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新时期的体育教育功能探析

发布时间:2015-11-13 09:27

摘 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共同目标,学校体育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渠道。本文主要论述了新时期体育教育功能的变化,希望能为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育;功能;主体性;人本精神
  体育教学伴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变革已经跨入了新世纪。教育的形式与内涵在高科技、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体育教育同样面临深刻的变化。“健康第一”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提出后,体育与健康关系的探讨,己成为学校体育界关注的论题,体育教育功能的再认识随着《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贯彻再一次变成学校体育改革的热点。那么,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体育教育功能的变革该如何认识,这是本文需要探讨的主题。
  一、学校体育功能的变革
  纵观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简史,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学校体育功能的演变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十九世纪后期清末大学堂的建立,最早引进兵操,以学生身体运动为特征的科目在学校建立,这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学校体育有着极强的民族自强的时代意识,要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孔武有力”成为学校体育中大练兵操的理由,这种体育功能的价值追求在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也被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也成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方针,强调国家意志、集体主义、劳动卫国、锻炼为国等等,这些体育功能的特征,是社会性的、国家意识性的和工具性的。第二阶段的体育功能特征是20年代后期,一批留学生回国他们带来了当时在欧美教育界影响颇大的实用主义,体育教育的功能强调的是以自然为本,健身强体,陶冶性情,以身体运动发展人的能力。第三阶段是建国以后,中国的教育体制照搬苏联教育模式,仿照苏联体育的做法,1953年“劳卫制”在全国铺开,学校体育的大纲内容变成以“劳卫制”为中心,以身体素质达标考核为标准。为此,教育内容局限于田径、体操、三大球等几项运动项目的传习和练习,教育指导思想上强调组织化,注重集体主义观念和纪律性。 
  二、  体育教育中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通过学习,发展能力,完善人格,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体育教育是通过“身”而及“心”的过程,由身体运动和动作技术的学习,而发展人的“主体性”,我们知道动作技巧的中枢体育机制同思维智力机制在神经网络层次上是融为一体地密切联系着的,体育不仅仅是体质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智育和德育发展的重要条件。儿童的运动游戏,不但对于体育和智育非常重要,而且还是儿童培养积极意志和健全人格,正确认识和参与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课堂。
  可见,体育的“身体性认知”过程中,“身体”并不限于“肉体”或“躯体”的含意。“体育”是人的意识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人把自己身体的健康、强壮和优美作为文化目的的结果。体育就是人对自己身体的自我培养,显然,这是有意识地优化自我的身体的活动。体质是人的生命存在的身体性的十分重要的方面,这就要求体育教育强调“主体性”人格的确立,要改变以往我们把“身体”当纯粹的“运动的工具”,忽略主体人的感受以及“身体”的主体性。主体性人格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立性、责任心和合作精神的人的类型特征。体育教育中确立主体性意识,让学生在运动中把握感受,自我判断,自我测评。在运动中体会人际的互动,配合中的效益,协作创造成绩的团队意识,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体育教育中的人本精神的确立
  运动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超越和人肯定超越的能力。使人类不但创造运动项目,丰富运动内容,而且随时改造运动环境,使运动适应人自身,而不是颠倒过来,要人去适应运动。人本主义的体育教育思想强调,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除了教授动作技术和各种体育知识,以及发展学生体能和技能以外,还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情感、理想、意志力作为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人本主义体育强调体能发展与情感发展的一致性,以形成完整的人格。体育不应该是一种把活人制造成某种产品的工具,而是以尊重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身体运动教育的方式。
  社会的现代化需要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则需要从德、智、体等几方面来对受教育者进行高水平的主体培养。这就促使总体教育界观的每一学科的教育思想不断有所更新和进步。体育教育应有利于学生的身体美、技能美和人格美,使学生从外在的身体到内在的人格都能在朝向美的境界的追求中得到落实和提高。当然,吸取了美学营养,便能在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上丰富体育课,使体育课在更高的层次获得美感和力量,从而以美的要求和标准去促进少年的身心发育。
  四、体育教育的产业化趋势
  目前国内对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争论不休,尚无定论,但是,就引入产业经营机制,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己达成识。从教育体制改革和“学校体育发展纲要”的要求看,实现体育教育产业化就是转换我国现行体育教育体制,使体育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体育教育产业化己成为一种发展走向。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学习和掌握融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一些运动项目的愿望越来越高,但由于这些项目多为高消费项目,而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又受限。为此,采用体育“有偿性”教学,“以场养场”、“以馆养馆”,以及体育俱乐部教学,等等,都是可行的,且是代表方向性的。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体育的价值观念也随之更新、“花钱买健康”的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一个内容多元化的体育教育新格局正在形成,体育教育也进入投入、产出为背景的现代人才培养体系。
  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内容,一方面是全民的事业,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又是全面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是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体育教育能扩大容量,走教育产业的路子,有偿教育的盈利改变体育教育的环境,提高体育教育效益,不失一条正道。只是要注意由于利益驱动,在体育教育产业化发展中出现的功利化倾向,要避免其影响体育教育健康的发展。

上一篇:健美操教与学的文化创新

下一篇:民族民间舞练习对健美操专项学生动作质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