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学院公共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2015年國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不断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现精英人才培养的伟大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高校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学生步入社会之后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高校是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高校对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通过多学科综合教学和管理实施的,那么体育课程也自然应顺应人才培养趋势,为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国家在小学至大学的学校教育教学中实施体育教学,是有其目的与深远意义的,且其目的与意义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亦不尽相同,大学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育,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心理潜能的过程中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因此,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在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又能发掘其创新思维能力,现就笔者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提点建议,以供探讨。
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背景下怀化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体育教育总目标的指导下,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笔者学校针对体育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在实际运行中,效果并不尽人意,由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导致该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侧重点是如何提高学生体质的体能素质,忽视了其思想品德、意志品质、社会价值创造力等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及社会公信力等方面。因此,教学中除了要贯彻好学校体育教学的总目标,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放在首位之外,还应发掘体育教育的其他教育功能,以适应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具体包括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等,且这种改革应以学生适应社会需要、提高社会价值创造力培养为出发点。因此,在对教学手段、体育教学模式方面等进行相关改革时,应注重与今后是否能融入社会相联系,才能实现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背景下改进体育教学模式的建议
教学目标的完成离不开教学模式的运用,老套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已不再符合当前体育教育的要求,因此,改革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但应注意:第一,在进行教学模式选择与运用时,应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于学生。众所周知,体育教学的主体亦即学生之间存有较大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兴趣爱好、运动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因此,教师对体育教学模式的运用应有针对性,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此外,课堂教学中还需采用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使得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第二,努力提高教师自我知识储备与教学能力。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思维方式等应与时俱进。要不断相互探讨、观摩,还应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研讨会。此外,体育模式的改进应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并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第三,从教学模式角度出发,通过探索、分析与总结,建立体育教学模式系列群,促使体育教学模式更为生动、直观,以更好地启发学生开放性思维;第四,学校应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改善教学硬件设施,提高教学效率。
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背景下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方案
3.1优化体育必修项目设置
体育是一门技能与情商高度相结合的学科,是培养高情商、智商和团队精神的大课堂。如今该校已全面实行选项课教学模式,学生可自由选择上课时间、运动项目和喜爱的授课教师,可以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需求,课堂练习气氛更活跃,教学效果也更好,这是积极进步的一面。但在项目设置中一些对意志品质有较好促进作用的田径类项目和发展柔韧的体操类项目却被冷落。通过多次访谈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认为田径类体育活动枯燥无味,这充分反映出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知的偏差。殊不知田径类项目特别是耐力跑项目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还对人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有良好塑造作用,比如学生如果为了提高自己耐力跑成绩,就必须经常参加中长距离跑练习,这样就能使学生行事更为果敢、意志力更坚定,这些优秀品质也为今后他们的创业人生打下良好的思维意识和身体基础。因此,在项目设置里面将田径类课程放在必选项目里,是值得推广的。
3.2增设新兴时尚体育项目
大学生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浓厚兴趣,且接受能力强,可适当开设一些新兴时尚体育项目,如游泳、舞龙、定向运动和健身健美等。这些项目时尚且受众人群较多,对身体素质也有较好的锻炼作用,还可以培养团队协作意识、随机应变和创新思维能力及敢于挑战困难的意志品质;不过在增设新项目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做好师资培训,使教师具有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4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背景下改进体育教学模式的策略
4.1立足于教学目标,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合理运用
实践证明,体育教学模式的革新,有助于教师充分挖掘、利用教材,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因此,模式的多选性和灵活性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其表现形式主要在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学艺术的渗透等方面。另外,学生的运动能力对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有指导作用。换句话说,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使得体育模式层次得以衔接。学生的评议可帮助教师进行合理的模式选择,一方面,教师的体育素养与执教能力、学生的领悟、模仿能力对体育模式应用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只有两者协调配合,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在选择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水平、知识储备等与选择及应用教学模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亦取决于学生训练水平、身体素质、技能掌握能力。因此,教师除了完善自身能力外,还须明晰学生在接受、领悟方面的能力。如此,才能完成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4.2注重教学效果,对体育教学模式加以优化组合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严格依照相关教学程序进行。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学模式在其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优良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存在对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诸多要素影响着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这就充分体现了教学模式与教学效果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及优化组合,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理论为指导,将教学模式优化组合,可以充分完成教学目标,获得良好教学效果。优良体育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动性。
5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的功能需要不斷发挥和发掘,通过对该校体育教学手段、项目设置、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形成终身运动健身意识,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有利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创造力等。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改进,该校体育教学模式就会越来越贴合学生实际需要,进而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
[2] 王林.击剑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155-156.
[3] 盛大洋,魏薇.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6):54.
[4] 朱军,白跃世.体育院校体育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6).
[5] 张晋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6] 蒋志学.切实加强体育职业教育工作体系建设[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3):1-2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25期
作者:向明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