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习惯的注意点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注意:习惯的选择要以健康的人格为准绳,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选择,要制定明确的规范,细节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注意老师可能产生的言行影响,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步骤,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说过:一个人养成了好习惯会一辈子享受它的利息,养成了坏习惯会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叶圣陶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习惯对于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那么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要注意什么呢?
一、习惯的选择要以健康的人格为准绳
小学体育教育的课堂是培养“人”的地方,也是培养“才”的地方,但如果我们习惯选择出现原则性问题,那么即使把学生培养成“才”也是非常危险的,那种为了取得比赛胜利无视体育道德不择手段的人必受世人唾弃,那种在比赛中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运动员,能力再强又能走多远呢?
我们着意培养孩子一个良好习惯的时候要多追问一下:“这个习惯是不是积极的?”“这个习惯对孩子一生都有用还是仅仅局限于当下?”“这个习惯是不是孩子健全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孩子最春天的年龄种下真善美的种子,以求结出健康人格的果实。
二、相信学生的潜能,尊重儿童的选择
学生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他们毕竟不是任你随便捏出造型的橡皮泥,体育老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不能想当然地把良好的习惯强加在他们身上,要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关注学生参与权。
在组织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喜欢指定规则,认为唯有遵守这些规则,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某种习惯,当学生试着修改规则的时候就定义学生不能遵守规则,其实这是老师不相信学生潜能的表现,剥夺了学生参与权,从另一角度说这是对学生的否定,等于强加给学生一个理念:你不行,你只能接受老师的安排。相反如果老师能相信学生,学生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就有可能把规则改进得更完善,体验成功的同时产生自信。
当然,学生毕竟还是个孩子,在知识和经验方面还有很大空间有待提高,老师要准确判断学生潜能,合理把握学生的选择。
三、明确规范,细化常规
任何一种良好的习惯的培养都首先要有明确规范,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课堂纪律的习惯,我们首先要向学生交代,上课前要站好队,上课开始要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如果我们不能从具体细节入手仅仅依靠讲大道理则学生是很难听懂的,古人优秀的“童蒙养正”的读物都把良好的习惯分解成形象的、具体的、明确的细节,比如《朱子家训》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比如《弟子规》中的“出必告,返必面”,体育课堂也应该制定翔实科学的常规,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体育课堂常规要具体形象,可操作性要强,比如游戏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观看别人比赛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只有长期坚守这些具体明白的要求,良好习惯才可以养成。
四、注意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懵懂的幼儿用模仿的手段认知这个世界逐渐长大,学生也不例外。我们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我们首先要改造自己的世界,要审视自身有哪些好习惯值得保持,有哪些坏习惯急需改正。
在培养学生礼貌的习惯时候,学生帮我们抬课堂器械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很真诚地跟他们说一声“谢谢”?我们教育学生要尊重对手,在给学生做示范的过程中有没有对陪练的学生给予应有尊重?体育老师的言行一致一定会让孩子受到熏陶养成良好习惯,如果我们说一套做一套,则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逆反效果。
五、遵循循序渐进的步骤
体育教学培养良好的习惯需要遵循科学的步骤。在培养学生“服从指挥”这一良好的习惯时候,我采用以下步骤。
首先,通过“集体穿越呼啦圈”这一游戏让学生体会没有指挥的穿越是没有效率的,只有服从指挥才能高效完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到“服从指挥”的重要性,老师相机提出要培养“服从指挥”的体育习惯。
其次,根据培养“服从指挥”这一习惯的需要,明确具体行为规范,比如听从哨音、裁判手势、各种口令的指挥,对不服从指挥的行为进行科学惩戒,等等。
第三,发挥榜样的力量,及时反馈。对学生中做得比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利用学生争强的心理鼓励他们对榜样同学进行赶超;对做得比较相对较差的同学进行游戏惩戒,引导他们及时纠正。
第四,长久训练,养成习惯。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为了养成学生“服从指挥”的体育习惯,我在将近60天的课堂上刻意引导学生注意“服从指挥”的意识,通过分小组合作与竞争对这一习惯进行时时跟进,刻意组织多种相关游戏、比赛强化他们“服从指挥”的体育习惯。
经过一系列努力,我所带班级学生服从意识得到很大提高。良好的习惯是积极人生的发动机,只要体育老师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用心,体育教学也能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时玉虎 来源:考试周刊 2016年49期
上一篇:职业学校体育课程创新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