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视角论高校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体育理论是体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基础,是体育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体现。自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体育理论受国家政策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随着人本化理念不断的提升,构建高校体育理论体系需要梳理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
1高校体育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
1.1人本化体育理论体系发展的雏形期
建国初期,我国体育事业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不停的战乱导致体育理论研究处于停滞的状态。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引用苏联的体育教育理论,并与中国的理论实际相结合,构建苏式的体育教育模式,不断在教育活动中总结经验与教训,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编写体育理论教材,尤其是以学校体育理论教材为主,并注重不同层次教育阶段的差异性。体育理论体系从不同维度划分,有不同的类别,就人本化体育理论体系而言,新中国成立后的15年间,是其形成与发展的雏形期。在这_阶段,体育理论研究开始注重人的个体差异性,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体素养与能够接受的体育项目强度,同时也研讨体育对于社会发展与人民大众的积极影响,努力促使高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事业紧密结合,虽然人本化的体育理论体系没有达到较为科学与高端、缜密的程度,有些观点与成果甚至具有谬误的成分,但其奠定了我国人本化体育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为体育理论研究的质性飞跃提供量的积累。这_时期的体育理论具有探索性、意识性的特点,许多理论观点并没有切实应用于实践,甚至很少应用于实践,没有形成完整的体育教育理论体系。
1.2人本化体育理论体系发展的缺失期
实际上,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具理性主义占据思想观念中的主导方面,不断追求工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结果,忽视在发展中“人”的价值属性,造成人文精神的弱化与缺失。作为社会的微观层面,高校体育理论研究也深受影响,甚至一度出现停滞状态,人本化的体育理论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政治运动风波的影响,出版的《体育理论》等教材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体育教学融入了大量的政治内容,在注重学生本体价值观的方面没有太大发展,体育教育理论的人文成分不断减少,多是以服务政治体制为主,过于强调政治对于高校体育活动的作用。这一时期,人本化体育理论研究主要表现为抑制性与政治性的特征“人”的精神价值不被提倡,而是完全要为国家服务,政治因素对于体育理论的影响较大,这也是人本化体育理论体系发展的缺失期。
1.3人本化体育理论体系发展的纠偏期
经过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沉重打击,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体育理论体系的发展重现生机,不断纠正之前犯过的错误,恢复人文理念在体育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体育理论》作为专业教材得到恢复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修订与延伸,不断丰富我国体育理论教研成果。例如,1981年出版的《体育理论》教材被体育学院广泛使用,其主要分为体育概论、体育教学、学校体育、运动训练等几个部分,呈现出明显的分科趋势。在体育理论研究方面,也越发重视对于儿童、老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研究,以及高校体育在社会领域内的传递与应用,而关于体育意识、兴趣、心理,关于体育医疗、体育护理等交叉领域的理论研究也逐渐丰富。高校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在宏观的社会体育理论研究的背景下,逐渐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体育理论成果、体育教材等日渐丰富。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高校体育理论研究处于纠偏状态,并大踏步向前推进,在人文素养的体现方面展现出积极一面,逐渐系统化与科学化。
2高校体育理论体系人本化缺失的表现
2.1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缺少人本性
我国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经过了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思想体系,然而不同阶段的指导思想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具有阶段性与具体性的特征,其是_个循序渐进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的体育教育思想,多以技能教育与体质教育为主,旨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劳动者增强体质,保证具有优质的身体素养,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服务。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更具有政治性与军事性,体育教育的针对性与目的性更为强烈与直接,即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服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随着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诸多国外体育教育思想涌入,造成我国体育教育没有绝对的主流思想,出现百家争鸣的景象。实际上,在体育教育思想多元化存在的背后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对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文化日益复杂化等现状的真实写照。但是,无论是哪个时期的体育教育思想,都缺乏了对人文精神的关怀,体育教育缺乏从本体角度出发的意识,在丢掉创新精神的民族灵魂的同时,也丧失了对人本化阵地的坚守。过于注重对国家与社会的服务,过于崇尚体育的市场化与产业化,无疑会导致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偏离化发展。2.2体育教育目标忽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我国传统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片面性主要表现为重结果轻过程、重技能传授轻观念培养。”1这能够反映出在高校具体的体育教育目标设立过程中表现有些狭嗌,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缺乏目标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操作性。尤其是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只是注重技术如何“教”,动作如何‘‘学”,没有考虑从教育教学主体出发,注意力过于集中在体育教育活动之外的目标实现上,忽视体育运动对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忽略了学生对健身意识与健身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游离于体育教育目标之外,让学生很少有自我价值感与成就感,目标中的意识、能力与习惯等要素相互脱离。在目标指引上,许多教师过于把精力集中到知识技能上,缺乏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考核学生的体育能力也往往用某一个或特定单项进行,这本身就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的特殊性,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定教育教学目标。高校体育教育活动最终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为国家与社会建设服务,但这不代表是目标的全部,也不能够不顾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而扩大不合理的成分,忽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层次性问题,将高校体育的整体目标与学生个体目标相分离。
2.3体育教学内容缺少特色
在相对外化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多的是考虑外部社会体育环境,从教育体系的整体来看,篮球、足球、田径、体操等项目长期占据体育教学活动的主项目,而在高校层面更加强化了这一现象,这是一种典型的以运动技术为指导思想的反映。有很多来自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学生到高校求学,但碍于目前体育教学内容缺少特色,许多民族体育项目并没有纳入体育教学体系,同时长期以来的运动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造成越来越多的学生丧失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导致体育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大部分大学生从主观上认为体育课程是一项可有可无的课程,其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深刻认识。”2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研究方面确实存在素材选择单一化的问题,很多环节没有将学生的主体意见与需求作为设计与研讨的主要因素,教师在这方面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高校体育理论体系人本化缺失的原因
3.1社会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高校体育理论体系深受我国外部政治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具体化的实践活动又受发展理念的制线“虽然学校体育在对人的发展有其重要的影响,但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受到国家教育制度的约束以及价值取向的影响。”3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亟待进行工业化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解决人民的生存问题。这一时期,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惜付出人文、生态、环境等要素的代价,为了结果可以不择手段乃是工具理性主义的主要特征,其长期影响国人的思维方式,虽促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力改善了基本生活水平,但也造成了人文精神的沦丧与生态的破坏。从微观领域分析,工具理性主义思维导致了高校体育理论体系人本化的缺失,长期强化学者对于体育理论研究的外部动因,忽视学生本位主体研究。
3.2高校体育理论同一化发展的影响
我国高校体育理论的发展较为滞后,长期处于学习与模仿阶段,在改革开放以后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体育理论植根于我国的本土文化与环境中,其理论实质与内涵表现为同一化的特征。所谓的同一化便是指体育理论的精髓相对单多是以服务国家与社会的彰显为主,难有突破传统体例框架的创新性研究。高校体育理论与高校体育职能并肩而行“高校体育的职能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4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校体育理论的同_化发展问题有望被打破,但是其对人们的思维产生了较强的固化作用,依然具有深厚的影响力。我国高校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长期对人本化理念较为忽视,逐步表现为_种惯性作用。
3.3我国高校体育理论发展的特殊性
我国高校体育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甚至相对滞后于体育实践活动的展开,处于较为落后的地步。早起我国高校体育理论研究受苏联的影响较深,基本沿袭了苏联模式,这是由政治的特殊性决定的。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过程中,逐渐探寻自身独特的体育理论体系,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明显价值导向,受控性较强,理论成果多具有政治性,成果的科学价值十分有限。而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有所提升,在高校体育理论研究方面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但过于浮夸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逐渐阻碍理论体系的科学构建,导致人文精神受到压制。从学习效仿到政治受控,再到功利主义的侵入,都展现了我国高校体育理论不断向前发展的艰难,人本化的高校体育理论体系始终难以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落脚点,这不免充斥着我国国情的特殊性。
4.高校体育人本化理论体系的构建
4.1观念上,坚持从“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转变
高校体育人本化理论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在观念上进行革新,遵循高校体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社会的主流观,具有宏大的理论视野。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前行的主要动力,促使物质文明达到了急速发展的状态,以“金钱”与“利益”为主体的价值要素充斥着整个物质社会的价值体系。世界不同国家进行工业化发展都会经历这一阶段,人们片面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盲从地跟随科学主义浪潮,歪曲了科学的发展观与价值观,造成极度的生态失衡现象,尤其是人文精神的缺失。但是,人们逐渐意识到保证社会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离不开生态环境的稳定与精神文化的繁荣。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切实有效地确立人文科学的统驭地位与人文手段的重要价值,乃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高校体育理论体系实现人本化必须认识在工业化急速发展,造成生态不平衡时期所形成的“生物体育观”的局限性,纠正人们长期对体育文化的肤浅认识,从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去看待体育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科学的体育哲学。实际上,体育的本质在于自我创造,目的在于促使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保证身心合寻求人的本质价值属性与生命的意义=“生物体育观”过于强调体育的社会属性,对于高校体育理论研究形成了较为偏激的价值导向,并长期在工具理性主义的驱使下,不断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摧残,异化了人文体育精神。但是“生物体育观”也有其相对合理的一面,在宣扬“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精神的同时大幅度扩大了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将民族精神、国家利益与体育活动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促使以更大的国家力量投入到体育事业中,这在_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高校体育的发展。因此,构建高校体育人本化理论体系要沿袭“生物体育观”的有利一面,同时树立以“人文体育观”为主导的价值导向。目前,人类对于体育的理解不断深化,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已经远远超越了生物性意义,体育背后强大的“人文魅力”日益显现。高校体育理论研究应走在实践的前面,提早树立积极的“人文体育观”保证“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一体,在研究如何在高校体育活动中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探讨如何养成学生的体育价值属性,以及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等更具有前瞻性。高校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要顺应人类身心和谐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明确这一点,才能把握高校体育理论正确的发展方向。4.2目标上,坚持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
高校体育人本化理论体系的构建不是盲目的,而是以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目标为指引。基于体育的本质观与高校教育活动的一般规律,高校体育理论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体育与人的幸福、尊严、自由联系在一起,给予学生未来美好的生活,体育理论研究应以此为目标,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理论之源,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的现代人,以及具有全面素养与较高视野的有为青年。高校体育理论研究必须告别“以物为本”的目标时代,经济增长与生产指标并非社会发展的唯一目的,高校体育也并非只是社会发展的服务器,学生作为社会人,同时也是自然人,高校要为其最终发展与幸福负责,为社会进步与文明做出贡献。另外,高校体育理论研究也要符合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导向“以人为本”理念是我国近十年来提倡的主流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标志着我国社会的重大变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是发展的主体,而作为以人才培育为首要职能的高等院校,其在体育理论体系构建上势必承载了_定的社会使命,而社会发展的根本还是在于人,也就是说,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目标,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身心体魄,良好的体育运动素养,才能在实现在社会事业上的重大突破。
4.3内容上,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高校体育人本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必然要尤为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寻求人的自由发展与完善,探寻体育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但是,这不能否认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其作为理性的工具,对于规范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具有重要。高校体育理论研究不能够因为两者在认识论上的不同,就割裂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对立而势的局面。科学、合理的高校体育理论体系既要体现工具理性,又要注重价值理性,如果只突出科技而忽视人文教育,必然导致高校体育事业受工具理性完全主宰,沦为社会发展的附庸,如果突出人文教育忽视科学精神,则会导致高校体育事业处于无序的发展状态。实现高校体育理论的跨越式发展,必然保证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处于同一地位,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融合,并努力丰富体育理论的研究领域,努力促使其多元化发展,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上一篇:关于大学体育理论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