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研究
本文主要通过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等级、人员构成和指导项目等现状进行分析。着重讨论了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现状,提出深圳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实施近20年来,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体育制度,社会体育教育指导员已经成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宝贵的人才资源。近几年来,深圳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类体育社会团体也日益增多。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上存在哪些优势与不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因此,本文从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入手,并在其基础上分析他的优势与不足就显得尤为必要。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深圳市10个区的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4477名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数据管理系统整理、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
2.1 深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以及分布情况
2012年,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在8千人左右,但是截止到2014年5月份,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已经突破万人大关,以倍数的方式在急速增加,从人数增加的速度来看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职业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认知,人们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也在进一步的提升。根据深圳市的人口统计数据,目前深圳市的总人口约为833万,而社会体育指导员还不足1.5万,也就是说约每600人才能有1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体育项目的科学指导。况且,从深圳市的各个行政分区来看,各个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分布严重不均,其中宝安区、坪山新区和福田区相对于其他各个区而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百分比低于深圳市的平均水平,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对而言比较匮乏,其他各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百分比都高于深圳市总人口的百分比,其中龙岗区在各个区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百分比居于首位。
通过对龙岗区政府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调查可得知,龙岗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基层群众文体建设着重对“建设身边的场地、抓身边的组织、搞身边的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早在2006年,龙岗区在原有体育设施的基础上,该区还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财政及其它社会资金,在街道、社区,特别是外来劳动者较为集中的地方开辟健身场地,配备安全、耐用、适合外来劳动者锻炼的全民健身路径7条、安装小篮板20块、3副篮球架、室外简易乒乓球台10处,方便外来劳动者就近就地开展体育活动。一直以来龙岗区也非常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常规性的开展龙岗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并于2014年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在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市成立的首家区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可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壮大与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宣传以及经济的投入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2.2 深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与性别结构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人们眼中年轻人奋斗与实现梦想的地方,深圳市20—39岁年龄阶段的人群占了深圳市50%以上的人口,而且随着年龄的递增男女比例趋于相等。
可以看出,18-40岁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构成中的中流砥柱,占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口的66%,正如图表2可知,这与深圳市的人口年龄结构构成有着直接的联系与影响,但是这一阶段从深圳市的男女比例构成来说女性高于男性但是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性别结构上来看男性几乎是女性的一倍左右,根据对女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访谈得知,从生理结构和年龄结构上来看,这一年龄阶段是女生的生育高峰期,且在生育后的1-3年中女性的重心几乎都在小孩和家庭上,几乎无空余时间参与其他社交活动这也是在40岁的年龄阶段之后,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比例远高于男性的原因之一。
2.3 深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化程度
目前深圳市的深圳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文化程度不甚合理,根据调查高中以下学历占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52%,大专及以上学历占48%,但是本科及以上的只占19%所占比例相对而言较低。因为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的规定 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具备某项技术、技能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传授和管理能力。这无疑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本身的文化素质与修养有一定的要求指导员的能力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的 而在当前提倡科学指导体育锻炼的情况下现有的文化结构是很难完成《制度》所赋予的任务。社会体育指导员会因受到文化层次知识背景的限制而难以对锻炼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因此,目前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本身的文化层次是极其重要的。
2.4 技术等级结构
根据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系统近几年来的统计,由于人们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逐年递增。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结构应为金字塔形,但是但是从技术等级总的构成来看主要以指导员级别二、三级为主,占技术等级构成的99%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结构顶部太轻,底部太重,中间部分基本上是空缺的,不能形成金字塔形,结构很不合理,还需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加趋于合理化。这一构成也与其文化程度构成不合理有很大的联系,由于文化水平偏低在指导员级别考核方面无法达到相关要求,在级别认定上就存在很大的困难。
2.5 深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员构成与指导类型
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员构成分布情况来看,业余兼职人员占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口的76%,人数达到11140人,而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只有207人,只占1.4%,有着体育锻炼专业知识的体育教师也只占总人口的2.8%就算加上非在职教练员的比例,全部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的比例仅有7%,从人员构成的总体分布来看,有着过硬的体育锻炼专业知识的体育教师比例非常低,体育教师这块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利用,如果说深圳50%的体育教师参与到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份事业中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专业性将得到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专职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毕业有且仅有1.4%,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职业还不能像其他职业一样受到人们的青睐,通俗点说他还没法成为人们的一种主要经济来源和谋生的手段。从指导类型来看,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该既具有专业的技术技能,完备的健身的理论知识,还应该有组织与管理的能力。不仅能够在在技术上给予指导,还要能够组织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激发群众锻炼的积极性。但据调查数据显示,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管理的人员远远高于技能指导人员,因此,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类型方面还应该进一步优化。
2.6 指导项目分析
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项目排在前十位的是篮球、其他竞技类项目、羽毛球、田径、太极拳、健身舞蹈、体育舞蹈、足球、体质监测和网球等从指导项目的分布上看,总体上与深圳市参与体育锻炼项目居民的锻炼项目和指导需求相吻合。特别是其他竞技类,深圳市是一个外来人口居多的城市,大部分外来人口都会将具有地域性的锻炼项目做为自己锻炼项目选择的首选,一方面,与老乡在一起锻炼会有比较多的共同语言和亲切感。另一方面,自身从小耳濡目染,对项目比较熟悉学起来也相对而言比较得心应手。
3 结论
培养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深圳市约有1.2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满足国家要求的占城市人口数量万分之十五的要求,但是各个区分布不均,各区多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也不一致。另一方面,技术等级结构也分布不均匀。国家级指导员仅有114名,只占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口的1%,指导员级别以二、三级为主,占技术等级构成的99%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结构顶部太轻,底部太重,中间部分基本上是空缺的,不能形成金字塔形,这样的结构非常不合理。
社会体育指导员实际发挥作用偏低。一种情况是进行社会体育指导的指导员没有遴选机制,其本身素质高低不齐,没有层级分布以形成竞争机制;另一种情况是在以人数达标的要求下,多数社会体育指导员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同时也没有参与到社会体育指导中去。即使参与到社会体育中去的指导员,很多也是以体育爱好者的身份参加而不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身份参与。这也在客观上造成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的社会认可度不足。
对进行社会体育指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岗专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不足,无法长期稳定的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素养。
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缺乏平台,无法进行有组织有规范和稳定的活动与交流。这些平台包括: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保障管理平台,比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这样的组织机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社会体育指导的场地平台如健身站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学习提高的平台如培训基地;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交流的平台如信息通道;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活动平台如各种大型综合类社会体育活动、国民体质监测活动和科学健身指导等等。
长期以来,传统的一些项目如晨晚练点、绿道、街道文体站等等举办的体育活动项目涉及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的,由于各种原因或停止不前,或流于形式,水平参差不齐和重复进行,客观上挫伤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社会体育指导的热情。
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较多见于行业内,在社会上曝光度不够,需要跨出行业范围,建立从认识——理解——接受——参与的渠道。而这渠道的获得,就在于制造或设计社会体育活动或正向事件,以活动事项来加大社会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认识,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对活动的服务中扩大媒体学传,引导市民对自身的理解,从而带动有体育专长的人群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义工群体,搭建社会体育指导营地、指导站点,扩展活动内容如国民体质监测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从而形成接受并积极参与的最终效果,这样可以全面促进健身事业的发展,壮大我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力量。
社会体育指导中的保障制度不足。对参与社会体育指导的指导员来说,体育运动偶发性的伤害事故出现几率比较大,没有制度化的保障体制,无法积极调动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的积极性。
4 对策
4.1 坚持质量建队,数量与质量统一
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科学发展,既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要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综合素质、指导能力和服务水平,关键是要建立健全面向全体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完善培训制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为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持。
4.2 社体指导员工作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是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为目的,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公益性活动。把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引入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实践,进而更加有力有效地组织动员一切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4.3 健全组织体系,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
要通过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建立,构筑起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体系。晓敏表示,把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建成社会体育指导员之家,办成依法自我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的自治组织。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要充分发挥业务职能和服务功能,提高自身规范服务能力,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扩宽领域、强化功能,不断开创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新局面。
4.4 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为了保持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关键是要从制度设计上、人财物力保障上形成常规的、长效的机制。各级体育部门要在体育事业费和体育彩票公益金中设立专项经费,用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装备器材配置、服务补贴、表彰奖励等。要制定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装备器材配备办法、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补贴办法。建立和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规范,加强现代信息网络建设,为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人民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作者:刘礼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