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3-12-06 12:37

  摘要:通过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与研究及其在体育专业类核心期刊刊载社科论文情况对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行了概况,通过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社会体育学、奥林匹克学、体育法学、体育美学、体育哲学和体育伦理学7个方向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认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主观诱导性强,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2)宏观、空泛之论占一定比例,微观、深化的研究尚显不足;3)个案研究事实陈述多,深入求证少;4)学科建设研究滞后,学科体系尚待完善。并就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441-08


  作者:杨桦,任海,王凯珍,熊晓正,黄亚玲,郑国华


  1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在确定体育发展方向、传播体育价值、传承体育文化、建构体育学科体系、完善体育制度、规范体育行为、促进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进入21世纪,“奥运”走进中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但吸引了众多体育学者的目光,而且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围绕体育战略发展、体育体制改革、中西体育文化比较和奥林匹克研究等,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跨文化的研究,开创了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课题选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软科学课题选题以及我国体育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等方面。


  1.1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立项与研究情况


  全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小组于1997年起承担起制定年度研究计划,受理和评定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职责。至今,国家哲学社科基金已经11次受理立项了体育学课题,立项课题总数310项。这些课题的立项地区和研究内容分布如下:


  1.1.1立项地区分布情况从统计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课题立项基本上分布在北京(占22.26%)、上海(占10.97%)、广东(占10.97%)和湖北(占7.74%)等地,覆盖面并不大,课题扶助基本上覆盖在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却鲜有或没有立项。从图表可以看出,自开始有体育学社科基金立项以来,全国有3个省仅获得2项课题基金支助,有8个省仅获得1项课题支助,还有一个省从未获得基金支助。另外,从图表方柱的走势也可以看出其斜率是非常大的,明显表示出地区差异和发展不均衡。


  1.1.2研究内容分布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适应社会需要的研究领域,如群众体育领域的研究成为支助的重点,占总资助的24.19%;其次,则为新兴的体育经济研究领域和体育管理研究领域,占总资助的19.68%和11.93%。而体育文史和体育教育研究领域仅占总资助的2.58%和4.19%。另外,其它研究领域中,包括体育新闻传播学、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法学和体育伦理学等这些新兴学科,占到了总资助的17.42%。


  1.2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与研究


  从1991年国家体育总局设立体育社会科学课题到2006年止,总受理立项15次局管体育社会科学和软科学课题的研究,立项课题1043项。项目支助总经费也从“九五”以前的不到8万元增加到如今每年资助100多万元。这1043个课题立项研究地区和研究内容分布如下:


  1.2.1立项地区分布情况我国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支助地区差异特别明显(图3),基本上覆盖在北京(占30.58%)、广东(占11.22%)和上海(占7.67%),这三地获得资助课题的数量占据了整个项目资助的一半左右,表现出和国家社科项目资助相似的地区差异。从图表可以看出,自开始有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以来,全国有10个省立项数不满10个,占据比例不到1%,宁夏和海南两省立项数为0。另外,从图表方柱的走势也可看出,其斜率比图1还大。


  1.2.2研究内容分布情况从图4看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内容分布主要集中在体育经济、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上。这些领域的研究成为历年局管课题资助的重点,占总资助的23.87%、20.13%和16.01%,其次则为新兴的体育管理研究领域,占总资助的13.23%,而体育文史和体育教育研究领域仅占总资助的2.3%和4.51%。另外,在其它研究领域中,包括体育新闻传播学、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法学和体育伦理学等新兴学科,占到了总资助的11.6%。资助研究领域的比例基本同国家社科体育学课题。


  1.3体育专业类核心期刊刊载社科论文情况


  通过对1997年至2006年我国专业类核心期刊《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体育文化导刊》刊载的论文进行筛选的18450篇社科论文进行整理分析。这些社科论文的研究地区和研究内容分布如下:


  1.3.1论文发表的地区分布图5是我国近10年体育专业类核心期刊社科论文刊载地区分布示意图。从该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达地区论文发表的数量较多,如广东、北京、湖北和上海论文发表的数量占据了论文刊载总量的前四名,刊发量占总量的43.32%。但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在社科论文研究上也表现的非常突出,如四川、陕西、安徽、河南、江西、河北和甘肃等地,在社科论文刊载上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另外,从方柱图示的走势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刊载社科研究论文的覆盖面非常广,基本上覆盖了全国的各个省、市、自治区。并且方柱的斜率明显比图1和图3的斜率要小。


  1.3.2论文研究内容分布从图6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体育经济和奥林匹克等领域,这五大块占据了研究论文总量的85.88%。而其它研究领域,如体育新闻传播、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法学、体育伦理学等的研究仅占4.39%,这与国家体育总局社科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分额很不相符(它们的资助分额分别达到11.6%和17.42%);此外,体育教育研究领域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和总局社科支助分额分别为4.19%和4.51%,而其论文研究的总量却占整个社科研究总量的23.04%。这说明国家社科基金和总局社科课题的资助偏重在体育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上。图6近十年体育专业类核心期刊刊载社科论文内容分布情况


  2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


  2.1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进展目前,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举国体制的研究、体育人才培养的战略研究、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和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等方面。


  2.1.1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学者们主要阐述了我国当前各因素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点战略问题,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实施策略问题,以及西部地区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机会、模式、人才资源、转换机制等战略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杨桦等(2004、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的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重点是竞技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科学化和国际化;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实施建议是完善举国体制、扬长避短扩大优势、大力培育竞技体育人才、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和资源优化配制、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产业,扩大竞技体育的社会影响。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的最新成果还有李宗浩等(2004)的“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徐霞等(2005)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管理系统研究”和肖霞等(2005)的“国外竞技体育管理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没有停留于一般的泛论,而是将具体的各个认知细节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全面把握了我国体育发展的脉络,厘清了影响我国未来体育发展的各种因素,为我国今后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借鉴。


  2.1.2举国体制的研究关于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学者们阐述了对举国体制的再认识问题,举国体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运会”和“奥运会”关系以及拓宽竞技体育发展渠道等进一步实施措施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刘纯献等(2007,中国竞技体育掘起的制度框架和思想基础)认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制度框架是中国竞技体育运行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没有体育制度框架的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中国竞技体育的迅速崛起是不可能的。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中进行的,思想基础是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思想先导和深层决定因素,思想基础中蕴含着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张林、鲍明晓等(2006)的“举国体制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及现状”和梁晓龙等(2005)的“举国体制:中国发展竞技体育的成功之路”等。这些研究成果,提出了坚持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需要重新认识的若干重要问题,从新的层面和视角论述了坚持举国体制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对坚持举国体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完善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我国继续保持竞技体育发展的强劲势头,提升我国世界体育强国位置奠定了理论基础。


  2.1.3体育人才培养的研究关于体育人才培养的研究,学者们阐述了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问题,读训关系、某些运动项目的训练和协会办学等现实问题,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问题,体教训三结合的培养道路问题,竞技人才市场交流制度和教练员制度建设以及中国乒乓球人才培养的经验范式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肖天等(2005,我国高层次教练员人才培养研究)认为,中国乒乓球几十年来长盛不衰的经验告诉我们,全面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要把教练人才的培养提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研究制定各级教练人才培养计划,建议筹建教练员学院,把教练员人才培养列入我国正规的教育序列;加大对教练员继续教育的力度,将教练员继续教育提高到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与现代竞技水平迅猛发展需要的高度上来。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冯梦雅等(2006)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战略研究”和戴健(2005)的“论长三角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一体化开发”等。以上这些成果,着力从个案的特殊性推广到整体的普遍性上进行上规范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机制。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国际比较和历史比较相结合,运用辩证的的思维方式审视个案的特殊性与共性,凸显了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特色与经验,探讨了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机制、策略与实践途径,反映出成功个案推广与经验总结性研究的自觉性有较大加强。


  2.1.4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关于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学者们讨论了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组成问题,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三从一大”训练原则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地方特色、运动员选拔、经费投入、制度建设和科研攻关问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形成阶段、发展经验和改革目标定位等问题,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化改革目标选择、训练体制改革方向和项目协会实体化进程。以及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途径与步骤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是肖林鹏等(2004,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认为,中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由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高水平运动员人才、优秀教练员人才竞技体育科研人才和竞技体育经营管理人才5部分组成;其可持续发展应该做到建立健全人力资源调控体系及制度、营造人力资源发展的适宜条件、实行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竞技体育人力资源保险等。在这部分的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钟秉枢等(2005)的“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谢强等(2005)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着重突出了社会学中的问题意识,围绕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本要素,将文件解读与事实解读相对照、改革设计与具体措施相对照、改革目标与改革进程相对照、主观选择与客观规律相对照,注重从思想认识方面,分析、讨论影响改革目标实现的主要原因和问题。初步架构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在此过程中,回顾、审视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形成、演进的历史,从而使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1.5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关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学者们主要探讨了西部体育产业管理问题;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管理问题;体育用品市场和体育竞赛市场的发展模式问题,以及俱乐部管理框架下的产业运行流程问题等等。鲍明晓等(2006,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认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具体发展目标是基本建立以政府管理为主导,以行业协会组织自律性管理为基础的复合型体育产业行业管理模式;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体育市场体系,并与其他市场体系相衔接,形成能有效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的价格和竞争机制;基本形成国有体育企业与非国有体育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相互促进、特色互补的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格局,提高体育产业的竞争力。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张勇等(2005)的“俱乐部管理的研究”和吴美丽等(2005)的“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与管理研究”等。以上这些成果,充分认识和把握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时代机遇,注重了体育经济管理与社会发展实践的结合,选择了体育产业发展主动参与社会发展、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充分体现了体育产业运营的战略性宏观研究有所加强。


  2.1.6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关于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学者们主要探讨了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管理问题;我国农村干部民俗体育管理问题;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有发展模式问题,以及农村体育的科学管理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田雨普等(200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战略)认为:我国农民体育需求的特征是负荷轻量和内容娱乐性、季节性和随意性、文体结合和技能简便、价格低廉和条件简易。针对这种特点提出农村体育发展不应以小城镇为重点,农村体育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应当是村庄和村落。郑国华(2006、城镇化与我国民俗体育发展)认为,城镇化引起了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城镇化促进了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体育行为;城镇化也促使地方摸索出不尽相同的体育组织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在人的主观选择下,城镇化使地方体育活动在社会变迁中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间和新的发展载体,实现了民间体育的“有意识传承"。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吕树庭(2004)的“关于小城镇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战略重点的思考”、胡庆山(2006)的“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和奚凤兰(2006)的“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农村体育”等等。以上这些成果,努力从各农村体育管理的现状出发,利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注重了理论基础与制度构建相参照,探索了我国农村体育战略管理改革的策略。其研究特点反映出,农村体育管理的研究逐级远离了大而空洞的宏观研究,依据社会现实及各体育行业的微观结构,围绕世界体育战略管理的发展大势,开展从点到面的普及性研究的自觉性有所加强。


  2.2我国社会体育学研究进展目前,我国学者就体育人文社会学诸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体育的研究、农村体育的研究、社区体育的研究、体育人口的研究、体育社团的研究和全民健身的研究等方面。


  2.2.1民族体育的研究关于民族体育的研究,学者们阐述了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应该采取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问题,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在面对世界格局及奥林匹克文化冲击下的理论创新问题,现代化发展中的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形态问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及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问题,以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西方体育文化的贡献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熊晓正等(2005,规范化与民族体育文化保护的研究)指出,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基础正在消失,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必须改变“往回看”的思维习惯,纠正只有传统形式才呈现中国特色的认识,克服传统体育活动融入现代体育之中,就是被同化的心态;民族传统体育应该采取“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统一,国际体育民族化与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相统一”的发展观。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邱丕相等(2006)的“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和胡小明、倪依克等(2004)的“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郑国华(2007,社会转型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等。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个案或个案的跟踪研究,利用社会学理论分析我国社会转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探讨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探寻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新规范,并通过个案实验,将实践措施上升到理论规范的角度去寻找它的普适性。研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体育文化的学科内容,同时,为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和学术评价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参照。


  2.2.2农村体育的研究关于农村体育的研究,学者们主要讨论了我国农村体育的体育消费水平、发展状况、体育意识、体育形式的整体特征问题,农村体育发展不能适应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问题,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基础差、数量少、投入欠缺、管理组织不健全、农民体育意识较淡薄、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不全面、不平衡、水平较低问题,以及我国农村基层体育文化的教育、娱乐、健身、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功能和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挖掘潜在的农业生产力的特殊功能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吕树庭等(2004,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特征的研究)认为,我国农村体育的整体特征是体育消费水平低、各地体育发展不平衡、体育意识不成熟、体育形式日益多样化;农村体育发展不能适应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农村体育活动的随意性和形式的灵活性;体育活动项目的民俗性、地域性、传统性和差异性;体育活动的自发性和活动时间的季节性、不稳定性等。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胡庆山等(2006)的“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和王永等(2006)的“城镇化对农村体育的影响”等。以上这些成果,立足于群众体育发展的坐标系中,把研究视角聚焦在几乎被人忽视的农民与农村,为我国农村体育的良性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指导性建议,其研究的基本特点是深化调查、量化研究,从而使得研究结论真实可信。


  2.2.3社区体育的研究关于社区体育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了城市社区体育健身服务的网络性、层次性、整体性和指向性组织特征问题,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构成和管理的原则问题,我国社会转型对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问题,社区体育服务满足不同需求的标准问题,以及社区体育服务保障系统、社区体育设施保障系统、体育人才保障系统、体育经费保障系统和体育制度保障系统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王凯珍等(2004,社会转型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认为,我国社会转型对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将导致社区体育服务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型,将导致社区体育社团成长壮大;社会群体结构由刚性向弹性转型,将导致社区体育的多元化新格局;社会生活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将导致社区体育文化需求增加;社会保障体制由“部门化"向“社会化"转型,将导致社区体育体制朝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发展;社会规范由“人治"向“法治"转型,将导致社区体育政策法制化。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周登嵩等(2006)的“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李建国等(2005)的“社区体育服务标准和保障的研究”和韦广忠等(2005,对城市社区体育健身服务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城市社区在社会转型中的体育的改革、发展探索了一条可操作和控制的路径,同时对我国体育组织、管理行为和群众体育的开展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2.2.4体育人口的研究关于体育人口的研究,学者们阐述了体育人口构成问题、我国目前体育人口现状问题、体育人口增长量和增长率问题、体育人口的测试指标问题,以及我国排球人口的判定标准、南北方的排球人口差距、学校排球人口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卢元镇等(2006,慎用“体育人口”)认为,“体育人口”和“国民体质测定与监测”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群众体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前者主要用来评价群众体育的参与程度,后者则用来检验群众体育的实际效果。近年来,“体育人口”这项指标被广泛运用,对推动群众体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任何一项科研指标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将它用来作为行政工作的业绩指标时,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偏差。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何建文等(2006)的“体育人口理论研究评述”、苗治文、秦椿林等(2006)的“当代中国体育人口结构的社会学分析”和仇军等(2004,体育人口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等。这些研究至力于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我国传统体育人口计算方法的失误,及测试指标的不合理,探索和论证了新型测试指标和体育人口的真实意义,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2.2.5体育社团的研究关于体育社团的研究,学者们分析了体育社团在中国体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问题,我国群众体育社团面临的总体发展、管理机制、基本功能、活动经费、人员配备、理论研究等主要问题,体育社团组织评估因素的构成问题,我国体育社团组织的发展趋势问题,以及中国健身气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滞后气功社团的发展、多头管理,多头审批、内部管理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祝莉等(2006,体育社团在中国体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研究)认为体育社团主体地位的确立其根本是体育组织重构,重构是体育政府部门与体育社团组织权力的一次真正划分,权力划分并不意味着政府与社团此消彼长,而是确立政府该管和不该管的范围,把体育社会组织应该拥有的权力归还给社会组织,形成政府与体育社团组织合作的新组织架构。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赵巍(2005,体育社团的组织评估与发展趋势的研究)、邹积军(2005,中国气功社团组织发展的研究)和黄亚玲(2004,我国群众性体育社团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试图通过对我国体育社团的特征、性质、现状、发展前景的分析以及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探讨如何确立新时期体育社团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探出一条新路。研究对深化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改革、重构我国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行为、促进我国体育社团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以及完善体育社团机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2.2.6全民健身的研究关于全民健身的研究,学者们分析了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置需求情况;全民健身服务应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当地具体情况的健身休闲场所;加大健身效果的反馈调查,并且根据反馈调查的结果继续完善现有的全民健身市场服务体系;平民化的健身模式;构建开放场地型、专家指导型、单项俱乐部型、企业赞助型和合面合作型的全民健身联网服务工程以及北京奥运会对全民健身活动的促进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王春香等(2006,我国城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研究)认为,全民健身服务应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当地具体情况的健身休闲场所,因地制宜,多建立一些能符合大众需求的平民化健身场所;经营群众喜欢的体育项目是全民健身市场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加大健身效果的反馈调查,并且根据反馈调查的结果继续完善现有的全民健身市场服务体系。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赵文杰(2004)关于学校―社区全民健身联网工程研究和林建华等(2006)的“论文化传统对我国全民健身进程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从实际出发,以为全民健身提供现实途径和战略与策略选择为目标,注重宏观构架与微观阐释相匹配,整体和具体之间相区别和联系,并合理地探寻了将我国全民健身机遇转变为现实和将挑战转化为机遇的途径,对加强我国全民健身的认识及全民健身的战略实施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2.3我国奥林匹克学研究进展目前,我国学者就奥林匹克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奥林匹克教育研究、奥林匹克文化研究、奥林匹克与中国研究、北京奥运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文奥运”研究和奥运会志愿者研究等方面。


  2.3.1奥林匹克教育研究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与教育也是紧密结合的。这部分研究中,学者们主要阐述了我国的奥林匹克教育向大、中、小学扩展和奥林匹克示范校问题,奥林匹克教育与创新教育理念关系问题,以及奥林匹克教育促进现代教育手段丰富的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何振梁等(2006,奥林匹克与青少年公民教育)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将为我国的青少年教育提供最生动的课堂和最沁人心田的教材。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奥林匹克运动会体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第二,奥林匹克运动帮助青年建立规则意识和平等观念;第三,通过举办奥运会可以提高青年的公德意识;第四,通过奥林匹克教育和各类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广大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五,通过举办“绿色奥运"培养青年公民的生态意识。在这部分的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任海等(2006,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孙葆丽(2006)的“全球化背景下奥林匹克教育的多元化趋势”和杨志成等(2006)“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与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这些研究从奥林匹克运动独特的人文价值出发,探讨了其对身心和谐的人的培养问题。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思考了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以及奥林匹克教育与创新教育的问题,从而为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倡导奥林匹克理念,传播奥林匹克知识,推动学校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提高青少年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


  2.3.2奥林匹克文化研究关于奥林匹克文化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了具有浓厚西方文化烙印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内核问题,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理性问题,奥林匹克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问题,借助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向世界展示举办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和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以及奥林匹克价值和理想的认同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肖天等(2006,对奥林匹克深层文化内核的阐释)认为,具有浓厚西方文化烙印的奥林匹克运动,其基本内核秉承了西方文化一脉相承的理性主义思想,充分吸收了西方理性主义的丰富成果,吸纳了自柏拉图、亚力士多德以来理性科学的精华。但奥林匹克运动毕竟还是脱胎于体育,它同时尊重人类身体至高无上的价值,具有身体本位的天然素质,具有非理性的一面。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熊晓正(2006)的“对北京奥运会独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卢元镇(2006)的“东西文化对接中的奥林匹克运动”等。这些研究成果明确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基本概念,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奥林匹克文化理论分析结构;同时,也明确了古代和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异同,辩证地认识了奥林匹克文化和文化保护的相关问题。研究丰富了国际奥林匹克研究的理论体系。


  2.3.3奥林匹克与中国研究关于奥林匹克与中国的研究,学者们讨论了奥林匹克运动当前面临有限资源与无限超越的矛盾、奥林匹克理想与生存发展的矛盾、参与主体不同利益冲突的矛盾等问题,中国文化精神为解决奥林匹克运动当前面临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的价值取向问题,奥林匹克运动将进一步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问题,以及奥林匹克运动将促进体育工作者队伍进一步壮大和体育事业的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的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杨桦等(2006,2008年奥运会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的研究)认为,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能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声望表现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举办奥运会,在国际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社会的优越性,将通过举办奥运会得到极大体现;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将通过举办奥运会得到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将通过举办奥运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内在本质的中华体育精神,将通过举办奥运会得到弘扬;我国与国际社会良性互动和实现国内民族团结的政治平台,将通过举办奥运会得到扩大等等。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还有古柏(2006)的“新世纪中国体育发展理念的思考――以奥林匹克宗旨为参照”和崔乐泉等(2007,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这些研究成果,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以往奥运会影响主办城市国际形象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现实地构建了奥运会影响主办国家国际地位和声望的主要领域,提出了通过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声望应该注意和处理的现实问题,对于相关部门,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组织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2.3.4北京奥运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关于北京奥运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者们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备战、参赛的若干重大问题,确定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内涵和实践体系的依据问题,绿色奥运理念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融合问题,北京奥运会的参赛目标问题,以及群众体育或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计划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崔大林等(2006,对北京奥运会理念的探索和实践体系的确立的研究)认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实践体系应该包括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华融入中国社会的实践;将中国的文化遗产融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中国社会需要奥运会来改变的内容;奥林匹克运动需要中国文化补充的内容4个维度。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田麦久(2005,我国竞技体育参赛策略和准备的研究)、杨桦(2006,竞技体育与奥运备战若干重要问题研究)、池建等(2006,2008年奥运会我国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备战策略)。这些研究成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效性,注重应用研究,切实能帮助解决2008年奥运会我国备战、参赛的重大现实问题和为我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比赛中竞技水平发挥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能够更好地为08奥运会我国参赛与备战服务。


  2.3.5“人文奥运”研究关于人文奥运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了当代奥林匹克运动面临“内源”性和“外源”性冲突以及政治家与企业家的介入等的人文危机问题,“和谐”为核心理念的“人文奥运”思想是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巨大补充问题,人文奥运的以人为本的奥运、文化的奥运和文明的奥运三层含义问题,以及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具有提升我国国际声望、强化民族认同感、增加民族凝聚力的功能的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孙葆丽等(2005,北京人文奥运理念的研究)认为,人文奥运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奥运,是体现优秀文化的奥运,是追求文明向善的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灵魂。人文奥运有3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第二,人文奥运是文化奥运;第三,人文奥运同时又是文明奥运。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还有田麦久(2006)的“推展‘人文奥运’的三个有机融合”、金元浦等(2006)的“北京奥运会的人文理念与和谐思想”等。这些研究成果,着力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并为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奥林匹克文化,弥补奥林匹克文化的缺陷架设了一座桥梁。研究不但丰富了“人文奥运”的理论内涵,而且对北京市城市规划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2.3.6奥运会志愿者研究关于奥运会志愿者研究,学者们阐述了奥运会志愿者的定义、工作特点和组织特色等问题,奥运志愿精神对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的问题,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的职责和特殊任务的问题,奥运会志愿者在赛会期间应注意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宋玉芳等(2004,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认为,奥运会志愿者作为奥运会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其价值的多元性体现在对奥运会的价值、对社会的价值和对志愿者自身的价值二个层面上。其管理是指围绕着奥运会志愿者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其主要特征是:管理系统庞大复杂、管理环境难以控制、管理主体与客体错综交叉、管理目标立体多维、管理过程动态多变、管理评价难以量化。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还有周启迪等(2006)的“奥运会志愿者服务行为和待遇分析--兼论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为和待遇”和孙葆洁等(2005)的“奥运会志愿者活动的历史回顾及其对北京奥运会的启示”等。这些研究成果,从奥运会志愿者的特征及其对管理的影响入手,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奥运会志愿者的管理过程,评述了历届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的得失,结合中国志愿者活动的概况,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的优势与劣势,并针对核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奥运会志愿者的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并为奥运会组委会的相关人士以及其他领域的志愿者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2.4我国体育法学研究进展目前,我国学者就体育法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体育法的实施研究、我国体育法的完善研究和国际体育法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关于我国体育法的实施研究,学者主要分析了我国体育行政执法的涵义、我国体育法的应用价值及领域和我国运动员商业活动中的法律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于善旭等(2004,体育行政执法的研究)认为,体育行政执法的建构具有维护体育秩序的功能和实现体育权利的功能,体育行政执法方式是一般管理性体育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性体育行政执法。这部分的研究中,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李捷(2006)的“我国体育法律问题的事例分析”、龚文东(2005)的“体育运动伤害的法律责任”和蒋新苗(2005)的“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等。以上成果集中反映出,体育法学的研究已经逐步从单纯理论性研究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领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体育法的实用空间,提高了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我国体育法的实施和体育事业管理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2.5我国体育美学研究进展关于体育美学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了体育美学的内涵表现、人与自然竞争的感性象征形式和人的主体性的审美实践形式问题,中国的体育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问题,以及体育美学脚踏实地、直面体育运动的实践研究方法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林琳(2006,我国体育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认为,我国现有的体育美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还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学科体系的整个理论结构不够严密,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分界不清,逻辑联系不强。第二,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目前我国体育美学引入了审美发生学、审美心理学和审美教育学等理论,主要体现在对体育美学的建立、体育美感和体育审美欣赏以及体育审美教育的分析。第三,当代美学审美实践与美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思路,体育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应该时刻关注母学科的新状况,以便使自身得到及时的更新和完善。然而,我国的体育美学研究者没有用当代美学新视野去透视体育运动,这导致了我国体育美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仍停留在上个世纪末的水平,没有注入新鲜的血液。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马飞等(2006)的“竞技体育悲剧的美学内涵”、金雯等的“体育美学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和马鲁生等(2004)体育美学学科建设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社会学、美学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体育美学研究在国内兴起的社会人文背景,继而从体育运动这种研究对象来探讨体育运动审美过程的主客体关系,为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挖掘体育的美学价值,促进体育的发展等方面提供了较为重要的理论参考。


  2.6我国体育哲学研究进展关于体育哲学的研究,学者们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分析了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对于当代体育的影响问题,中国古代体育哲学思想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基础问题,以及中国近代体育哲学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础等问题。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黄莉(2006,论中华体育精神)认为,作为中国体育的灵魂和精华,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是多元的,主要表现在对民族价值和国家价值两个方面。对民族而言,中华体育精神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国家而言,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和特殊资源,也是中华民族和谐发展和繁荣兴旺的宝贵精神财富。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董传升(2006)的“体育技术化的哲学审视”和吴健(2005)的“体育学科中‘科学’与‘人文’两大哲学思潮的考察”等的。这些研究成果,首次从哲学的角度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与外延,树立了中华体育精神在我国体育的灵魂和精神的观点;从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出发,对中、西传统体育中的时间和空间观念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并以历史的观点,描述了中西古代和近代体育思想对当代体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体育的自身特点出发,论述了当代体育特有的社会文化功能。哲学的研究视野,使得体育文化学的研究视角更加宽泛,对体育现象的认知更加深刻。


  2.7我国体育伦理学研究进展关于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了体育伦理的定义和体育伦理学学科属性问题,体育伦理的内容归属问题,中国传统体育伦理规范的特征问题,体育市场伦理规范的构建问题等等。在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王斌等(2004,体育伦理含义的阐述)提出,体育伦理道德应划分为运动员道德、教练员道德、裁判员道德、体育教师及体育科研管理人员道德和体育观众道德等等。体育伦理包括:道德的基本要求;自觉地遵守体育竞赛规则,公平竞争;爱岗敬业、勤学苦练和争先进取、勇攀高峰;集体主义的原则;民族意识、爱国主义。在这部分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还有权海鹏(2006)的“试论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在竞技体育中的现代价值”和刘湘溶(2005)的“体育市场的伦理规范的研究”等。这些研究以结构研究、功能研究和对策研究相统一,注重了结构静态和功能动态的分析方法。力求通过对我国体育行为现状的静态分析,并动态展开对职业体育人价值观及竞技体育的参与者在市场经济及机制转换条件下不道德现象的表现和原因的探讨。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捍卫竞技体育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体育道德风尚做出了对策性的努力,对加强我国体育伦理思想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3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3.1我国体育人文社科研究存在的不足


  3.1.1主观诱导性强,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近年来,体育社科研究中出现大量的问卷调查的研究成果,如群众体育研究领域,问卷调查的研究成果占该领域内总研究成果的29.28%。(从2002年至2006年,在中国期刊论文库检索篇名栏中输入“群众体育”得到论文263篇,这263篇论文中就有77篇论文是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这些成果中普遍表现为作者在制定问卷时,更多是为满足自己的研究假设,有的问卷甚至带有很强的诱导性,从而影响了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其最后得出结论的科学性显然受到影响。


  3.1.2宏观、空泛之论占一定比例,微观、深化的研究尚显不足近年来,我国体育人文社科的研究有部分成果存在“高、大、空”的问题。如:“中华体育XXXX研究”、“我国体育XXXX研究”、“我国传统体育文化XXX”、“现代化中的我国体育XXXX”等等。自2002年至2006年仅中国期刊网体育类论文32991篇中,以“我国”和“中国”为题名的研究论文就有4224篇,占总成果的12.80%。这些文章大多是泛泛而论,谈一些普遍适用的东西,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除去普遍原则,便空无一物,缺少了体育人文社科相关领域研究的特殊性。而我们最需要的体育微观领域和深入的理论分析的研究,如个案的研究、实验的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研究等等却少之又少,近五年该类成果仅有127篇,占总研究成果的0.38%。


  3.1.3个案研究事实陈述多,深入求证少近年来,个案研究成果虽然不多,但我们也能看到它正逐年有所增长。在有限的个案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研究者普遍局限于个案的描述,缺少从个案引申出发的论证过程,或对个案的实践鲜有深入的理论分析,探索其一般规律。二是全文大部是引证别人的东西,难觅自己的真知卓见。


  3.1.4学科建设研究滞后,学科体系尚待完善近年来,从统计结果表明,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不多。除了几个新兴学科,如体育新闻传播学(2篇)、体育哲学(1篇)、体育美学(2篇)、民族传统体育学(3篇)等看见几篇相关的研究成果外,其它自认为成熟的学科并未看见一篇学科建设的成果。事实上,迄今为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并未真正形成一个从若干基本概念及若干公理演绎的理论框架,缺乏可以由此及彼、循序渐进、逻辑性很强地进行推演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各学科的教材建设,相当一些还停留于借鉴母学科的研究成果,而对体育自身的特点反映不多。


  3.2我国体育人文社科研究发展趋势


  3.2.1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就走出了“书斋”,面向体育事业发展实践的自觉意识,推动着应用研究的快速发展,并成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主流。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体育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应用研究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今后一个时期,体育人文社会学应用研究主要将会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围绕2008年奥运申办、筹办和举办进行全方位评价与总结,特别是对2008年奥运后效应的观察与研究,将会成为突出的热点;第二,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对体育的要求或体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农村体育、社区体育和企业体育,将成为第二个热点;第三,围绕对20多年来体育改革的回顾、检讨、总结,“举国体制”、职业化体育、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和体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等事关体育深化改革的问题,将成为第三个热点。


  3.2.2国际体育研究将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从总体上看,我国人文社会学研究主要着眼于国内体育事业的发展,对国际体坛的热点问题,更多的是综述性质的介绍,缺少对国际体育发展重大问题的独立研究。随着2008年奥运会带来的国际交流,中国学者开始关注国际体育发展中的问题,尝试着以中国人的研究视角去分析当前国际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一趋势将在今后一个时期里得到进一步加强,不少中国学者将会以全球视野,关注和研究国际体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国际体坛的公平问题、文化多元化问题、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冲突问题、奥运会规模问题等等,将会成为中国学者研究国际体育的重点。


  3.2.3学术成果输出将会逐步引起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适应是2008年奥运申办和筹办工作的需要,奥林匹克研究成为了前所未有的研究热点。但这些研究更多地是学习、推介国外的研究成果或吸收、消化其他城市举办奥运会的经验。北京奥运会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各国体育研究人员,不仅关注着北京奥运的各项筹备工作,同时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就向我国体育学术界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学习、吸取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如何将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我们发展体育的经验与国际体育学术界共享。在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学术交流将会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北京奥运申办、筹办和举办的经验和教训;其次是我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和阐释;第三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我国人文社会学研究成果的推介。这将改变单向引进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促进中国体育的研究成果走出国门。


  3.2.4国际合作研究将成为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合作是促进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像体育这样一项高度国际化的事业,更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协调。当前,各国体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带有一定的共性,如兴奋剂问题、民族传统体育的出路问题、运动员权益问题、球场暴力和“假球”问题等等。随着中国体育界在国际体坛影响力的增长,国际体育学术界与中国体育学术界合作研究的愿望也日益增长。进行国际合作研究,在今后一个时期里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其合作课题大约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北京奥运会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和对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作用的研究;其次,北京奥运会遗产与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影响的研究;第三,北京奥运会可供其他申办、举办城市借鉴的经验的研究;第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交流的研究;第五,不同体育管理体制下的体育政策比较研究;以及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研究。


  3.2.5学科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社会学科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学有专攻的知名学者,建立了一大批新学科。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将面临两个主要的问题:首先,研究人员的新老交替是涉及人文社会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今后一个时期里,一部分老的研究者将逐步淡出,一批新人将脱颖而出,新的学术梯队的建设将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其次,体育新增的学科大都借用了母学科的基本框架,存在着明显的移植倾向,一些老学科的教材还停留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水平。因此,完善新学科、更新老学科的教材编写工作,将是今后的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


  3.2.6研究方法将趋于多样近年来,我国体育社科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中还得益于其研究方法的多样。人文社会学研究方法规范化、综合利用将成为研究方法发展的主流。首先,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如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分析与经验总结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其次,实证研究受到重视。如个案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等等,定量研究日益成为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方法的使用也越来越规范。第三,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团队,将成为今后以及重大课题研究的主体。本文来自《体育科学研究》杂志

上一篇:现代体育科学训练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选课考核形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