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日本体育教育目标发展及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5-11-06 09:14

摘 要:对日本体育教育目标改革背景进行研究,阐述其现状及启示,以图为我国体育教育目标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日本 体育 目标 改革
  日本公布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学习指导纲要是在1958年,即所谓的国家教育计划。自那以后,为适应社会变化等原因出发,大约每10年修订一次。现行的学习指导纲要,是在平成8年7月中央教育审议会第一次咨询问答和平成10年7月教育课程审议会咨询问答内容的基础上修订的。日本的体育教育目标的发展呈现出:摸索学习时期、自主发展时期、改革发展时期和跨世纪新的发展时期。
  一、日本体育教育目标改革背景
  (一)日本体育教育目标的摸索学习及初建时期
  在日本,由于美国的占领,战时的军国主义体育被彻底否定,在美国的指示下,日本进行了自己的学校体育改革。日本的学校体育转向以民主、和平为目标,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 完成培养“民主的、身心健康的国民”教育。这个时期共颁布过3 个体育大纲 1947、1949、1953 年 ,虽然提出的目标存在差异,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都较强调多方面的发展, 具体分为3 个层次的目标: 身体的目标; 社会的目标和生活的目标;身体的目标——促进正常的身体发展, 提高活动能力;社会的目标——通过身体活动, 培养民主的生活态度; 生活的目标——能够正确地安排余暇生活, 进行各种身体活动等方面。
  (二)学校体育教育目标自由自主发展时期
  随着日美《旧金山条约》的签订和日本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日本进入了政治独立、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日本的学校体育也进入了自主的进行理论建设、理论争鸣、理论实践的发展阶段。1958年强调的是“基础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1968 年则强调发展体力以及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能力。总的来说, 在这一时期,由于承办东京奥运会等原因,日本的体育教育目标以学科为中心,重视培养运动技术技能,重视学生体质的提高,以及开始重视通过体育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外体育教育目标的层次性有所加强。具体的目标分为3个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实能, 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 形成健全生活的态度;通过运动与游戏,培养学生情绪安定,态度公正,严于律己,互相协作等自我责任与必要的社会生活能力;培养运动过程中,注意健康与安全的能力和态度,提高维护健康的安全生活的能力和态度,学习保障健康的必要的知识。
  (三)深化体育教育目标时期
  70 年代日本进入了安定增长时期,日本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意识和社会的变化对学校体育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一时期共颁布了两个学校体育大纲 1977、1988年 ,这两次大纲在体育教育目标上均强调快乐体育和生涯体育, 同时强调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另外,体育教育目标的层次性更加清晰:愉快地从事基本运动和游戏的同时提高体力;培养注意安全与健康的运动态度和努力至终的态度。
  (四)体育教育目标跨世纪发展时期
  到目前为止,日本最后一次保健体育大纲是在1998 年和1999 年颁布的。该大纲在提出体育教育目标时, 改变了战后50年来每次确定体育教育目标总是要提出一个重点的思路, 而是力求全面、正确地表达教育目标的总体精神,力求全面地体现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的8 条基本改革思路,因此,大纲提出的教育目标是颇有新意的。体育大纲的目标包括以下3 点:通过各种运动的合理实践, 在解决学习课题的同时, 培养体育运动的乐趣, 掌握运动技能, 培育积极健全的生活态度;实施适合学生条件的各种运动, 在提高身体变化的适应性的同时提高体力, 进而实现身心协调发展;体验运动中竞争和协作的经验, 养成公正的态度和培育遵守规则、相互协作、承担责任的态度, 并能在运动中注意健康和安全。
  二、日本体育教育目标的启示
  (一)体育教育目标的综合性
  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增强学生体质是体育教育的特殊目标,是最直接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学科。但是体育教育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更不是只追求技术动作的学习,而是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目标,体现学科的综合性。故此,日本体育教育明确提出了发展身体的目标、认识和发展能力的目标、健康心理和个性发展的目标、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能力的目标。
  (二)体育教育目标的现实性、安全性与发展性
  健康第一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社会发展赋予我们的教育理念。但是,增进健康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这包括营养、作息制度、减轻课业负担、医疗卫生措施等,当然其中包含了体育课程。反过来说,单靠体育课是无法实现增进学生健康方面的具体目标,这就是要考虑体育学科性质所体现出的对增进健康的现实可能性,把目标定位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体育课中身体锻炼的内容,其生理负荷直接作用于每个学生,必须与健康监督和合理的营养、生活制度相配合,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只能有益于健康,不能损害健康,力求避免伤害事故。体育课程和其他学科相比,更受班级授课人数、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新的教学目标、教材,要求在不断改善教学条件的同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照顾到发展性和现实性。
  (三)体育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在实施体育课程目标之时,理应处理好各项目标之间的横向关系。事实上,日本最新的体育课程目标,就是全面地考虑了课程改革的8项基本思路而提出的,它比较好地协调了各项目标的关系,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全面性。

[1].顾渊彦 日本保健体育课程目标评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曲宗湖 学校体育教学探索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

上一篇:关于市场机制下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经营管理的

下一篇:激励大学生运动承诺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