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田径课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摘 要: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运动损伤的现象在高校田径课教学过程中很常见, 因此,这给高校正常开展田径课教学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学生在田径普修课技术教学中出现的运动损伤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为田径安全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保障。
关键词:田径课;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高校田径课教学过程中由于场地设施、运动器材、方法内容不妥和组织不当等原因, 易造成运动损伤的现象并不少见, 这给高校正常开展田径课教学及提高身体素质以至将来工作和生活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 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分析田径教学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根本原因, 加强学生对运动损伤的正确认识,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就能最大限度避免或减轻运动损伤,保证高校田径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1. 田径课常见运动损伤类型
根据田径教学实践分析, 受伤类型主要为肌肉拉伤、擦伤、挫伤、砸伤( 器械) 、关节扭伤、骨折等。受伤的主要部位为大腿、小腿后群肌肉与韧带、跟腱、踝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手指关节、、胫腓骨、肱骨等。
2. 运动损伤的基本原因
2.1.1 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够
在田径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对运动员进行安全教育,在发生损伤以后不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学生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 不能合理地自我保护, 导致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再者思想上麻痹大意,急于求成,忽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或在练习中畏难恐惧、紧张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2.2.2 场地、器材、服装不符合要求
运动场地凹凸不平有杂物或过硬、过滑, 运动时服装鞋帽不合体等, 都可能成为致伤的原因。
2.2.3 环境条件不良
夏季气温很高, 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室外田径教学, 结果造成学生中暑和疲劳。冬季气温很低, 教师仍安排学生在户外大风雪下进行田径教学,结果造成学生冻伤。
2.2.4 准备活动不当
在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系统的功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立即运动,由于肌肉的力量、韧带的伸展性都不够,身体的协调性差,因此,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韧带扭伤;准备活动的运动量过大,使机体过早出现疲劳, 而当进入正式运动时, 身体已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过早开始做准备活动距离正式运动时间过长, 而当进行正式运动时, 其准备活动的作用已接近消失;准备活动的内容与正式运动的内容结合得不好缺少过渡性的专项准备活动内容, 使参与正式运动的有关部位机能没能得到有效改善准备活动,这些都容易引起损伤。
2.2.5 身体机能状况及饮食营养状况不良
有的学生带伤带病参加田径锻炼, 其结果会使患部加重;有的学生睡眠休息不好, 致使身体疲劳却仍参加运动,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相对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若参加激烈的运动, 将会因肌肉力量较弱、反应较迟钝、身体的协调性较差等导致损伤。过度的控制体重, 偏食往往会造成热能摄人不足, 体质较弱, 身体素质差, 因而易伤易病。
2.2.6 心理因素
情绪低落、紧张、害怕, 都可导致肌肉张力增加、动作协调性下降、反应速度减慢, 因而发生损伤。
2.2.7 组织方法不当
学校运动场地狭窄, 有的学生不在规定区投掷器械, 有的学生则任意穿越投掷区, 有的学生则不在跑道上按同一方向跑进, 体育课内学生过多, 教师教学组织不当, 课堂纪律不严, 分组练习时, 教师未在现场指导与保护, 有的学生不听教师劝告, 固执己见, 坚持去做力所不及的练习造成受伤。再者田径运动是一项要求参与者全面身体素质较高的运动项目。不仅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力量、耐力做基础, 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灵敏度等,教师忽视从实际出发和个别对待, 使素质差的学生, 因运动时间长、负荷量大, 而教师又未及时发现,结果造成局部负担过重而损伤。
3. 运动损伤的预防
3.1.1 提高思想认识, 消除麻痹思想
田径是较为枯燥的运动, 在教学中, 首先要加强田径运动的目的性教育,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把使广大师生对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有较正确全面的认识, 相信运动损伤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从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树立信心, 在学校田径运动实践中积极贯彻各项预防措施, 从而减少损伤的发生率。
3.1.2 改善教学条件
好的教学条件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能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不断改进、完善体育设施, 在现有条件下尽量排除不良因素, 上课要选择平整、宽敞、无干扰的场地;经常检查器材的完好程度;禁止穿不适合运动的服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根据课上实际情况, 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1.3 充分作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田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克服内脏器官机能的惰性,促进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使之提高到最适应的状态,为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对做好准备活动引起高度重视, 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准活动方法, 使学生在运动前身体达到充分的运动状态, 从而避免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而引起的运动性损伤,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教学质量。准备活动量应根据个人的机能状况、气象条件、教学的具体情况而定。在兴奋性较低时或气温较低时, 准备活动的时间应适当延长, 一般以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为宜。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根据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内容而定, 即要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又要有专项准备活动。
3.1.4 认真贯彻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原则
在高校田径教学课中, 体育教师应认真贯彻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精神状态等实际情况, 因人而异, 科学合理安排运动量, 如一旦发现体力状况不佳的学生应立即令其停止剧烈运动, 另行安排轻微活动或作适当休息。
3.1.5 加强身体全面锻炼,加强肌肉力量练习
肌肉力量较差是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肌肉力量增长, 可保证技术动作正确完成,避免受伤。加强大学生身体全面训练,可使身体器官系统机能得到全面发展,对于刚入校的一年级新生这一点特别重要, 只有在速度、力量、灵敏、柔韧和耐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才能为其到高年级时从事体育专项技术运动打下基础, 同时, 这也是预防田径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
下一篇:新课程体育教学应该转变几点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