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余时间体育活动锻炼兴趣培养的几个方
课余时间体育活动锻炼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发或自觉地开展有目的的体育活动,它是学校体育课程的一种继续与补充,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课程重在运动技能的教学,而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锻炼是学生运动兴趣的集中表达,它是在不成文的“体育大纲”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与开展的个性化活动,由此看来,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锻炼更能激发学生的运动意识和运动活力,更有利于学生体验活动的魅力,增强学生自我组织与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精神。大学阶段的体育活动是大学生生活实践的重要组成,大学生处于人生价值观塑造的黄金时期,重视与开展大学生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锻炼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地人生观、价值观,而且有利于形成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是“终身体育”思想的有效实践平台。当前,我国高校课余体育活动开展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呈现出参与人数少、活动周期短、活动空间狭小、组织形式单一、活动目的不明、活动质量较低等特点,计划与行政指导下的课余体育活动锻炼依然是高校的主要组织形式,这已不能满足以大众化、休闲化、兴趣化为运动思想的现代体育运动的要求,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受到抑制,大学体育活动文化氛围难以形成。因此,以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为重点,加强高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当前高校体育主管部门、体育教育学者着重探讨的课题。
一、重新定位高校课余体育锻炼目标
目标是一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方向指导,是活动质量与活动周期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高校课余体育活动目标不明确,未形成层次化的目标体系,忽略了对大学生体质增长的长期性要求和体育教育的终身性,造成我国高校课余体育锻炼适宜人群萎缩,开展周期短暂,活动质量低下。从发达国家高校体育锻炼的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是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在组织和管理课余时间体育锻炼活动时,要有长远的发展理念,形成长效的锻炼目标,让高校的体育活动影响学生终生的发展,促使学生合理地安排体育活动内容。树立多维的课余体育锻炼目标,就是要把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纳入目标管理体系中来,要在活动中表现出生命性、生态性和社会性,把体质、能力、意识、习惯等因素都作为活动的评价目标,使高校的课余体育活动真正能服务学生的一生。、
二、打通体育课程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通道
体育课程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结合一直是困扰高校体育教育的一项难题。当前,国内高校
体育教育工作主要开展在体育课程中,体育教育教学目标依据体育课程来设置,依靠体育课程来完成,这就把高校的体育课程与课余体育活动割裂开来,成为两个天地。打通体育课程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通道,是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的新要求,只有打开之间的通道,破除一元的体育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唤起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激发学生自主开展课余体育活动自主性和全面性。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和学生一道,认真对所负责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依托课堂与课余两个时段,两个空间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体育教学规划,更好地将运动技能与课余体育休闲结合在一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也能对课堂做出更高层次的延伸,实现兴趣化锻炼。
三、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体育素养不仅仅是体质素养,也要具备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在大学生群体中,很多学生喜欢踢足球,但却不懂足球,一场精彩的比赛只看热闹,不看门道,这一问题说明我国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较为滞后。当前“蛮力体育”已经向“文化体育”在转变,体育文化以一种无形的文化氛围在熏陶着学生,影响着学生,并且大力发扬体育文化,建设高校体育文化环境也是促使一部分不爱活动的“球迷”走向球场的重要手段。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首先是加强校园体育场馆的规模,要为学生走出宿舍提供充足的场地,让每个学生都有充裕的时间感受球拍带来的快乐,让每个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其次,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节和体育社团,这些“草根”的活动与基层的组织是弘扬体育文化的重要力量,他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体育活动之家,让他们在体育文化活动中感受到体育带来的不一样的生活。
综上所述,课余时间是大学生增强体质和提升体育修养的黄金时间,高校要注重引导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组织和管理,让大学生享受到高校优质的体育活动服务。
参考文献:
[1] 邱梅婷,贾绍华,陈琼霞,蔡瑞广,王留东.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7(6):87-89.
[2] 上海教科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校扩招三年大盘点[J].教育发展研究.2012(9):5-17.
[3] 王元华.高校体育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2012.24(5):48-50.
[4] 冯明荣.左新荣从教材教法的视角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J].四川体育科学.2011.86(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