担负着指导校内学生学习体育的任务,同时还是指导社会开展体育活动的一支重要队伍,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体和育人。而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一个基本的方面就是向学生传授健身知识与技能,培养健身的指导者,大学生的运动技术、体育文化水平、运动能力都高于其它非体育专业的人群,特别是近几年来高校体育课改革,开设了专项课和选项课,培养了大批具有良好体育兴趣、意识、能力的毕业生,他们走向社会后将成为我国全民健身队伍中的骨干力量。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双休制的实行,健身、娱乐、康复与休闲体育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各企事业单位的体育活动相继增多,因而需要更多的体育指导者和组织管理人才,而来自体育专业院校的毕竟是少数,大量的则是要依赖于受过良好体育教育的非体育专业的体育爱好者来担任社会指导者。因此,高校体育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全民健身教育的发展。
1.2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实践的发展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高校学生是一个较为集中的群体,也是从事健身运动条件最有保障的群体。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是接受教育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佳阶段,因此,大学体育对巩固和提高学生阶段的体育成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能力和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价值观,树立全民健身意识,具有战略意义。高校体育的教学模式以体育教学、课内外体育锻炼、业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活动等形式来培养和塑造人,它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健身活动开展实践的过程。高校体育场馆附近,近几年来都有很大的发展,在不影响校内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全部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人群及居民开放,提高了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弥补了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 高校体育对全民健身活动实施的影响
高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为全民计划纲要的顺利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应新形势的需求,高校体育教学都在进行创新改革,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使他们不仅成为全面健身活动的参与者,更是宣传者和推动者。
2.1高校体育发展的经济困境对全民健身活动计划实施带来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猛速发展,教育事业呈跳跃式前进,各个高校对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一些较大型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资金动投入很大,上亿元或者少则上千元,往往高校负担不起这么高昂的费用,导致现今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单一、规格低、设施不健全,对全民健身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开发利用滞后
学校每年仅有的体育场馆维持费过少,不足以添置新的体育器材或者进行场馆设施的维修和保养,更谈不上有多余的资金对高体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进行投资,这又给全民健身活动的顺利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
3高校体育改革势在必行
高校是培养知识分子的摇篮,而近年来反应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不佳的信息令人痛心惋惜。国家体委科研所对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一万二千多名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调查后发出了呼吁,指出,目前有71%的中、高级知识分子遭受着疾病的困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部分高校中统计因病不能坚持正常教学的人员多达2816人。脂肪肝、乳腺增生、高血压等病病发率相继提高,知识分子的亚健康状况呈上升趋势。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应该在增强学生体质反面做好教育工作,不仅要促进学生的身体身心健康,更应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1把“为人民服务”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体育工作如何体现这一方针政策,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要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7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群众体育是体育的主要核心,体委应该主要在这方面搞好。”江泽民同志视察国家体委训练基地时曾指出“发展体育,振兴中华,”的口号。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李鹏指出“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提高国民体质作为重点。”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群众健康的高度重视、大力开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2、引导组织人民
群众参加体育锻炼是体育工作的核心
学校贯彻实施开展群众体育活动,要遵循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学校体育要紧抓大学生这个重要群体,其次是广大教职员工。从目前调查情况分析,开展教职工体育活动的难度要大些,由于教职工年龄差异大,健康状况不一,体育基础有所不同,对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的形式种类也有所不同。特别是中年人,忙于工作、家庭、老人、孩子等问题,把自我更多的奉献给了工作和家庭,而没有抽出时间来进行自身的身体健康锻炼,但动员和引导组织这部分群体参加体育活动是迫切需要的。
4 不断更新观念,增强全民健身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至少人们已经不向以前那样有着“无病不投医”的错误认识,“亚健康”这一专属名词被众多人所理解。健康不再是单纯的没有身体疾患,而是要有健康的生理、心理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健康是社会进步的潜在动力,也是创建小康城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因此,促进健康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青少年人群是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主力军,因此,大学期间,是培养他们自我锻炼能力和形成正确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要增强他们全民健身意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宣传体育教育力度。
参考文献: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N].国务院,1995
[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只要纲要[N]..教育部,2002.
[3]陈宁.全民健身概论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7.
下一篇: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师生冲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