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体育课程与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的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1 09:11

摘 要:高校体育课程是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公共必修课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体育课程的开设必须符合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分析各方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有的放矢的探讨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方法,将会使体育课程发挥最大效能。

关键词:体育课程;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是强化大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终身体育理念的关键时期。同时基于大学生生理机能和心理发育已相对成熟,社会阅历逐步增加,容易形成相对稳定的体育锻炼习惯,因此大学体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促使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逐步发现适合自身的锻炼项目,并由此建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体育课程作为大学体育的主要手段,担负着传授体育运动技能,增强体育锻炼能力,培养体育锻炼意识的任务。因此体育课程设置应适应当前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
  一、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
  体育锻炼需求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前提,不仅仅是指对体育器材、设施、场地的需求,同时也是一种心理层面上的需求。只有把这种需求意识转化为实践活动,逐渐形成需要与行为的倾向,才能形成有效的体育锻炼行为。
  (一)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个人需求
  大学生是富有朝气、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一个群体,对体育活动也同样具有求新求变的强烈意识,无论是对体育活动的内容还是活动方式,要求都是多种多样的,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高校中学生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体育项目,虽然像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仍然占有学校体育活动项目的主流,但是像轮滑、健美操、瑜伽、街舞、自行车、户外等运动项目也逐渐走入校园。同时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除了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许多学生加入各种体育俱乐部和学生体育社团,与其他具有相同爱好的锻炼者共同进行体育活动,并且寻求专业的体育锻炼指导,而不仅限于体育课和学校统一组织的课外活动,对于学校要求的早操活动,学生普遍存在抵触情绪,认为起不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在活动时间上,学生往往受限于学业安排,计划性稍显不足,多数时候是即兴而为,活动次数和活动持续时间呈现出一种不合理的状态。这些现象表明,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体育锻炼需求,在体育活动内容、体育活动指导以及体育活动时间等方面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校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同时规定了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1】。并且其基本目标细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目标,同时为考查学生的体育学习锻炼情况还规定了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考试、体质监测等要求,所以高校往往围绕这些要求开展体育课程的教学。教学内容一般选择身体素质练习和传统的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教学,更强调的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对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其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往往也是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只是要求更为宽松一些。也就是说,学校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是以完成体育的基本目的为核心的,只要能达到体育的基本目的,使学生能达到教育部颁布的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质监测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并且具有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和自主锻炼能力就完成了大学体育的基本任务。
  (三)社会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
  学生经过大学的培养终归是要步入社会,成为社会的建设者,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工作的强度提高,用工单位对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员工要能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这不仅是指心理上的,更在生理机能上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在的企业中经常存在加班、作息时间不固定、社交频繁等现象,如果身体健康状况下降不能保证较高的工作效率将会给用工单位带来损失,所以用工单位希望员工在大学期间能够通过体育锻炼形成强健的体魄,以保证能适应、承受工作压力。
  二、体育课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的适应性改革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也就是说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手段,起到引导学生锻炼的重要作用,所以应当适应当前各方面的要求才能更好地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当前学生的需求、社会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存在一些差异,特别是存在理念上的差异,学生进行体育锻炼首要的出发点是兴趣与爱好,对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的目的虽然认同但只是作为体育锻炼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刻意的为此目的进行体育锻炼,这就必然造成其锻炼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锻炼结果可能就不太理想甚至造成一些负面结果。社会上的用工单位对毕业生主要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要求,要能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并且体育活动方面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要强,能为单位带来活力。而学校基本上都严格遵循有关规定要求,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尽可能的培养一些运动技术和技能,但受限于场地、师资、教育投入以及大规模扩招带来的在校生数的巨大等因素制约,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略显不足,特别是学生喜爱的、时尚的运动项目往往没有条件传授。这就必然造成体育教学与实际需求的脱节,造成学生不爱学、老师不好教、用工单位不满意的被动局面。要改变这一局面不能要求学生和用工单位其适应学校体育的教学,而应该从体育课程改革入手,去主动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并培养出社会适用的人才。
  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进行改革,转变原有的教师主导一切的做法,充分挖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先决条件。过去我们只考虑社会需要,而不考虑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2】。现在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课程,而不单单是考虑“我要教会你什么”、“我要传授给你什么技能”,应当是“你应当掌握什么与喜欢什么”相结合, 站在服务的角度来组织体育课程,使其真正能符合学生、社会的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样不能偏废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学生主体作用和社会、国家发展需要的统一性还必须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认知上可能还是不成熟的、具有片面性的,对知识的把握上还有欠缺,这就必须有教师来纠正这些偏差。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体育课程的基本目的和任务,同时又满足学生和社会对体育锻炼的要求。
  其次在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上应灵活多样。高校的体育课程大都采用纯粹的课堂授课形式,一般采用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各高校根据自身条件结合地域特点开设相应的体育课程,授课内容相较于学生兴趣往往较为单一,学生兴趣性较高的一些项目往往受条件所限而不能开设。授课形式也较为传统,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由于开课时数有限,学生在学习中只能学习一些最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不能够较为深入的学习,造成在自主锻炼时不能很好地运用课堂所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锻炼兴趣,或者出现偏离锻炼目的的现象,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高校体育课程一定要把握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转变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各方面以学生为本,真正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体育锻炼需求,发挥体育课程的最大效能,实现体育课程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 教体艺[2002]13号,2002.8.2
[2] 曲宗湖,杨文轩. 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141

上一篇:富民强国背景下民生体育建设的路径

下一篇: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关系分析